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共8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连翘(qiào) 龟裂(jū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C.缄默(jiǎ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D.赌注(dǔ)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2.下列词语有错误的是( )。A.流逝 时间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B.熔化 岩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C.导致 导致失败 倒置 本末倒置D.漂移 大陆漂移 飘逸 白云飘逸3.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4.下列有关说明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B.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C.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D.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配合,也足以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甲]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乙]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丙]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丁]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①古代许多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燕子来、桃花开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6.对下面字音、字形和词义的相关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xiāo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xiāo写作“消”。“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生长”,读“zhǎng”。B.“xiāo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无声无息、无影无踪”,xiāo写作“消”。“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读“cháng”。C.“xiāo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无声无息、无影无踪”,xiāo写作“销”。“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生长”,读“zhǎng”。D.“xiāo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xiāo写作“销”。“草长莺飞”的“长”的意思是“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读“cháng”7.在选文[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 。 B.。 、 ; 。 ”C.; 、 。 。 ” D.; , 。 ” 。8.选文中划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9.李青想为书房选择一副关于“春”的对联,如果上联是“春意犹融丹青意”,那么下联应该是( )A.花香更带翰墨香 B.春日春风春相伴C.喜看三春花千树 D.风载书声出藕花三、综合性学习10.在“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班级安排了“‘碳’索发现”、“‘碳’为观止”系列活动。(1)【“碳”索发现】李明明同学坚持“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白天出门发现楼道灯亮着,总是及时关掉。同一楼道的张大妈和赵阿姨对此看法不一,如果你是李明明,该怎样灵活应对呢?赵阿姨:明明,你真是一个节约意识很强的孩子,我家小刚也要向你学习。除了节约用电,你平时还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呢?李明明: ①张大妈:明明,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们家也太小气了。李明明: ②(2)【“碳”为观止】班级制作活动宣传材料,请你帮忙完成下列标语,要求句式工整。环境,环保,① ;② ;③ ,节节相关。四、现代文阅读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各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选文第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细读选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②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4)选文标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妙处?大自然的迷局■明前茶 南瓜园里,南瓜的小苗刚刚露头时,萤火虫就拿它当鲜嫩的点心来啃食,几只萤火虫就能把它啃得麻麻点点,让可怜的南瓜苗断了生机。 农场的老周为我们示范怎样为柔弱的小苗驱赶萤火虫:他从镇上学校食堂里搜罗来成筐的鸡蛋壳,用火钳夹着,逐一在火苗上燎烤,直到鸡蛋壳发出微微的焦气。然后,再搜罗一些竹筷,钳断筷子做成小棍,在南瓜苗的近旁用小棍支起烧焦了的鸡蛋壳,如同撑起一顶顶迷你的华盖。 