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1 古诗三首(教案),共11页。
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旨在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生灵的兴趣,引导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喜爱、赞美之情,并能描绘想象的情景,感受文中的画面美;二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会关注、交流、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要求从填写观察记录卡、仿写文中语句开始,逐步过渡到独立习作。1 古诗三首《绝句》1.会认“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绝句》的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3.初步了解“绝句”,搜集积累相关古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有关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整体的认识。导语:同学们,寒假刚刚结束,想必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要和老师分享。你假期去了哪儿?看到了哪些与平时不一样的东西?谁来说说?(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大家的假期都过得很充实,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这学期语文课第一单元就是“可爱的生灵”,编排了3首古诗和3篇课文,都是展现自然界中植物或动物的美丽与可爱的。我们在读这样的课文的时候,要善于在头脑中“画”出作者描写的事物的样子,看看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样通过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的。最后,我们也可以自己学着观察观察、描画描画我们眼中的世界。现在,我们就一起向大自然出发吧!2.播放《绝句》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资料,简介绝句与诗人。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画出朗读节奏,朗读古诗。绝 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意。(1)把字音、节奏读准;(2)边读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4.检查交流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随文圈出生字。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①讨论:记住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拆字法、联想法……)②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融、燕”。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自由说一说诗歌大意。6.带着对诗句的初步理解,学生练习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过渡:同学们,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诗中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小声读一读,动笔画一画。(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1.学习“迟日江山丽”。(1)第一句诗中,你从哪个词看出春天来了?(“迟日”。)(2)“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天的太阳,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时白天变长了。)(3)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明亮,温暖,灿烂……)(4)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有什么变化?(山换上新衣,水开始跳跃,百花齐放,草木返青……,到处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所以诗中说“江山丽”。)(5)用“丽”可以组哪些词?(美丽、秀丽、明丽、清丽……)用组的词说句子。(6)你想怎样读这句诗?(指名读、师指导朗读、齐读。)2.学习“春风花草香”。(1)读第二句,思考: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风、花草。)(2)谁来说说,这是一阵怎样的春风?(温暖、柔和,带着香味……)(3)闭上眼睛深呼吸,闻一闻,春风里有怎样的气息?(野花香、桃花香、青草香、泥土香……)(4)说一说:在春光烂漫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美丽的春景生机勃勃,也吸引了小动物们。读读古诗三、四两句,有哪些小动物在享受这大好春光?(燕子、鸳鸯。)(2)燕子是春天的信使,它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泥融飞燕子”,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冻的泥土也变得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呢。)(3)勤劳的小燕子忙着垒窝,那鸳鸯在干什么呢?(睡觉,闭目养神……)它们睡得多香甜呀!不怕着凉吗?(不怕,因为沙子被阳光晒得暖乎乎的。)鸳鸯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也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么悠闲自在!这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4.教师小结,引读古诗并指导背诵、默写。四、积累诗句,作业设计1.课堂回顾,交流收获。过渡:春天,万事万物生机勃发,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出示另外两首《绝句》,引领学生齐读并摘抄积累。过渡:“绝句”分五言和七言,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是一首五言绝句。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写了很多首绝句,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同大家分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学生自选作业。(1)画: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惠崇春江晚景》1.会认“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4个字。2.熟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3.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体会诗人的心情。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抽查背诵《绝句》。2.出示《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顺势介绍惠崇、苏轼及诗歌创作背景。3.介绍“题画诗”。题画诗 就是在画上所写的诗。画上题诗,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多为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艺术见解或咏叹画中之意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画不能表现的意境,经过诗的品题可得到,使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境,相得益彰。4.出示《惠崇春江晚景》诗歌,听音频朗读。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交流汇报自学成果。(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识记字形。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减一减……)(3)生字书写。看生字书写视频,用手指跟着写一写。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示范并提示重点笔画。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配乐书写。)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五言绝句,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那这首诗,写的又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春天。)你从哪些景物看出来的?(桃花、鸭子、水草、河豚。)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1.学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指名朗读这两句诗,然后学生合作解释重点词语。(2)想象画面,师生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小结: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的回暖。这是写江岸和江面上的景色。(3)结合画面想象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习“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指名读、齐读这两句诗,然后学生合作解释重点词语。(2)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学生自主理解诗意,教师归纳。小结: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抽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这是写水边和水中的景色。3.对照画作《春江晚景》,让学生试着描述诗歌的画面。预设: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布局(江岸、江面、水边、水中)有序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再连缀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将古诗还原成一幅活生生的春江美景图。4.教师引导学生反馈所学知识。(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图,从哪里体现出了“早”?预设:引导学生注意景物及其特征。