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拔高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23110/0-17006596771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拔高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23110/0-1700659677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拔高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23110/0-17006596772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拔高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 拔高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共15页。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1.1-1.4)拔高练习 一、单选题1.(2023·浙江模拟)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是四种水果汁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杨梅 B.蜜桔 C.文旦 D.西瓜2.(2022七上·镇海期末)我国国产航母“福建舰”的动力装置核心燃料是380号重油。下列有关重油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重油是一种黑色液体 B.重油难溶于水C.重油比较粘稠,难挥发 D.重油具有可燃性3.(2023七上·婺城期末)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运用了许多新科技,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B.颁奖礼服中石墨烯通电发热C.“雪花型”主火炬中液氢燃烧D.跳台中心“雪如意”用水雾造雪4.(2023·金华模拟)以下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永康锡艺 B.温州剪纸 C.泰顺米酒 D.东阳木雕5.(2023九上·嘉兴期末)小嘉用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滴入下列物质后也变红色的是( ) A.食盐水 B.苏打水 C.肥皂水 D.柠檬水6.(2023·衢江模拟)人体内的一些液体近似的pH如下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7.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8.(2023九上·上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 A.无色酚酞 B.Fe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9.(2023·桐乡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但由于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时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10.(2023·舟山模拟)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止水夹,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B.关闭止水夹,不能将B中的溶液压入A中C.装置A,B中的液体接触后不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D.如果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止水夹关闭过早11.(2023九上·金华期末)“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2.(2023·柯桥模拟)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pH<7B.bc段(不含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二、填空题13.(2023九上·余姚期末)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 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1)据上表推测,X汁液 (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 7 (填“>“” <“或“=”)。14.(2023·宁波模拟)工业生产中,含锰渣(主要成分为MnO2)、含锌渣(主要成分为Fe、FeO、Fe3O4和ZnO)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送水泥建材厂制砖或就地掩埋,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若进行回收处理则可制成锌、铁微量元素肥,主要成分分别是ZnSO4、Fe2(SO4)3,该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Fe3O4+H2SO4→FeSO4+Fe2(SO4)3+H2OH2SO4+ FeSO4+MnO2→Fe2(SO4)3+MnSO4+H2O(1)操作IV的名称为 。 (2)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如图乙所示,pH值会影响锰盐、锌盐的转化率。为了达到高转化率,又能节约操作I中的降酸成本,操作I中的适宜pH值为 左右。 15.(2023七上·宁海期末)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进一大步。(1)三位宇航员分别进行了出舱活动,他们在太空中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神舟十四号在点火发射时,燃料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作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模型,由左向右是按离太阳距离由近及远排列,则其中 2 是 ;小行星分布在 之间。(填数字)三、实验探究题16.(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17.(2023·西湖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于是对该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 猜想二: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三: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 , 做出猜想三的理由是 . (2)【实验验证】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3)【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必须 保存. 四、解答题18.(2023·宁波模拟)小科同学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16.8克。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12.8克。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1)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 克。(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大?(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克?19.(2023九上·温州期末)小明通过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归纳出它们间之间反应往往有沉淀、气体等现象,他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并将实验一、二所观察到的现象绘制成图。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现小组成员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请在图丙中画出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并进行分析说明。20.(2023七上·长兴期末)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质量轻、耐高温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的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轻量自行车( 如图所示)。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特性,这些特性属于 ;(选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2)小科想利用一小块碳纤维材料测量碳纤维的密度,他测得该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32g,体积为20cm3,则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多少g/cm3?(3)碳纤维自行车车架质量为1.6千克,若用密度为7.9g/cm3的锰钢材料制作同一自行车车架,车架的质量为多少g?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解答】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所给水果中杨梅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2.