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设计,共8页。
1.感受雨的形象。
2.培养朗读能力。
3.开发想象能力。
4.培养表达能力。
5.激发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
课型:
自读课
教学创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文章 都是有关四季美景的。教师用小学生喜欢的朗读方 式教学,既能体现中小学学习方式的衔接,使学生对 初中语文学习有亲切感,又能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 美好,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讲读课 文《春》《济南的冬天》,教材要求训练朗读技巧—— 重音与停连。教学自读课文《雨的四季》,除了体现 单元学习方式的连续性,检验学生对“重音与停连” 的掌握情况外,还可以设计更有创意的朗读方式、多 角度的创写方式和更多元的学习方式,用诗情画意 的“悦读”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综合提升学 生的朗读、想象、写作等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朗读《雨的四季》,任选一段标注重 音与停连,将朗读变成美读。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诵雨韵
1.诵出雨的节奏。
活动要求:
(1)体现重音与停连。
(2)任选一两句朗诵。
2.诵出诗的味道。
(1)作者介绍:刘湛秋,当代诗人,他的散文有诗的韵味。
(2)请一位同学朗诵诗歌,其他同学想象:你看 到了什么景象?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刘湛秋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
吹着竹笛,摇着野花的铃
去追逐奔腾的江河
童年的迷惑、天真
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话
而是充满现实的酸甜苦涩
你会昂然地迎接这一切
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彩
来自青春的勇气和力
啊,没有人去怀疑春天的美丽
只会为春天的虚度而惋惜
(选自刘湛秋《无题抒情诗》)
师生总结:“铺着卵石的小溪”"摇着野花的铃" “奔腾的江河”这些景象,就是诗歌的意象,展现着 青春的勇敢和力量,启示我们珍惜人生的春天,不辜 负美丽的春光。
(3)刘湛秋的散文,有诗歌的意象、诗歌的语言, 用诗歌的方式诵春雨,诵出诗歌轻柔、抒情的味道。
春 雨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
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
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
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
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
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
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
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
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
才完全驱走了冬天,
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4)将散文变成简短的诗歌,诵出诗人的情感。
春 雨
春天,
树叶开始闪出黄青,
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
带着冬天的昏黄。
啊,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柔软了,
那萌发的叶子,
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
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
发出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
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
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春雨,驱走了冬天,
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活动二:绘雨景
1.你从作者描绘的春雨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请你描绘。
2.每个诗人看到的雨景是不同的。“黄梅时节 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看到的是青草池 塘,听到的是处处蛙鸣。你看到怎样的景物呢?发 挥想象,描绘春雨中的景象。
3.学生活动。
活动三:悦读会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展示。
分组:春雨组、夏雨组、秋雨组、冬雨组。活动要求:
1.诵雨韵:将散文变成诗歌诵读。
2.绘雨景。
画家:绘制简笔创意画,汇报创意。
观察家:描绘文中的雨景。
摄影家:描绘想象中的雨景。
评论家:评价雨的形象。
师生互动探究: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 的灵魂呢?冬雨中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教师总结:
春雨就像清纯稚嫩的小姑娘,夏雨就 像热情奔放的女汉子,秋雨就像沉静优雅的少妇,冬 雨就像平和淡定的老妇人,雨的四季就是人生的四 季啊!请齐读结尾段,读出作者对雨的喜爱,对生活 的热爱。
活动四:
雨说写雨,还有一种美妙的方式。雨来到大地,对你 说……
1.学生读郑愁予的《雨说》。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圆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2.任选一个季节的雨,创作《雨说》,可以是小诗, 可以是散文片段,可以是只言片语。
3.学生展示。
教师赠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 眼睛。让我们去亲近雨的四季,亲近美丽的世界吧!
教学反思:
“部编”新教材对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功能 有了明晰的区分。如果教材是一臬宴席,那么讲读 课文就是主食,侧重由教老师教给阅读的方法;而自 读课文就是饭后的甜点,让学生自由品尝甜食的精 美丰富,感受语文课堂的趣味和魅力。
旧教材侧重课内阅读的教学,而“部编”新教材 体现了“三位一体”的编排思路,即课内阅读、课外 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足鼎立”的教学策略。刘湛秋 是一位诗人,《雨的四季》是一篇洋溢着浓郁诗意的 散文。教者设计了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策略, 让学生在诗意的朗诵活动中去感受雨的形象,拓展 阅读的视野。学生果然对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读活动 很感兴趣,俨然朗诵家般投入、沉醉。学生最喜欢的是“悦读会”活动,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有“朗诵家”表 演,有“画家”即席创作,有"观察家"研读课文描绘, 有“摄影家”想象画面,有“评论家”总结雨的形象。
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呢?自读课文旁批有思考 题,但新教参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答案提示。笔者 试教时怕对文本解读不当,曾质疑过人教社教材编 写组。但是没想到,在“悦读会”活动中,学生对雨 的内涵的把握深刻而多元,从自然界的风雨中体味 到了人生四季的滋味。负责录课的人教社专家说:“我们要相信学生,你看,学生的答案比标准答案还 好啊!如果教参给出了标准答案,不仅禁锢了老师 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看来,让学 生带着诗情画意来看雨,自由浏览、自主探索,能为 语文课堂增添盎然的生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明确,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教学目标,引入新课,作者简介,通观全局,品读好文,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课前导入,知识链接,积累词语,七两个自然段,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