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课题
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等,7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能正确读写“里屋、莫非”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分角色朗读。
3.在朗读与交流中体会贼和虎的做贼心虚,了解“漏”的具体含义,并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究竟是什么。体会贼和虎的做贼心虚。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用时:4分钟)
1.谈话导入:你有过害怕的时候吗?最害怕什么?你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做一做?
2.出示贼和老虎害怕的图片,引出课文。
3.板书课题“漏”,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针对问题,结合“害怕”谈话。
2.观看贼和老虎害怕时的图片,并交流理解。
3.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漏”?老虎和贼为什么要怕“漏?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做动作等已有经验出发,来体会“害怕”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圈画生字,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2.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及基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轮读课文。注意“脊”读三声;“贼、纵”是平舌音。
3.展开小组互学生字活动:(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抱”“喂”“胖”“胶”,运用对比识字的方法比较“驴”和“狼”, 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漏”。
4.开火车读词语,读通每一个句子。
1.认读生字是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读。
2.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 认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 在倾听中巩固字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老虎和贼的什么事?到底什么是“漏”?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展开交流,并尝试着概括全文。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2.(1)默读课文,交流:
课文讲的是贼和老虎都想偷老公公老婆婆家的驴,却听老婆婆说最怕“漏”,一人一虎都以为“漏”是厉害角色,错把对方当成“漏”,被对方吓昏了的故事。 (2)交流明确:“漏”就是漏雨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主人、时间、地点、干什么这些要素概括文章主要的内容。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错 的笔画进行书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交流。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生字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关键笔画。2.书写注意“贼”的右半部分,“厉”的里面是“万”,不是“力”;“喂”的右下竖提上没有撇。
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
4.练写生字。
5.互评,看一看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够好,针对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1.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贼”的书写,最后一个“撇”不能忘记,贝字旁可以结合字义来书写。 2.学生在书写“漏”时,可以结合字义来记忆字形,雨点从屋顶上落下来就是“漏”。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鼓 励学生努力学习。
2.布置作业:
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1.针对老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运用网络等资源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家长帮忙。
3.自主阅读。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巩固读文基础。利用课外资源丰富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点明本课学习重点——复述。
1.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点明本课的重点内容。
二、精读课文,学习复述(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并出示故事的起因(课后第3题第1条)。2.出示填空训练,指导学生复述故事起因。
3.指导学生读故事的经过,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片,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经过。板书:讲清楚情节。
4.组织学生自己说说故事的经过,尝试复述。
(1)组织学生浏览课文,尝试复述。
(2)组织学生互评,说说同学讲得如何。
5.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复述要点:把故事讲生动。 (1)组织学生交流填写的学生活动卡内容,寻找相关句子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把故事有条理生动地讲一讲。6.指名读第19、20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结局:(1)“漏”到底是什么?
(2)引导学生互讲互评故事结局。
1.默读课文第1~9自然段,讨论总结起因。
2.讲讲故事的起因,并完成填空。
3.(1)自读课文第10~18自然段,思考虎和贼之间发生的事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害怕的情感。
(3)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片,梳理故事经过,讲清楚情节。
4.(1)小组合作交流故事的经过,对照课后第3题总结的提纲,尝试复述,把故事讲清楚。
(2)自评互评。
5.练习把故事讲生动。 (1)小组合作,抓住重点描写老虎和贼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交流:老虎(贼)怎么说,怎么想?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2)朗读句子,读出惊慌失措、害怕的感情。
(3)小组合作,试着把故事有条理又生动地讲一讲。 6.指名朗读,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故 事结局。
(1)思考,明确“漏”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漏雨。 (2)交流故事结局。围绕结局互评互讲。
1.学生在朗读中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默读、浏览等习惯的的养成。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抓住关键点,讲清楚故事的情节。
3.交流讨论故事的经过是本环节的重点,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并且要合理使用课后的图片和提纲,帮助学生理清楚故事经过的一波三折。4.学生互评的时候老师要给出标准,由扶到放。 5.在讲清楚情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生动故事,抓住对老虎和贼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通过讨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情感。
6.通过阅读,不难找出“漏”的“真实身份”,关键是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并且在指导中注意层层递进。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思考:
漏雨不可怕,为什么虎和贼会吓成那个样子?
2.引导总结,虎和贼因为做贼心虚,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想对虎或者贼的话。
1.思考老虎和贼害怕的原因。
2.通过想象,结合讨论,理解做贼心虚,并且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3.围绕“你想对虎和贼说些什么”进行说话。
1.在了解“漏”的真实含义以后,点出主旨,“不能做坏事,不然容易做贼心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学生说话时,教师要适当引导。
四、布置作业,搜集分享(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
2.搜集有趣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1.回家后整合课上的分散的故事片段,通过学习的复述方法,尝试把整个故事有条理地生动地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从课内到课外,利用多种手段,收集有趣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要注意方法,要抓住重点,把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更要抓住语言等描写,将故事有血有肉、生动饱满地复述出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揭示题目,确定任务,合作探究,学后交流,品读感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7 漏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7 漏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导学部分,教(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下册27 漏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27 漏第1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导学部分,教(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