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4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5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6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65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68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70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51868/0-1707987107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3课 盛唐气象(精品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精品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6课 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课件ppt
展开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材料: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留学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百年留学》
遣唐使来华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次数多; ③规模大;④人员素质高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到中国?
“把中国‘搬’到日本。” ——日本NHK电视台《遣唐使》解说词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弟子祥彦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
材料:“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 ——《唐大和上东征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第1次,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第2次,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第3次,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第4次,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第5次,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第6次,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的有36人献出生命。鉴真虽失明,但百折不挠,到日本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763年,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今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影响: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视频: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新罗的地理位置:位于朝鲜半岛。
交往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②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交往内容:①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②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③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
玄奘(本名陈祎,602年~664年),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视频: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
原因:当时,随着佛教在中土传播,由于对原始佛典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学说。为了进一步了解佛学原著,玄奘决定亲自去西行取经,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探求佛理。
出发时间:公元629年单程距离:约12000公里途经国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用时:4年
游学:13年间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成为10大法师之一
人为因素阻挠:官府阻挠、“偷渡”出境、盗匪横行……
自然条件恶劣:穿越沙漠、雪山、草原……
内心的煎熬:孤独、诱惑、悲痛……
“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玄奘
玄奘回国后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历时近四年终于将号称镇国之典的600卷的《大般若经》翻译完成,此时他已65岁,已经察觉到身体的衰弱。他多么想在晚年译出更多的佛学经典传于后世。但不惧英雄末路,惟惧英雄白头,之后不久一代高僧玄奘圆寂。在他回国的19年间,共译经75部,1335卷。
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大雁塔。在《法师传》中记载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
大慈恩寺由唐代皇室敕令修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由玄奘法师主持,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唐僧取经时所带回的657部经卷全为贝叶经文.据文献考证,存留下来的贝叶真经不足20片,每片都价值连城.寺内所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非常罕见。
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选编自《唐律疏议》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来华,遣唐使,共12次,次数多,规模大,入学考试,私は肉を食べます,我吃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双向交流,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求取佛经,人物简介,拓展提高,唐代中外交流的启示,检测提升,二次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pptx、4知识解析玄奘西行主题图集pptx、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docx、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