萤火虫惧怕焦蛋壳的气味,有了这个防护措施,它们就避而远之了。等南瓜苗长大,伸展出日新月异的牵藤,叶子转眼间比巴掌还要大,农人们就不管萤火虫来不来吃了。喷杀虫药的办法是他们绝对不喜欢的。夏日的菜园,怎能没有萤火虫飞舞?在农场里,萤火虫绝对不算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害虫,根本不需要用农药来喷杀。 南瓜开花了,农场小孩的夏日游戏,就是蹑手蹑脚走近南瓜花(一般是雄花),右手将花瓣口猛地拢紧,左手掐下花柄,数只萤火虫就由此“入瓮”了。回家后用瓶子把萤火虫装起来,就成了蚊帐里的一盏小灯----亮莹莹的幻想之灯。这种捉虫法,就像跟萤火虫做游戏。被孩子折下来的南瓜花,虽然已经被萤火虫啃出小洞,也会被裹上面糊油炸了当茶点,不会浪费。 相比之下,喷药是最没有长远眼光的做法。吃了被药放翻的虫子,鸟雀也会中毒的。鸟雀遭毒杀,大自然原本不动声色勾连着的生物链被粗暴地扯断,第二年的虫害会变本加厉。 但鸟雀也是要防的。以梨为例,如果不防鸟,梨子长到乒乓球大小,就会被鸟儿东一口、西一口啄出很多洞。梨子还在幼年时期,就毁了。因此,梨子结出来没多久就要被套上小袋子,隔一段时间还要换大袋。这是相当考验人眼、心、手能否合一的体力活:每个人肚子上系一个褡裢式的围兜,纸袋就放在围兜里,左手拿出一小沓纸袋,右手飞快地抽、套,用订书机咔嚓一下封口。专注的熟手,扛着沉重的铁梯爬上爬下,一天能套十来棵树,数千只梨子。可有一件事相当奇怪:就算藏到枝条缝隙里的梨子,他们套起来也没有一个漏网的,但偏偏漏过了向阳面的几只梨。 梨园老板说:“那是给鸟留着的。梨不留,鸟不来,梨园里的害虫就会泛滥成灾。” 套了袋子也不解决问题?是的,因为梨子需要呼吸,袋口不能封得太死,食心虫完全有缝隙钻进去。这样,套了袋还需要除虫。而除虫就要去袋喷药,那可耗费人工。 于是,最好的办法还是留下向阳处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实,邀请吃虫的鸟儿来驻留。鸟雀的啄食,肯定也除不尽所有的害虫,但有什么关系?有虫眼的梨子收下来,就不卖了,秋天他们会自己熬一些秋梨膏来吃。 农人讲不出“和谐共生”之类的大道理,他们只知道梨子、鸟雀、害虫之间的微妙牵制是大自然布下的迷局,他们宽容地笑着说:“要留有余地,因为大家都要过下去。”12.文章以“大自然的迷局”为题,有什么好处?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大自然的迷局”。14.“但鸟雀也是要防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5.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最好的办法还是留下向阳处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实,邀请吃虫的鸟儿来驻留。16.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出两点即可)五、作文17.制作送别礼物、布置个性房间、安排朋友聚会、规划全家出游……生活处处需要付出热情。温馨的设计,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请以“温馨的设计”为题,写一个小片段,文体不限。(250字左右)参考答案:1.B2.D3.B4.D5.C6.C 7.B 8.“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改为“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也行) 9.A10.(1) 示例:阿姨,谢谢您的夸奖,我和小刚要互相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循环用水,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等。 示例:张大妈,这可不是我小气,而是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问题太严重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现在“小气”一点,将来才能“大方”生活。(2) 环环相扣 节约 节能11.(1)物候现象。时间顺序。(2)描写;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3)①“孕育”运用拟人手法,用词典雅,富有情趣;“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②“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4)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12.标题中“迷局”一词预设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示例:①南瓜苗、鸡蛋壳、萤火虫之间的微妙牵制;②梨子、鸟雀、害虫之间的微妙牵制。 1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5.强调人与鸟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生活哲理。 16.示例:①人类要善待自然,与自然界的生物和谐共生;②人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随意破坏自然。17.【参考例文】我愿把自己设计成生菜丛中飞舞的小虫,轻柔振翅,温暖每一刻的你。风嬉闹着躲进了我的衣衫,让我单薄的背影显得更加惹人怜爱,身后是一丛丛绿油油的生菜。作为一只可爱的小虫,我极喜爱扑棱着在阳光下Ixl着五彩光芒的翅膀,穿梭在翠绿的小天地里,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那一片绿油油的生菜,交叉错杂地散布在褐色的土地上,好似给这“坚守职位”的冬日一份惊喜。那绿色的茎像是妈妈手中的毛线,又仿佛是天亲手布下的天罗地网,让养分怎么也逃不出去……这是我的一方乐土。我也时常喜欢看着妈妈那一双粗糙的像被岁月浸泡过的温和的大手,拎着个小水壶,无私地给予小精灵们甘霖。我呢,则可以跟着它们,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来个淋浴,玩儿个够,别提有多惬意了。我情愿化作一只小虫,轻柔振翅,温暖每一刻的你,直到世界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