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品第1课时练习题
展开1.为了探究薯片袋中充入的气体是什么,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烧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
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答案】C
【详解】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烧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提出问题D.结论与解释
【答案】A
【详解】A、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符合题意;
B、假设是根据相关资料作出假设,如可能是铁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C、提出问题是根据某种现象等提出问题,如一元硬币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D、结论与解释,是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如一元硬币是铁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有关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蜡稍加热会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
B.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详解】A、蜡烛燃烧时,有少部分石蜡由固体变为液体,这说明石蜡受热会熔化,因此其熔点较低,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蜡烛放入水中时会漂浮于水面,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蜡烛能用小刀切割,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实验结论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下列关于蜡烛的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成分
B.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以研究蜡烛燃烧产物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焰的温度
【答案】A
【详解】A、用小刀切割蜡烛,研究的是石蜡的硬度,不是石蜡的成分,故A说法错误;
B、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以研究蜡烛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故B说法正确;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故C说法正确;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可以说明蜡烛火焰的哪一部分温度最高,以研究火焰的温度,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5.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一边燃烧,一边熔化,产生“烛泪”
B.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可能被点燃
【答案】D
【详解】A、蜡烛燃烧产生热量,石蜡受热熔化,则能在蜡烛燃烧的同时观察到石蜡熔化,即产生“烛泪”,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的火焰共有内焰、焰心、外焰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产生水与二氧化碳,则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层会出现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为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则用火柴去点燃白烟,蜡烛可以被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2秋·河北沧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就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先观察物质的形态、外观等,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图甲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乙可见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丙可证明蜡烛燃烧时是气体燃烧
【答案】D
【详解】A.实验前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这与平时点燃蜡烛明显不同,该选项结论正确;
B.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则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该选项结论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结论正确;
D.蜡烛熄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白烟可以燃烧,该选项结论不正确,
故选D。
7.(2021秋·北京西城·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木条横伸入蜡烛火焰1s后,发现伸入火焰部分两端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D.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详解】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不符合题意;
C、将木条横伸入蜡烛火焰1s后,发现伸入火焰部分两端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
D、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不能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不溶于水
C.石蜡受热易熔化
D.石蜡可燃
【答案】A
【详解】A、石蜡是无色、无味,硬度较小的固体,选项石蜡性质的描述不正确;
B、把蜡烛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不溶于水,选项石蜡性质的描述正确;
C、石蜡的熔点低,受热易熔化,选项石蜡性质的描述正确;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选项石蜡性质的描述正确。
故选A。
9.(2020秋·四川遂宁·九年级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答案】B
【详解】A、石蜡密度比水小,可以浮在水面,正确。
B、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外焰部分最先碳化,错误。
C、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固体石蜡颗粒,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正确。
故选B。
10.(2020秋·江苏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同学们在研究蜡烛的性质时发生一系列变化,关于蜡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石蜡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B.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所用氧气最好用排水法收集。
C.蜡烛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白瓷板变黑,说明在不同情况下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能不同
D.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答案】B
【详解】A、蜡烛的燃烧是石蜡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所用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会混入水蒸气对生成的水会造成干扰,所以氧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
C、蜡烛火焰上压一块白瓷板,导致氧气减少,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白瓷板变黑,说明在不同情况下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D、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C
【详解】A、在燃烧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干冷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只能判断生成了水,故A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是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分别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来判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故C符合题意;
D、因为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只能检验是否含有氧气,不能检验出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也不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丽得出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燃烧时发光、放热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C
【详解】A、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A正确;
B、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B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
D、蜡烛燃烧时蜡烛会熔化,此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燃烧过程发生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C。
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蜡烛(足量)在如图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的正确是
A.该实验是在纯氧中进行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就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详解】A、由图知,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56%,说明该实验不是在纯氧中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的原因不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C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1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D.此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后的部分产物
【答案】B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
B、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升高,所以c应为氧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故B错误;
