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展开A.食盐水(pH=7)B.洁厕剂(pH=1)
C.肥皂水(pH=10)D.炉具清洁剂(pH=12)
2.(2023•宜阳县二模)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
3.(2014•河南模拟)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C.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4.(2023•宛城区校级四模)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A.AB.BC.CD.D
5.(2023•平顶山三模)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B.b→c有蓝色沉淀生成
C.c→d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a、d点溶液中均含两种溶质
6.(2023•柘城县模拟)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B.无色酚酞溶液
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
7.(2023•永城市校级模拟)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通常用pH来表示,某同学用自制的紫薯汁作指示剂来检验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和石灰水的酸碱性,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水是酸性的
B.由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草木灰水的pH>7,属于碱性溶液
C.若把紫薯汁加入到白醋中,溶液为紫色
D.用水稀释盐酸后,盐酸的pH减小
8.(2023•驿城区三模)下列与选项操作对应的图像中合理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入水
B.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9.(2023•南召县三模)氢氧化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方法不能使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的是( )
A.降低温度B.加入氯化镁C.通入CO2D.加入NaOH
10.(2023•南召县三模)如图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该图对应的操作是将酸滴入碱溶液中
C.n点溶液的质量小于m点溶液的质量
D.向p点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11.(2023•叶县模拟)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C.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离子是Na+和Cl﹣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1
12.(2023•镇平县二模)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从20 s到40 s,溶液温度升高、pH增大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13.(2023•光山县校级三模)向一定体积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4%的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B.
C.D.
14.(2023•商水县三模)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B.
C.D.
15.(2023•淇县一模)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C.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Na+、Cu2+
D.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d<e
16.(2023•西峡县三模)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B.通过图二可知,该反应过程放热
C.若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
D.若向c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先有沉淀产生,再有气泡产生
17.(2023•修武县一模)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D点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18.(2023•孟津县一模)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蓝色沉淀
B.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中一定存在H+和Cu2+
C.三种物质完全反应,溶液一定呈无色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19.(2019•平舆县模拟)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此溶液是( )
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
C.澄清石灰水D.盐酸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0.(2023•永城市校级模拟)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硫酸钠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甲物质代表 (填化学式),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1.(2023•淅川县模拟)借助pH传感器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烧杯中盛放溶液X,用胶头滴管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1)请判断溶液X是 。
(2)实验进行到4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2023•金水区校级模拟)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3.(2023•罗山县三模)碱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 。
(2)熟石灰能中和工业废水。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盐酸,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废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氢氧化钠可用于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用如图2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①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试剂瓶中有氢氧化钠剩余(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
③若加入某试剂能使该溶液复原为氢氧化钠溶液,写出该试剂的名称 ;
④向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收集到8.8g二氧化碳,请计算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 。
24.(2023•鲁山县一模)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甲图所示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右侧试管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 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由乙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25.(2023•襄城县校级一模)如图是同学们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及分析。
(1)图1所示实验中,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河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3•沈丘县校级二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值各不相同,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食盐水(pH=7)B.洁厕剂(pH=1)
C.肥皂水(pH=10)D.炉具清洁剂(pH=1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四种物质中炉具清洁剂pH=12,大于7,显碱性,且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023•宜阳县二模)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由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溴百里酚蓝溶液遇酸性溶液变黄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选项错误。
B、醋酸溶液显酸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溴百里酚蓝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4•河南模拟)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C.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A
【分析】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
A、c点时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
B、b点时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故说法错误;
C、a至b段是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对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说法错误;
D、a至c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c到d端硫酸钠质量不再增加,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难度不大.