从稀疏的竹林、只开了“三两枝”的桃花、乍暖还寒而“鸭先知”的江水、满地的蒌蒿与芦芽、只在春江水暖时才逆水上游的河豚,处处体现出早春的气息。(2)仅从画面上能够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预设: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画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3)“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有情趣又含哲理,简要赏析。预设:①首先引导学生明确,“鸭知水暖”本是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而诗人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②鸭子之所以“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这就说明:凡事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③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齐背古诗。四、回顾积累,作业设计1.朗读并背诵诗歌。2.搜集一些题画诗,进一步感受题画诗的特点。《题画兰》: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3.用今天学到的学诗方法,自主预习宋代诗人曾几所作古诗《三衢道中》。《三衢道中》1.会认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2.熟读并背诵《三衢道中》。3.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画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两首古诗。2.出示课题《三衢道中》,理解诗题。三衢道中:游览三衢山的路上。3.简介诗人曾几,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诗歌,熟读诗句。(1)读准字音,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自学。(2)同桌互读诗歌,注意诗中的停顿和朗读节奏。2.师生合作,检查学习结果。(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生共同正音,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结构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生字。(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划出朗读节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研读诗歌,想象画面1.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诗。(1)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3)诗人的心情怎样?有什么变化?2.全班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点拨重点。(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2)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梅子黄时。)梅子黄时指五月,此时梅子成熟,江南进入多雨时节。这时候天气怎样?(日日晴。)梅子黄时,正值雨季,难得有“日日晴”这样的好天气,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愉悦,高兴。)请带着喜悦之情,齐读这一句。(3)哪一句写了诗人的行程路线?(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诗人乘船走到了尽头,又踏上了山路。)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在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谁来读一读这句诗,读出诗人的开心之态?(4)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浓浓的绿荫,听到了黄鹂悦耳的叫声。)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诗人,徜徉在这山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绿树荫浓,爽静宜人;黄鹂啼鸣,幽韵悦耳。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此情此景,真叫人身心舒畅!)(5)谁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路上的美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明确:“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不减”“添得”暗示诗人出行归来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绿荫相伴、有黄鹂助兴,借写景抒发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6)诗中体现了几处对比,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晴与雨,来与回,静与闹,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同时又使诗歌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全用景语,描绘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诗人的心情全然楔入景中。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再男女生分组读、全班齐读。4.抓住时间、天气、行程路线,梳理诗歌思路,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试背全诗。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过渡:同学们,我们到此就学完了本课三首古诗。在杜甫眼中,春天明媚富丽;在苏轼眼中,春天清新可爱;在曾几眼中,美景做伴好出游。我们再把这三首诗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三首诗歌,出示表格。)1.分析比较,群文阅读。小组合作填表格。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小结: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五、读写积累,作业设计1.将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背诵。2.将搜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摘抄下来。3.自己动笔,写一写春天的诗歌。对古诗的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古诗教学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的。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能读会背会说,在学习上切实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这三个阶段目标,使他们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培养,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最后,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积累课外知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古诗三首 这三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2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进行摘抄。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要表达看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课时燕子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2课时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水中荷花的美丽画面。2课时昆虫备忘录作者用轻快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瓢虫”、力气很大的“独角仙”和有意思的“蚂蚱”,让我们了解了这些小昆虫的样子、生活习性。1课时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引导学生围绕“春游去哪儿玩”这个话题,和同学从“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和“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等角度展开交流。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1课时习作我的植物朋友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制作记录卡,借助记录卡描写这种植物,要写出植物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品味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学习根据偏旁记忆生字的方法;正确使用意思相近的词语,仿照例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背诵积累白居易的《忆江南》。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识记9个词语。3.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运用近义词。4.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词意。2课时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重点)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重难点)诗名作者朝代哪个季节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的情感《绝句》杜甫唐春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明丽春日,惹人喜爱《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北宋早春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联想)画里画外,别有意趣《三衢道中》曾几南宋春末夏初晴空、舟行、绿荫、鸟鸣初夏游山,明朗愉快
