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称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歌,去欣赏一处美景,感受一段深情,品味一种理趣。
1、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2、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师、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滟滟(yàn) 皆似霰(xiàn) 汀上白沙(tīng) 纤尘(xiān) 捣衣砧(zhēn) 碣石潇湘(jié)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 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其中“月”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即:月出—月悬—西斜—月落。与“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分别对应的诗句依次为: 明月初升: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上中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小结一:线索: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月生——月悬——月斜——月落
按照“月”作为中心线索,说出文章如何围绕月发展的?
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月夜美景。意境特点:空阔纯净、清幽柔美、朦胧恬静。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1.要描写的是江还是海?
在江面上一轮孤月,面对江天一色的辽阔之境产生了江阔似海的感觉,海在这里是虚指,增添了全诗宏阔的意境。
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体会画面之美。示例: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2.为什么用“生”不用“升”?
“生”,写出了明月随着奔腾的潮水喷薄而出的宏大气势。 “生”后才能有下一句月光闪耀千万里远,又有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 ! 呈现了万里阔大的时空,同时眼界之广,胸襟之大,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 春天的夜晚为何会出现“霰”、“霜”?
春天没有白色的雪和霜,但是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是银色的,所以作者在这里把月光比作雪和白霜,写出了月色清凉,月夜朦胧。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一句不再直接描写月亮。而是从嗅觉、视觉来写,置身这个月夜,有花的芳香,有月色的清凉,用感受从侧面来营造整体的意境。
4.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
月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把它比作霜,而且是空里流动的霜,这样既有动态的美感,又能让人深入其境,是由虚变实。 而“汀上白沙看不见”,本来能够看到的白沙呢他却说看不见,因为它跟月光都是白色,那就反衬出月光是那样的皎洁,是由实入虚。
【分节赏析诗歌(一)】
1.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思考: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 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情感:美好,兴奋,快乐。手法: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分节赏析诗歌(二)】
1.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
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
2.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月。作用:1)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2)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
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摹山范水的景物诗,是一首“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诗人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优美深邃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优秀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静女》,文学常识,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朗诵指导,《静女》,整体把握,诗中主要人物有谁,小伙子,以谁的角度写,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苦苦等待的时刻,写出什么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