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教案+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8208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
展开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很多人到中国来为了什么?《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什么重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东渡日本?这些有关的人和事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日本共向唐朝派遣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遣唐使的官员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其余成员有水手、工匠、留学生、留学僧等,人数为250人左右至500人不等,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3)遣唐使为中日之间的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空海(弘法大师)渡海入唐的情形。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4)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影响一: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影响二: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城建筑样式相同。
五台山佛光寺(中国山西)
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由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
影响三: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影响四: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
影响五:日本和服的样式,也与唐朝服装相仿。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影响六:在日本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鉴真:唐玄宗时期扬州大明寺的高僧。742年,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以及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6次才成功。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思考: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有何贡献?鉴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①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授佛经,而且将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知识传到日本。
②鉴定了多种药物,传授药物知识。 ③设计和组织修建了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的有36人献出生命。鉴真虽失明,但百折不挠,到日本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763年,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今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①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②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相关史事 唐朝诗文、典籍等大量传播到朝鲜。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
玄奘,名陈袆,是唐太宗时期的著名僧人。他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的原型。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求学,后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并以亲身经历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627年,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经过八百里流沙,跨过葱岭,行程5万里,历时10多年,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相关史事 在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问题思考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玄奘:不畏艰险,执着前行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2.都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4.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知识拓展 唐与大食的友好往来 唐朝时,大食(阿拉伯帝国)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时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如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时期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两个和尚的两条路,A鉴真,B玄奘,谁先出发的呢,玄奘西行,玄奘为什么要西行,鉴真东渡,A新罗,B日本,为什么东渡日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试一试,大唐万国来朝图,交流探究,遣唐使,日本平城京,唐朝长安城,学习文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玄宗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遣唐使,鉴真东渡,目的地天竺,目的求取佛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