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旨在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生灵的兴趣,引导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喜爱、赞美之情,并能描绘想象的情景,感受文中的画面美;二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会关注、交流、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要求从填写观察记录卡、仿写文中语句开始,逐步过渡到独立习作。1 古诗三首《绝句》1.会认“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绝句》的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3.初步了解“绝句”,搜集积累相关古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有关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整体的认识。导语:同学们,寒假刚刚结束,想必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要和老师分享。你假期去了哪儿?看到了哪些与平时不一样的东西?谁来说说?(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大家的假期都过得很充实,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这学期语文课第一单元就是“可爱的生灵”,编排了3首古诗和3篇课文,都是展现自然界中植物或动物的美丽与可爱的。我们在读这样的课文的时候,要善于在头脑中“画”出作者描写的事物的样子,看看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样通过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的。最后,我们也可以自己学着观察观察、描画描画我们眼中的世界。现在,我们就一起向大自然出发吧!2.播放《绝句》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资料,简介绝句与诗人。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画出朗读节奏,朗读古诗。绝 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意。(1)把字音、节奏读准;(2)边读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4.检查交流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随文圈出生字。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①讨论:记住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拆字法、联想法……)②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融、燕”。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自由说一说诗歌大意。6.带着对诗句的初步理解,学生练习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过渡:同学们,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诗中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小声读一读,动笔画一画。(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1.学习“迟日江山丽”。(1)第一句诗中,你从哪个词看出春天来了?(“迟日”。)(2)“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天的太阳,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时白天变长了。)(3)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明亮,温暖,灿烂……)(4)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有什么变化?(山换上新衣,水开始跳跃,百花齐放,草木返青……,到处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所以诗中说“江山丽”。)(5)用“丽”可以组哪些词?(美丽、秀丽、明丽、清丽……)用组的词说句子。(6)你想怎样读这句诗?(指名读、师指导朗读、齐读。)2.学习“春风花草香”。(1)读第二句,思考: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风、花草。)(2)谁来说说,这是一阵怎样的春风?(温暖、柔和,带着香味……)(3)闭上眼睛深呼吸,闻一闻,春风里有怎样的气息?(野花香、桃花香、青草香、泥土香……)(4)说一说:在春光烂漫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美丽的春景生机勃勃,也吸引了小动物们。读读古诗三、四两句,有哪些小动物在享受这大好春光?(燕子、鸳鸯。)(2)燕子是春天的信使,它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泥融飞燕子”,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冻的泥土也变得湿软,小燕子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呢。)(3)勤劳的小燕子忙着垒窝,那鸳鸯在干什么呢?(睡觉,闭目养神……)它们睡得多香甜呀!不怕着凉吗?(不怕,因为沙子被阳光晒得暖乎乎的。)鸳鸯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也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么悠闲自在!这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4.教师小结,引读古诗并指导背诵、默写。四、积累诗句,作业设计1.课堂回顾,交流收获。过渡:春天,万事万物生机勃发,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出示另外两首《绝句》,引领学生齐读并摘抄积累。过渡:“绝句”分五言和七言,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就是一首五言绝句。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写了很多首绝句,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同大家分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学生自选作业。(1)画: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惠崇春江晚景》1.会认“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4个字。2.熟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3.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体会诗人的心情。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抽查背诵《绝句》。2.出示《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顺势介绍惠崇、苏轼及诗歌创作背景。3.介绍“题画诗”。题画诗 就是在画上所写的诗。画上题诗,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多为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艺术见解或咏叹画中之意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画不能表现的意境,经过诗的品题可得到,使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境,相得益彰。4.出示《惠崇春江晚景》诗歌,听音频朗读。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交流汇报自学成果。(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识记字形。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减一减……)(3)生字书写。看生字书写视频,用手指跟着写一写。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示范并提示重点笔画。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配乐书写。)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五言绝句,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那这首诗,写的又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春天。)你从哪些景物看出来的?(桃花、鸭子、水草、河豚。)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1.学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指名朗读这两句诗,然后学生合作解释重点词语。(2)想象画面,师生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小结: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的回暖。这是写江岸和江面上的景色。(3)结合画面想象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习“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指名读、齐读这两句诗,然后学生合作解释重点词语。(2)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学生自主理解诗意,教师归纳。小结: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抽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这是写水边和水中的景色。3.对照画作《春江晚景》,让学生试着描述诗歌的画面。预设: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布局(江岸、江面、水边、水中)有序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再连缀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将古诗还原成一幅活生生的春江美景图。4.教师引导学生反馈所学知识。(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图,从哪里体现出了“早”?预设:引导学生注意景物及其特征。从稀疏的竹林、只开了“三两枝”的桃花、乍暖还寒而“鸭先知”的江水、满地的蒌蒿与芦芽、只在春江水暖时才逆水上游的河豚,处处体现出早春的气息。