4.(2023•宛城区校级四模)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A.AB.BC.CD.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正确。
B、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如果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故选项正确。
C、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通过观察产生沉淀多少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需要再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如果不变红则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质,故选项不正确。
D、碳酸钠和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碳酸钠杂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023•平顶山三模)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B.b→c有蓝色沉淀生成
C.c→d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a、d点溶液中均含两种溶质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一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一开始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一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一开始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ab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b→c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c→d,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a点溶液中溶质是硫酸、硫酸铜,d点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均含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变化曲线图的含义、反应的先后顺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3•柘城县模拟)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B.无色酚酞溶液
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有碳酸钠。
【解答】解:A、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2023•永城市校级模拟)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通常用pH来表示,某同学用自制的紫薯汁作指示剂来检验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和石灰水的酸碱性,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水是酸性的
B.由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草木灰水的pH>7,属于碱性溶液
C.若把紫薯汁加入到白醋中,溶液为紫色
D.用水稀释盐酸后,盐酸的pH减小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测定;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紫薯汁遇到盐酸变红,说明紫薯汁遇酸性物质变红;紫薯汁遇到草木灰水、石灰水等碱性溶液变绿,说明紫薯汁遇到碱性物质变绿色;紫薯汁遇到蔗糖水为紫色,说明紫薯汁遇到中性物质为紫色。
【解答】解: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蔗糖水是中性的,故错误;
B、由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草木灰水的 pH>7,属于碱性溶液,故正确;
C、若把紫薯汁加入到白醋中,白醋溶液呈酸性,紫薯汁遇酸性物质变红,故错误;
D、用水稀释盐酸后,盐酸的酸性减弱,pH增大,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8.(2023•驿城区三模)下列与选项操作对应的图像中合理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入水
B.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电解水实验.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答案】C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向NaOH溶液中加入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溶液仍呈碱性,pH仍大于7,该选项不正确。
B、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部分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部分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当溶液恢复室温,溶液的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晶体溶解,但溶液中的水的质量比加入氧化钙前少一些,溶液的质量小于原溶液的质量,该选项不正确。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生成沉淀,即沉淀的质量为零,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023•南召县三模)氢氧化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方法不能使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的是( )
A.降低温度B.加入氯化镁C.通入CO2D.加入NaOH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D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钡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B、加入氯化镁,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C、通入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D、NaOH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变大,没有固体析出,不会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3•南召县三模)如图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该图对应的操作是将酸滴入碱溶液中
C.n点溶液的质量小于m点溶液的质量
D.向p点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A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n点溶液pH=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p点溶液pH>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象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碱溶液滴加到酸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至n点溶液pH=7,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酸的质量+滴入碱的质量,n点滴入碱溶液的质量大于m点滴入碱溶液的质量,故n点溶液的质量大于m点溶液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p点溶液pH>7,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3•叶县模拟)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C.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离子是Na+和Cl﹣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1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时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而Na+和Cl−在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73:8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实质、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3•镇平县二模)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从20 s到40 s,溶液温度升高、pH增大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A、根据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
C、30s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从20 s到40 s,溶液温度升高、pH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30s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3•光山县校级三模)向一定体积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4%的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B.
C.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反应完后质量为零,不在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向一定量4%的 NaOH 溶液中逐滴加人稀盐酸,溶液的pH随着滴加的盐酸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溶液的温度随着滴入盐酸体积的增大先增大,当NaOH被消耗完时,加人盐酸,溶液的温度下降,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先随着加人盐酸体积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当二者完全中和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随着盐酸的加人而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在二者完全中和后质量不在改变,故 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题题目,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像的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
14.(2023•商水县三模)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A、开始加入氢氧化钠不会生成沉淀,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后才会出现沉淀,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水,开始阶段的水包括氢氧化钠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后一阶段的水只有氢氧化钠中的水,但是开始的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不能从零开始,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质质量增大的幅度减小,后面增加的幅度与开始阶段相等,故C正确;
D、溶液中的硫元素质量不变,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开始阶段先增大,然后减小,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5.(2023•淇县一模)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C.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Na+、Cu2+
D.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d<e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开始没有生成沉淀,说明发生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A、a点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未和氯化铜反应,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剩余的氯化氢和未反应的氯化铜,含有三种溶质,故A错误;
B、bc段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是碱和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
C、c点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还有剩余的氯化铜,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铜离子,故C正确;
D、d和e反应均已发生完,溶液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相等,但是e点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更大,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2023•西峡县三模)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B.通过图二可知,该反应过程放热
C.若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
D.若向c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先有沉淀产生,再有气泡产生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D
【分析】A、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AB段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a点时的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c点时的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过图二可知,AB段溶液温度升高,该反应过程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a点时的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若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时的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CaCl2;若向c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再有沉淀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23•修武县一模)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D点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铝和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而温度不同导致压强不同进行分析;
