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科粤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7.3课 溶液浓稀的表示-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科粤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7.3课 溶液浓稀的表示-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科粤版),文件包含第73课溶液浓稀的表示-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科粤版教师版docx、第73课溶液浓稀的表示-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科粤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知识导航 知识精讲一、溶液的浓度1.浓度:指的是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___________。2.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比;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有色溶液而言,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颜色越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如:配制4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需要NaCl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在加水稀释时,溶液总质量发生改变,但是稀释前后溶液里的溶质质量不变。如:小美想要配制28%的硫酸溶液300g,需要56%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 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g,即______mL。2.称量(量取) 称量和量取所需质量的氯化钠、水3.溶液 将量筒中的水注入到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训练 题型一:溶质质量分数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 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2.某温度时,将2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m(溶质)︰m(溶剂)=20︰120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3.把6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变为10%,应采用的方法是A. 把溶剂蒸发掉30gB. 加入6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C.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D. 加入3gCaCl2固体4.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将其浓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 加入10克食盐固体 B. 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C. 加入100克10%的食盐溶液 D. 把水蒸发掉50克5.不同温度时,NaCl固体溶解度如表所示。20℃时,将50g NaCl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50gB.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gD.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题型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B.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C.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D.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2.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 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 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 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5g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 所用的NaCl不干燥B.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 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D. 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4.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 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 氯化钠放在右盘B. 氯化钠洒出C. 俯视读数D. 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5.(1)配制50克浓度为7%的食盐水,量水时,量筒在桌上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当仰视读数为46.5mL时,所配溶液的浓度 ______(填“>”“<”“=”)7%。(2)要称量3.5g(1g以下用游码)的食盐做实验,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错了盘,则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 ______g。(3)正确称量3.5g的食盐,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向左边,应该 ______。 提分特训1.KNO3、NaNO3、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时NaNO3的溶解度为73B. 将80℃的KNO3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C. 20℃时等质量的KNO3、NaCl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D. 40℃时,Na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6:512.实验室有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将14.6g黑色粉末加入盛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114.2g。有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存在,则原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粉②黑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氧化铜和碳粉组成③黑色固体中一定有铁,且其质量不低于11.2g④反应后可能得到红色固体⑤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为9.8%A. 1 B. 2 C. 3 D. 4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T1℃B>CB. 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C. 50℃时,A和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20℃升至50℃时,所得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2.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阴暗区域之内,A、C处于不饱和状态B. 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知识导航 知识精讲一、溶液的浓度1.浓度:指的是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___________。2.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比;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有色溶液而言,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颜色越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配制一定量的某一组成的溶液,求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如:配制4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需要NaCl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在加水稀释时,溶液总质量发生改变,但是稀释前后溶液里的溶质质量不变。如:小美想要配制28%的硫酸溶液300g,需要56%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 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g,即______mL。2.称量(量取) 称量和量取所需质量的氯化钠、水3.溶液 将量筒中的水注入到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训练 题型一:溶质质量分数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 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2.某温度时,将2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m(溶质)︰m(溶剂)=20︰120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3.把6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变为10%,应采用的方法是A. 把溶剂蒸发掉30gB. 加入6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C.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D. 加入3gCaCl2固体4.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将其浓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 加入10克食盐固体 B. 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C. 加入100克10%的食盐溶液 D. 把水蒸发掉50克5.不同温度时,NaCl固体溶解度如表所示。20℃时,将50g NaCl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50gB.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gD.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题型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B.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C.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D.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2.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 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 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 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5g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 所用的NaCl不干燥B.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 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D. 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4.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 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 氯化钠放在右盘B. 氯化钠洒出C. 俯视读数D. 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5.(1)配制50克浓度为7%的食盐水,量水时,量筒在桌上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当仰视读数为46.5mL时,所配溶液的浓度 ______(填“>”“<”“=”)7%。(2)要称量3.5g(1g以下用游码)的食盐做实验,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错了盘,则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 ______g。(3)正确称量3.5g的食盐,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向左边,应该 ______。 提分特训1.KNO3、NaNO3、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时NaNO3的溶解度为73B. 将80℃的KNO3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C. 20℃时等质量的KNO3、NaCl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D. 40℃时,Na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6:512.实验室有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将14.6g黑色粉末加入盛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114.2g。有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存在,则原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粉②黑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氧化铜和碳粉组成③黑色固体中一定有铁,且其质量不低于11.2g④反应后可能得到红色固体⑤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为9.8%A. 1 B. 2 C. 3 D. 4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T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