(2)仅从画面上能够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预设: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画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3)“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有情趣又含哲理,简要赏析。预设:①首先引导学生明确,“鸭知水暖”本是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而诗人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写出了视觉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②鸭子之所以“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水中,这就说明:凡事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③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齐背古诗。四、回顾积累,作业设计1.朗读并背诵诗歌。2.搜集一些题画诗,进一步感受题画诗的特点。《题画兰》: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3.用今天学到的学诗方法,自主预习宋代诗人曾几所作古诗《三衢道中》。《三衢道中》1.会认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2.熟读并背诵《三衢道中》。3.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画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两首古诗。2.出示课题《三衢道中》,理解诗题。三衢道中:游览三衢山的路上。3.简介诗人曾几,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诗歌,熟读诗句。(1)读准字音,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自学。(2)同桌互读诗歌,注意诗中的停顿和朗读节奏。2.师生合作,检查学习结果。(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生共同正音,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结构及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生字。(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划出朗读节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研读诗歌,想象画面1.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诗。(1)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诗人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3)诗人的心情怎样?有什么变化?2.全班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点拨重点。(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2)诗人游览三衢山是什么时间?(梅子黄时。)梅子黄时指五月,此时梅子成熟,江南进入多雨时节。这时候天气怎样?(日日晴。)梅子黄时,正值雨季,难得有“日日晴”这样的好天气,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愉悦,高兴。)请带着喜悦之情,齐读这一句。(3)哪一句写了诗人的行程路线?(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诗人乘船走到了尽头,又踏上了山路。)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在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谁来读一读这句诗,读出诗人的开心之态?(4)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浓浓的绿荫,听到了黄鹂悦耳的叫声。)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诗人,徜徉在这山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绿树荫浓,爽静宜人;黄鹂啼鸣,幽韵悦耳。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此情此景,真叫人身心舒畅!)(5)谁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路上的美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明确:“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不减”“添得”暗示诗人出行归来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绿荫相伴、有黄鹂助兴,借写景抒发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6)诗中体现了几处对比,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晴与雨,来与回,静与闹,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同时又使诗歌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全用景语,描绘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诗人的心情全然楔入景中。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再男女生分组读、全班齐读。4.抓住时间、天气、行程路线,梳理诗歌思路,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试背全诗。四、对比阅读,整体回顾过渡:同学们,我们到此就学完了本课三首古诗。在杜甫眼中,春天明媚富丽;在苏轼眼中,春天清新可爱;在曾几眼中,美景做伴好出游。我们再把这三首诗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三首诗歌,出示表格。)1.分析比较,群文阅读。小组合作填表格。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小结: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五、读写积累,作业设计1.将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背诵。2.将搜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摘抄下来。3.自己动笔,写一写春天的诗歌。对古诗的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古诗教学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的。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能读会背会说,在学习上切实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这三个阶段目标,使他们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培养,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最后,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积累课外知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古诗三首 这三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2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进行摘抄。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要表达看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课时燕子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2课时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水中荷花的美丽画面。2课时昆虫备忘录作者用轻快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瓢虫”、力气很大的“独角仙”和有意思的“蚂蚱”,让我们了解了这些小昆虫的样子、生活习性。1课时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引导学生围绕“春游去哪儿玩”这个话题,和同学从“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和“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等角度展开交流。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1课时习作我的植物朋友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制作记录卡,借助记录卡描写这种植物,要写出植物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品味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学习根据偏旁记忆生字的方法;正确使用意思相近的词语,仿照例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背诵积累白居易的《忆江南》。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识记9个词语。3.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运用近义词。4.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词意。2课时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重点)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重难点)诗名作者朝代哪个季节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的情感《绝句》杜甫唐春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明丽春日,惹人喜爱《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北宋早春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联想)画里画外,别有意趣《三衢道中》曾几南宋春末夏初晴空、舟行、绿荫、鸟鸣初夏游山,明朗愉快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