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01
    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02
    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共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 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


    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


    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发明。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如果点火,它就燃烧。如系上雷管,它便爆炸。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1846年的某一天,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实验,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当围裙干燥到一定程度时,着火了,烧得一点不剩。舍恩拜因就这样发明了硝化棉。他进一步实验,觉得这项发明的潜力非常大。比如,当战场上枪炮齐发时,黑色火药会造成滚滚浓烟。浓烟熏黑了战士,炮膛里有灰烬,战场上也是乌云笼罩。但硝化棉却可以干净地燃烧,不留痕迹。舍恩拜因将此“配方”卖给几国政府,于是硝化棉生产厂家纷纷建起。但是硝化棉易爆,很难人为控制,不少工厂造起又炸掉。


    2.硝化甘油:1847年,一位名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里罗的意大利化学家用普通甘油做化学实验。当他工作时,他让甘油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冷态的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里,结果生成了少量硝化甘油。当索布里罗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一滴硝化甘油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这种炸药远比硝化棉炸药的威力强大,且不易控制。二十年后,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并将其制成了甘油炸药。


    3.甘油炸药: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制成。它是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47年发明。当时他年仅十四岁。不过,由于硝化甘油极易爆炸,处理时很危险,当时还不能广泛使用。诺贝尔二十九岁时,开始寻找使这种物质更安全的办法,并发明了雷管。后来,诺贝尔经过研究和实验发现:硅藻土(德国北部出产的一种多孔的火山土)可吸收硝化甘油,且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后丝毫未影响其爆炸性,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并且易于处理。诺贝尔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硬化形成棒状,他称之为甘油炸药。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称战争是“恐怖中的恐怖,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而不是用来毁灭和屠杀人民。诺贝尔死时非常富有,他决定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金,每年一次颁发五个奖项给世界杰出公民,而不是留给家族。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化学、医学与生理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项,1969年加入了第六项��经济。


    [总结引入]炸药的发明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亦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师]说到化学实验,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但是,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尔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


    [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师]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那么,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并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师]现在,就请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可5~6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并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然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准备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对学生不同于课本的探究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评价。


    如:有的同学试图去收集蜡烛熄火后产生的白烟,并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学用小试管或瓷碟去燎火焰或压住火焰加热,结果观察到其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并打滑腻感等等。


    [问]通过实验探究。你对石蜡有了怎样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并板书]


    点燃前:圆柱形、乳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加热可熔化、汽化。


    点燃着: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其次芯温度最低。


    ④、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来检验?


    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讲解]我们刚才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又是我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过程。同时,它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处处留心皆学问!





    第二课时


    [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在生物课学过: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导入]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指导学生收集气体: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中,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产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另外,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1)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插入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书了什么?[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初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知道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掌握对蜡烛燃烧及其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


    3、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各成分含量有何不同。


    学习重点:学会描述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


    学习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课前反思:


    1、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2、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发生。


    3、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步学习:


    【情景体验】


    在美国华盛顿的教育场所有这样一幅标语:“听了,我知道;看了,我理解;做了,我记得。”这段话生动地阐述了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一、探究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


    1、蜡烛燃烧实验探究的目的: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并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


    2.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实验过程:


    【思考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所能得出的主要结论:蜡烛硬度_____ , 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 。燃烧时火焰分三层,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_次之,温度最低是_______。燃烧产物有______和___________ 。熄灭后的白烟为___________ 。


    二、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


    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目的: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过程:











    【思考与交流】:同学们如何去收集一瓶商城里的空气?


    【自我测评】


    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2、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3、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请你回答:(1)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


    (2)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验证方法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①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合理的实验步骤 ③正确的实验方法


    A、①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5、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化学的基础是( )


    A、推理 B、计算 C、实验 D、假设


    6、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 C、水蒸气 D、氧气


    7、点燃蜡烛,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最外层火焰最高,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8、蜡烛燃烧时火焰分( )层,温度最高的是( ),火焰最明亮的是( ),蜡烛熄灭时有( )飘出,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可观察到( )


    9、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


    A、水 B、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糖水


    10、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什么变化都没有


    11、以下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的探究活动步骤,其中没有体现化学学习特点的是( )


    A、常温下观察水的颜色状态 B、用天平称量一杯水的质量


    C、将水放在冰箱冷冻再观察水的状态 D、在煮沸的水的上方放一块玻璃观察现象


    1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1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1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1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
    结论与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________,


    外壳________ 。
    蜡烛由_____和______制成







    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
    石蜡的_______性质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

    石蜡的硬度 _______
    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的密度 _________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及火焰


    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上,1s后取出
    _________层处先变黑,被碳化
    ________温度最高
    用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________
    蜡烛燃烧有____生成
    用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
    蜡烛燃烧有________生成







    将蜡烛熄灭
    烛芯上有_______冒出
    石蜡蒸汽被_____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
    白烟________
    白烟具有_______性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____放(填正或倒)在桌面上。
    气体___色。
    呼出的气体是____色的。
    2.收集空气



    将空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气体___色。
    空气为_____色。
    3.对比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向一个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着的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____。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_________,而置于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氧气
    21%
    15%
    二氧化碳
    0.03%
    3.68%

    0.06%
    5.44%
    其他
    0.91%
    0.88%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投影展示,指导评价,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