C、从图像c可看出,氧气的浓度到达一定的值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了,说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故C正确;
D、蜡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和一氧化碳,此微型实验只探究了蜡烛燃烧后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部分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实验 1 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B.实验 2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C.实验 3 说明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D.实验 4 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
【答案】D
【详解】A、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1能达到预期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实验2能达到预期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实验3能达到预期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实验4中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空气中燃烧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高,而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实验4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下列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是叙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是固体,没有熔化直接燃烧
B.蜡烛燃烧时,火焰没有明暗之分
C.蜡烛燃烧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有水雾生成
D.蜡烛刚熄灭时,没有明显现象
【答案】C
【详解】A、蜡烛燃烧前是固体,先看到蜡烛熔化成蜡油,然后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最亮,焰心最暗,火焰有明暗之分,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有水雾生成,符合题意;
D、蜡烛刚熄灭时,灯芯处产生一缕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蜡烛(足量)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装置内不是只含有氧气,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不变,蜡烛熄灭后瓶内除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气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但石蜡熔化过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小明利用下图装置探究蜡烛燃烧受氧气浓度影响程度(所用传感器分别为、CO、浓度传感器)。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氧气浓度低于16%时,难以支持蜡烛燃烧
B.蜡烛燃烧会产生少量CO,应注意通风透气
C.三支不等高蜡烛的燃烧是为了使容器内氧气完全消耗
D.氧气起始浓度越高,熄灭时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所以x>344.9
【答案】D
【详解】A、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氧气浓度低于16%时,难以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熄灭,正确。
B、由熄灭时O2与CO的浓度比,蜡烛燃烧会产生少量有毒的CO,应注意通风透气,正确。
C、三支不等高蜡烛的燃烧是为了使容器内氧气完全消耗,正确。
D、氧气起始浓度越高,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少,熄灭时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熄灭时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所以x>344.9,题干因果关系错误,说法错误。
故选:D。
1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甲同学点燃蜡烛,将三根小木条分别迅速平放入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中,约1~2 s后取出,观察。
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
(3)上述实验中,平放入焰心火焰中的小木条现象如图A所示,这证明焰心温度______。
(4)乙同学向焰心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如图B,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焰心物质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你认为焰心物质中可能含有______,若要证明你的猜想,你需要补做的实验及预期的现象是______。
(5)某同学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
Ⅰ中为干而冷的烧杯,Ⅱ为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①操作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操作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通过以上实验,这位同学得到什么结论?______。
④该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黑色的固体,对于出现这样的现象,该同学下列处理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与我们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B.通过实验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C.与同学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小
(2)探究蜡烛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 木条粗细相同
(3)最低
(4)为气体,且具有可燃性 不合理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石蜡蒸气 取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中间用湿毛巾包住,将玻璃导管的下端插入焰心,上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如果不能点燃,取下长玻璃导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有白色固体则证明猜想正确
(5) 烧杯内壁有水生成 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C/CB
【详解】(1)蜡烛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把相同的木条放在火焰的不同位置,就是为了探究蜡烛火焰不同位置的温度高低;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我们需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木条的粗细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要保证三个火焰位置的木条粗细程度相同。
(3)焰心处的木条只是发黑没有燃烧,说明此处的温度没有达到木条燃烧的着火点,所以这证明焰心温度最低。
(4)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气体,插入焰心的玻璃管中的物质能燃烧,所以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是:该物质为气体,且具有可燃性;焰心的物质不可能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乙同学的实验说明焰心物质能燃烧,所以猜想不合理;石蜡燃烧时是先熔化再燃烧,所以焰心的物质还应该有石蜡蒸气。要证明还有石蜡蒸气,方法是:取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中间用湿毛巾包住,将玻璃导管的下端插入焰心,上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如果不能点燃,取下长玻璃导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有白色固体则证明猜想正确。
(5)①根据操作Ⅰ 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②根据操作Ⅱ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③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④该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黑色的固体,对于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与同学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故选BC。
20.用如图装置进行蜡烛燃烧实验。
【答案】三口瓶内壁上有水雾出现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性质 变化
【详解】(2)蜡烛熄灭后,冷却至室温,三口瓶内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3)将澄清石灰水推入瓶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①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熔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等;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A.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序号
O2起始浓度
熄灭时O2浓度
熄灭时O2与CO的浓度比
1
21%
约16%
270.0
2
22%
约16%
344.9
3
23%
约16%
x
操作步骤
现象
原理及结论
(1)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瓶中,塞紧胶塞
一段时间后,CO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蜡烛燃烧有CO生成
(2)蜡烛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________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3)将澄清石灰水推入瓶中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_______
(4)实验分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_________;②关注物质的_______;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初中化学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1158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精品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8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精品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水的净化精品巩固练习</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