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展开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
2.(2023•新华区校级开学)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和CuSO4溶液B.Zn和稀H2SO4
C.NaOH溶液和稀硫酸D.澄清石灰水和CO2
3.(2023春•安次区校级月考)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4.(2022秋•裕华区期末)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5.(2023•石家庄模拟)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柠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强
6.(2023•卢龙县一模)有一包粉末由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三种氧化物组成,向该混合物样品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稀硫酸、稀盐酸等酸溶液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含有两种阳离子
B.滤渣中只有二氧化硅
C.在三种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是+3价
D.由于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则氧化铜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7.(2023•桃城区模拟)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水、铁、NaOH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B.
C.D.
8.(2023•成安县一模)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9.(2020•裕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广口瓶内的气压降低
10.(2019•围场县校级二模)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NaCl
11.(2023•裕华区模拟)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氧化铁反应
C.与稀硫酸反应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2.(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pH<7的是( )
A.花生油B.淀粉C.白糖D.食醋
13.(2022•路北区二模)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
C.D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等于A点
14.(2022•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有强烈的挥发性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15.(2022•张家口模拟)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反应过程中有关量与加入固体质量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y可以是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B.y可以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铜的质量
C.M、N点对应溶液中可能含有两种溶质
D.Q点对应溶液的酸性比N点对应溶液的酸性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2022秋•海港区校级期末)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测定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固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再向试管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2)其中bc段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是 。
(3)c点对应溶液的pH (选填>7或<7或=7)。
17.(2022•河北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在A处放适量干冰,B处装入适量的浓NaOH溶液,量筒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开始时,量筒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中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B中产生气泡。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量筒中的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的原因是 。
(3)若更换A、B中的药品,并将量筒中的稀盐酸改为水,该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A、B中的药品分别为 和80℃以上的热水。
18.(2022秋•襄都区校级月考)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探究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时,小梅先在烧杯中加入5mLA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B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为 溶液。
(2)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为 (选填“a”“b”或“c”)点。
(3)向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 色。
19.(2021秋•围场县期末)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⑤的操作中,当 时应停止加热。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填②或③)
20.(2023•裕华区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CO2的锥形瓶中,会观察到 现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共4小题)
21.(2023春•安次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满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
方案Ⅱ:
【实验反思】
①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②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从 角度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22.(2023•桃城区模拟)小明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①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②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③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明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a.溶液呈红色;b.没有任何现象;c.溶液呈蓝色;d.溶液呈黄色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生。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报告:
(1)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2)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假如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来进行同样的实验,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原因是 。
23.(2023•馆陶县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测得pH=5,说明 (填化学式)过量;若操作过程中,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所测数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乙实验:瓶底预先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由于 不同,造成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
24.(2023•安次区二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安装好装置1,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束后,取少量烧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2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则溶液的pH 7(填“>”、“<”或“=”)。
(2)如图装置2,打开止水夹,并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取下毛巾,装置2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喷泉。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5.(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1所示:
(1)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
(3)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
(4)如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写出另一个符合该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
三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常见的酸和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3•新华区校级开学)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A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②用碳酸钙作补钙剂,碳酸钙与胃液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稀氨水属于碱,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①③④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3•新华区校级开学)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和CuSO4溶液B.Zn和稀H2SO4
C.NaOH溶液和稀硫酸D.澄清石灰水和CO2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答案】C
【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解答】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B、Zn和稀H2SO4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D、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23春•安次区校级月考)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A
【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的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A错误;
B、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B正确;
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正确;
D、酸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仍然是无色,D正确;
故选:A。
【点评】加强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2秋•裕华区期末)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据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P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M→N过程中pH大于7,但pH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M→P可以分为M→N、N→P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A错误;
B、P点时,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B正确;
C、图中M点溶液的pH大于7,N点pH=7,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变成中性,故C错误;
D、M→N过程中,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该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N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N→P过程中没有硫酸钠产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3•石家庄模拟)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柠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强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据此解答。
【解答】解:A、柠檬汁pH为 2.1~2.8,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正确;
B、番茄汁pH为4.0~4.4,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正确;
C、鸡蛋清pH为 7.6~8.0,鸡蛋清显碱性,正确;
D、番茄汁pH为4.0~4.4,牛奶pH为 6.3~6.6,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番茄汁比牛奶的酸性强,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2023•卢龙县一模)有一包粉末由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三种氧化物组成,向该混合物样品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稀硫酸、稀盐酸等酸溶液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含有两种阳离子
B.滤渣中只有二氧化硅
C.在三种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是+3价
D.由于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则氧化铜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稀硫酸、稀盐酸等酸溶液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稀硫酸、稀盐酸等酸溶液反应,
A、混合物中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含有铁离子、铜离子、氢离子三种阳离子,故A错误;
B、滤渣中只有二氧化硅,故B正确;
C、在三种氧化物中,氧化铜中铜线+2,氧化铁中铁显+3,二氧化硅中硅显+4,所以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是+4价,故C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所以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但是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氧化物、酸的性质,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7.(2023•桃城区模拟)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水、铁、NaOH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D、根据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分析。
【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水,酸的浓度变小,仍然是稀硫酸溶液,pH始终小于7,故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开始就有氢气生成,等稀硫酸反应完全,氢气的质量不变,曲线应从0开始,故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不为0,随着氢氧化钠溶液增加,溶液的质量也增加,故正确;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当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0,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导电性增大,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8.(2023•成安县一模)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A