C、根据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影响进行分析;
D、根据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当氧化铝反应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
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故正确;
B、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而温度不同导致压强不同,故错误;
C、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故正确;
D、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所以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影响,难度不大。
18.(2023•孟津县一模)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蓝色沉淀
B.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中一定存在H+和Cu2+
C.三种物质完全反应,溶液一定呈无色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根据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和Cu2+,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三种物质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溶液一定呈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明确反应的先后顺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19•平舆县模拟)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此溶液是( )
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
C.澄清石灰水D.盐酸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此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但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D、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0.(2023•永城市校级模拟)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硫酸钠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甲物质代表 NaOH (填化学式),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H2SO4 (填化学式)。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NaOH;Na2SO4、H2SO4。
【分析】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最终减少至0;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稀硫酸,水的质量仍在增加;则甲代表氢氧化钠,乙表示水,丙表示硫酸钠,则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aOH。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其化学式为Na2SO4、H2SO4。
故答案为:
NaOH;Na2SO4、H2SO4。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023•淅川县模拟)借助pH传感器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烧杯中盛放溶液X,用胶头滴管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1)请判断溶液X是 稀盐酸 。
(2)实验进行到4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氢、氯化钠 。
(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稀盐酸;
(2)氯化氢、氯化钠;
(3)HCl+NaOH=NaCl+H2O。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分析。
【解答】(1)一开始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酸性,所以烧杯中盛放溶液X为盐酸。
(2)实验进行到40s时,pH<7,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还没有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未反应完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为:(1)稀盐酸;
(2)氯化氢、氯化钠;
(3)HCl+NaOH=NaCl+H2O。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22.(2023•金水区校级模拟)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
(2)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分析】(1)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在50s时溶液温度达到最大,说明在50s时,稀硫酸被完全消耗,故a点溶液中仍有硫酸存在,此时溶液显酸性,可以使得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
(1)2NaOH+H2SO4=Na2SO4+2H2O;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明确反应原理、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3.(2023•罗山县三模)碱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 OH﹣ 。
(2)熟石灰能中和工业废水。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盐酸,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废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如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是将 盐酸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CaCl2、HCl (填化学式)。
(3)氢氧化钠可用于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用如图2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①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试剂瓶中有氢氧化钠剩余(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答案合理即可) ;
③若加入某试剂能使该溶液复原为氢氧化钠溶液,写出该试剂的名称 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
④向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收集到8.8g二氧化碳,请计算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 21.2g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1)OH﹣;
(2)Ca(OH)2+2HCl=CaCl2+2H2O;盐酸;CaCl2、HCl;
(3)①CO2+2NaOH=Na2CO3+H2O;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答案合理即可)。
③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④21.2g。
【分析】(1)根据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进行分析。
(2)根据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将该溶液复原为氢氧化钠溶液,即将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可通过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进行分析。
【解答】解:(1)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
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故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CaCl2和过量的HCl。
(3)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要验证有氢氧化钠剩余,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可通过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除去碳酸钠,再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填: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答案合理即可)。
③将该溶液复原为氢氧化钠溶液,即将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可通过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加入的试剂为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故填: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④设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8.8g
x=21.2g
答: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21.2g。
故答案为:(1)OH﹣;
(2)Ca(OH)2+2HCl=CaCl2+2H2O;盐酸;CaCl2、HCl;
(3)①CO2+2NaOH=Na2CO3+H2O;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答案合理即可)。
③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④21.2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碱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4.(2023•鲁山县一模)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甲图所示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右侧试管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 无 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右侧试管的溶液中,并与氢氧化钠反应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由乙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无;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右侧试管的溶液中,并与氢氧化钠反应;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分析】(1)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
【解答】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进入右边试管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而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则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无;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右侧试管的溶液中,并与氢氧化钠反应;
(2)由图可知,反应前后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变,则该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需要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25.(2023•襄城县校级一模)如图是同学们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及分析。
(1)图1所示实验中,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分析】(1)根据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酚酞中加入氢氧化钠变红,又加入稀盐酸,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变为中性,酚酞变为无色,故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消失,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了发生中和反应。
(2)由图可以看出,反应前粒子为:氢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后粒子为: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故根据反应前后粒子变化可以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为:
(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待测液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之后的颜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待测液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之后的颜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常见的酸和碱---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常见的酸和碱---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2页。
常见的酸和碱---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常见的酸和碱---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1页。
湖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这是一份湖南3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