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备课课件ppt
展开“记”是古代的一种记叙性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便舍船( )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及郡下( ) 诣太守( ) 刘子骥( )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要求: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语
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请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翻译要求:1.尽量翻译出每一个字词;2.补足省略成分;3.语句通畅,无语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职业。
晋 太元中, 武陵 人 捕鱼为业。
捕鱼人对这美景感到非常惊奇。又继续前行,想走完这片桃林。
缘 溪 行, 忘 路 之远近。
(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 逢 桃花林, 夹 岸 数百步,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流两岸生长有几百步长,
渔人 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 其 林。
中 无 杂 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落花散乱繁多。
林 尽水源, 便得 一 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就出现(看到)了一座山,
便舍船 , 从口 入 。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打鱼人)便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洞内)。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山有 小口, 仿佛若有光 。
山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像有光亮透出来。
初 极狭, 才 通人 。
开始时(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复 行 数十步,豁然 开 朗。
又向前走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有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林、竹园之类。
黄发 垂髫, 并怡然 自乐。
老人和小孩, 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阡陌 交 通, 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其中 往来 种作, 男 女 衣着,悉 如外 人。
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 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见渔人, 乃 大 惊,问所从来, 具 答 之。
(村人)看见渔人,(他们)于是非常惊异,问从什么地方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摆酒杀鸡做饭热情款待。
自云 先世 避 秦时 乱,
(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遂 与外 人间隔。 问 今 是何 世,
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村中闻 有此人, 咸来问讯。
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率 妻 子 邑人来 此 绝 境, 不复出焉,
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乃 不知 有汉, 无论 魏 晋。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此人 一一 为 具 言 所闻 ,
渔人逐一地 给(他们)详细地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
皆叹 惋。 余 人各 复延 至其 家 ,
(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不已。其余的人各自都又请渔人到他们家中做客,
此 中 人语 云: “ 不足 为外 人道也。”
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 “(这里的一切)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皆出 酒 食。 停 数日, 辞 去。
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打鱼人)住了几天后,就告别(他们)回去。
既出, 得 其 船,便扶 向路, 处处志之。
(渔人)出了洞,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返回,沿途到处做上标记。
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寻 向 所 志,
太守当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前次所做的标记,
南阳 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 之 , 欣然规 往。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行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欣然计划着前往。
未果,寻 病终。 后 遂无 问津 者。
计划还没实现,不久便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及 郡下, 诣 太守,说 如此。
到了武陵郡,拜见太守,说了他在桃花源的奇遇。
遂迷, 不复得 路。
竟迷了路,不再找得到先前去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鸡犬相闻: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重点语句
▲通假字:便要还家▲古今异义:1、缘溪行2、鲜美古:新鲜美好。 今:指食物味道好。3、俨然 今: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4、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要,通“邀”,邀请)
古:沿,沿着。今:缘故、缘分。
▲古今异义: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古:询问消息。今:询问。6、妻子古:妻和子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7、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地方。8、遂与外人间隔古:隔断,隔开。 今:距离。
▲古今异义:9、无论古: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管。10、各人复延至其家古:邀请。今:延长,延伸。11、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12、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①悉如外人②咸来问讯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便舍船,从口入③初极狭,才通人④问所从来⑤便要还家
(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省主语)
(句前省主语“渔人”)
(句前省主语“山洞”)
(应为“问之所从来”,省宾语)
(应为“便要之还家”,省宾语)
梳理文章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并再寻桃花源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问一: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用原文回答)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源里的环境和人的生活景象的原句,并分析。
桃花源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生活:"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听了渔人的回答,“皆叹惋”?
一、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二、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桃花源人为什么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真的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世界。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呢?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自称“五柳先生”,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做过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仅80余日就弃官归隐,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社会黑暗,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寄托政治理想,反衬黑暗现实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开朗率真的性格,保持了儿童的率真与任性,写已之所见,言已之所想,抒已之胸臆,丝毫不受外界的束缚,也就是“天真”。
陶渊明的“天真” 表现在目标追求上
他生活在政局动荡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观念根深蒂固,自己出身低微,志向和抱负无法施展,加之受到当时流行的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所以,在遇到不如意时,就更加爱慕和怀念那种自然隐逸的生活。在他的前期生活中,行动上也是时隐时仕,也曾任过祭酒、参军等职,后来在任彭泽令八十余日后解职而归,从此才坚决走上归隐的道路。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的挂印归乡,是深思熟虑生的选择,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是心灰意懒的消极与逃避。
陶渊明的诗的“天真”主要表现为描绘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
他描写了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田园生活,归田后的愉快心情与乡居情趣跃然纸上。如:《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他主动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寻求这种平凡朴实的农耕生活,这就是他的生活目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进入桃花源,桃花源,再寻桃花源,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世外桃源,一词多义,同义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桃花源记,根据图片复述课文,品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