【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结合图中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判断。
【解答】解:A、电导率减小,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M点时电导率最低,是因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浓度最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N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中电导率始终大于0,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020•裕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广口瓶内的气压降低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可能是放出了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乙不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也可能是稀盐酸与碳酸钠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B选项的分析,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右侧气球胀大,广口瓶内的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的原因(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或放出了大量的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9•围场县校级二模)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NaCl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后碱性变弱,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说明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说明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3•裕华区模拟)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氧化铁反应
C.与稀硫酸反应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某些可溶性盐反应。
【解答】解:A、碱可以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氢氧化锂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该选项不正确。
B、碱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氢氧化锂和Fe2O3不反应,该选项正确。
C、碱可以和酸反应,氢氧化锂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该选项不正确。
D、碱可以和某些可溶性盐反应,氢氧化锂和CuSO4反应生成新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锂,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pH<7的是( )
A.花生油B.淀粉C.白糖D.食醋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花生油难溶于水,显中性,pH=7,故选项错误。
B、淀粉难溶于水,显中性,pH=7,故选项错误。
C、白糖溶液显中性,pH=7,故选项错误。
D、食醋溶液显酸性,pH<7,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2022•路北区二模)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
C.D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等于A点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后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放热。
【解答】解: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A不正确;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O3+6HCl=2FeCl3+3H2O,B不正确;
C、C点压强达到最大值,是反应结束的点,C不正确;
D、E点温度等于A点,都是室温,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2022•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有强烈的挥发性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解: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没有挥发性,故A错误;
B、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因此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
C、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C正确;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用途等,难度不大。
15.(2022•张家口模拟)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反应过程中有关量与加入固体质量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y可以是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B.y可以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铜的质量
C.M、N点对应溶液中可能含有两种溶质
D.Q点对应溶液的酸性比N点对应溶液的酸性强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稀盐酸和氧化铜、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解:稀盐酸和氧化铜、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CuO+2HCl═CuCl2+H2O
80 73 135
Cu(OH)2+2HCl═CuCl2+2H2O
98 73 135
A、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氧化铜、氢氧化铜消耗盐酸的质量关系为:氧化铜>氢氧化铜,最后将盐酸完全耗尽,故正确;
B、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氧化铜、氢氧化铜生成氯化铜的质量关系为:氧化铜>氢氧化铜,当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铜质量不再增加,且相等,故正确;
C、M点表示稀盐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铜一种,N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铜一种,故错误;
D、Q点为氧化铜消耗了部分盐酸,N点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所以Q点对应溶液的酸性比N点对应溶液的酸性强,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2022秋•海港区校级期末)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为测定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固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再向试管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2)其中bc段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c点对应溶液的pH = (选填>7或<7或=7)。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有气泡产生;
(3)=。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取一定量固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再向试管中不断滴加稀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bc段对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c点对应的是加入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中只有硫酸钠,显中性,pH=7。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
(2)有气泡产生;
(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碱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2022•河北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在A处放适量干冰,B处装入适量的浓NaOH溶液,量筒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开始时,量筒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中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B中产生气泡。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量筒中的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导致Y型管中气压减小 。
(3)若更换A、B中的药品,并将量筒中的稀盐酸改为水,该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A、B中的药品分别为 白磷 和80℃以上的热水。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导致Y型管中气压减小。
(3)白磷。
【分析】(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量筒中的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导致Y型管中气压减小。
(3)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2)量筒中的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导致Y型管中气压减小。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导致Y型管中气压减小。
(3)若更换A、B中的药品,并将量筒中的稀盐酸改为水,该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A、B中的药品分别为白磷和80℃以上的热水。
故答案为:白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2022秋•襄都区校级月考)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探究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时,小梅先在烧杯中加入5mLA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B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为 氢氧化钠 溶液。
(2)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为 a (选填“a”“b”或“c”)点。
(3)向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 红 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氢氧化钠;
(2)a;
(3)红。
【分析】(1)根据起始溶液的pH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是中性的进行分析;
(3)根据c点溶液pH小于7进行分析。
【解答】解:(1)起点时溶液的pH大于7,则A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2)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是中性的,pH=7,因此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为a点,故答案为:a;
(3)c点溶液的pH小于7,因此向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的图像的认识,难度不大。
19.(2021秋•围场县期末)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氢氧化钠溶液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通过颜色变化,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NaOH═NaCl+H2O 。
(4)步骤⑤的操作中,当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时应停止加热。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③ 。(填②或③)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通过颜色变化,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HCl+NaOH═NaCl+H2O;
(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5)③。
【分析】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无色溶液A,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A溶液显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则B溶液是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无色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溶液显碱性,则A的名称是氢氧化钠溶液。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红色褪去,则可以判断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4)步骤⑤是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5)步骤②使用的是滴瓶中的滴管,使用后不需要洗涤,步骤③的滴管使用后需要洗涤。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钠溶液;
(2)通过颜色变化,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HCl+NaOH═NaCl+H2O;
(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5)③。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23•裕华区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CO2的锥形瓶中,会观察到 气球胀大 现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空气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球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气球胀大;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空气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球;CO2+2NaOH=Na2CO3+H2O。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分析。
【解答】解: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CO2的锥形瓶中,能观察到气球胀大,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空气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球,气球胀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气球胀大;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空气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球;CO2+2NaOH=Na2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三.实验题(共4小题)
21.(2023春•安次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满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方案Ⅱ:
【实验反思】
①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
②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BD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从 反应物减少 角度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科学探究.
【答案】(1)①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H+和OH﹣结合成H2O分子(离子方程式也可以);
③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2)有气泡产生;
(3)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4)B、D。
【分析】(1)①根据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分析;
②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③根据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稀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当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滴加盐酸时会有气泡产生;
方案Ⅱ实验现象: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盐酸过量,加入镁条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实验反思】向NaOH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可能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有剩余;
(4)A、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若盐酸过量,也没有明显现象,A错误;
B、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若pH=7,则恰好反应,若pH<7,酸有剩余;B正确;
C、盐酸和氧化铜反应,若加入氧化铜,氧化铜逐渐减少,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盐酸过量,若加入氧化铜无现象,可能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过量,C错误;
D、如果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石蕊试液不变红,说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正确;
故选:BD。
答案为:
(1)①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H+和OH﹣结合成H2O分子(离子方程式也可以);
③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有气泡产生;
(3)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4)B、D。
(5)反应物减少
【点评】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
22.(2023•桃城区模拟)小明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①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②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③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明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a.溶液呈红色;b.没有任何现象;c.溶液呈蓝色;d.溶液呈黄色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生。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报告:
(1)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2)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假如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来进行同样的实验,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原因是 能产生同样现象,因为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答案】(1)①a;
②c;
③d;
④b;
(2)Fe+2HCl=FeCl2+H2↑;能产生同样现象,因为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分析】根据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及酸和碱的通性来作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某些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解答】解:(1)①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会由紫色变为红色;
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会由紫色变为蓝色;
③生锈了的铁钉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由于生成氯化铁溶液呈黄色,表面的铁锈反应完后里面的铁与盐酸反应会有气泡生成;
④氢氧化钠溶液既不能与铁锈反应也不与铁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答案为a、c、d、b;
(2)以上反应中会有气体生成的是铁与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写:Fe+2HCl=FeCl2+H2↑;
稀盐酸换成稀硫酸来进行同样的实验,是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因为酸具有通性,即电离时都能产生氢离子,故填写:能产生同样现象,因为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1)①a;
②c;
③d;
④b;
(2)Fe+2HCl=FeCl2+H2↑;能产生同样现象,因为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通性方面的知识,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他们的溶液中都能电离产生氢离子。
23.(2023•馆陶县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测得pH=5,说明 H2SO4 (填化学式)过量;若操作过程中,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所测数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乙实验:瓶底预先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由于 氧气的浓度 不同,造成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H2SO4;偏大;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氧气的浓度。
【分析】(1)根据pH=5,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润湿后,稀释了待测液,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同学们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pH=5,小于7,显酸性,说明稀硫酸(H2SO4)过量。
若操作过程中,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溶液显酸性,则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瓶底预先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于氧气的浓度不同,造成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
故答案为:
(1)H2SO4;偏大;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氧气的浓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23•安次区二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安装好装置1,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束后,取少量烧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2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则溶液的pH > 7(填“>”、“<”或“=”)。
(2)如图装置2,打开止水夹,并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取下毛巾,装置2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喷泉。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可以。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烧瓶中,所以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形成喷泉;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排出,取下毛巾后,气温降低,瓶内气压减少,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烧瓶中进行分析。
【解答】解:(1)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烧瓶中,所以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出现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烧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2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的pH>7;
(2)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排出,取下毛巾后,气温降低,瓶内气压减少,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烧瓶中,所以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也可以形成喷泉。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
(2)可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5.(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1所示:
(1)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减小 。
(3) B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NaCl和HCl 。
(4)如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写出另一个符合该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图,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B处放出的热量最多,B到C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盐酸中含有H+、Cl﹣和H2O,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消失,生成了水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图,AB段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由图示可知,A到B过程中,是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加,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减弱,故pH值逐渐减小。
(3)B处放出的热量最多,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到C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C点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Cl和HCl。
(4)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盐酸中含有H+、Cl﹣和H2O,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消失,生成了水分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放热;
(2)减小;
(3)B;NaCl和HCl;
(4)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本题主要考查了结合图象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理解图象的含义、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操作
①
②
③
④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操作
①
②
③
④
实验现象
a
c
d
b
常见的酸和碱---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常见的酸和碱---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2页。
常见的酸和碱---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常见的酸和碱---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1页。
湖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这是一份湖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