【答案】D【解析】【分析】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解答】 A.重油是一种黑色液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重油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重油比较粘稠,难挥发,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重油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3.【答案】C【解析】【分析】在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时,就是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解答】A.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颁奖礼服中石墨烯通电发热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火炬中的液氢燃烧的时候会有水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跳台中心“雪如意”用水雾造雪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判别一个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就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否则属于物理变化。【解答】A.永康锡艺只是让锡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温州剪纸只是使纸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泰顺米酒在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东阳木雕只是使木头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D【解析】【分析】 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白醋是酸性的,说明酸性物质遇到该酸碱指示剂变成红色;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性和中性物质不变色;【解答】 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白醋是酸性的,说明酸性物质遇到该酸碱指示剂变成红色;A.食盐水,中性,不符合题意;B.苏打水,碱性,不符合题意;C.肥皂水,碱性,不符合题意;D.柠檬水,酸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答案】B【解析】【分析】pH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小,则碱性越弱,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胃液的pH小于7,呈酸性。胰液、胆汁和血浆的pH>7,呈碱性。其中胰液的pH最大,则它的碱性最强。 故选B。7.【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黄豆和芝麻是物质,物质颗粒间存在间隔分析;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分析。【解答】A、 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物质颗粒间存在间隔,进入了彼此间隔中,不能用分子间隔解释,不符合题意;B、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可证明 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酸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D、 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 , 字迹逐渐变黑 ,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酸的通性分析判断。【解答】酸的通性包括: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⑤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根据图片可知,X为石蕊试液或某些活泼金属。故选D。9.【答案】C【解析】【分析】A.单质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稀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物体的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D.行星的引力太小,会导致表面几乎没有大气。【解答】A.二氧化碳属于气体但不是单质;B.铜属于金属但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D.水星质量小其表面五大气。故答案为:C10.【答案】C【解析】【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解答】 A.A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打开止水夹,反应生成的氢气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故A正确不合题意;B.关闭止水夹,不能将B中的溶液压入A中,是因为A装置不是密封装置,故B正确不合题意;C.装置A、B中的液体接触后会立刻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C错误符合题意;D.如果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止水夹关闭过早,导致空气没有全部排出,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都有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分析。【解答】A、铁锈成分为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铁锈,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符合题意;C、 浓盐酸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D、 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分析。 【解答】 A、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a点溶液中盐酸未完全反应, 溶液中的pH<7 ,不符合题意; B、 bc段(不含b、c点)为氯化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 ,不符合题意; C、 c点溶液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符合题意; D、 整个变化过程中是氢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C。13.【答案】(1)能(2)>【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汁液遇到酸和碱溶液时能否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即可; (2)根据X汁液的颜色变化确定肥皂水的pH范围。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X汁液遇到酸性液体时呈红色,遇到碱性溶液时呈绿色,遇到中性溶液时不变色,因此它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根据表格可知,X汁液遇到碱性溶液时呈现绿色,因此肥皂水呈碱性,它的的pH>7.14.【答案】(1)蒸发(2)Fe2(SO4 )3、MnSO、ZnSO4、HSO(3)0.6【解析】【分析】(1)根据蒸发原理分析;(2)根据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物确定反应后的溶液成分分析;(3)根据图像中锌盐和锰盐的转化率分析。【解答】(1) 操作IV为溶液B变成浓缩液,则为蒸发。 (2)浆液中加入过量硫酸和催化剂,由所给提示及酸的化学性质可知,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锌都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锌,因硫酸亚铁也做反应物,所以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2(SO4 )3、MnSO、ZnSO4、H2SO4; (3)由图示可知,当pH为0.6左右时,锌、锰盐转化率最高,所以操作 I中的适宜pH值为 0.6左右。 故答案为:(1)蒸发;(2)Fe2(SO4 )3、MnSO、ZnSO4、H2SO4; (3)0.6.15.【答案】(1)不变(2)化学(3)金星;4、5【解析】【分析】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状态、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解答】(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他们在太空中的质量不变;(2)燃料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燃料发生了化学变化;(3)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2是金星;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所以在4和5之间;故答案为:(1)不变(2)化学(3)金星,4和5之间16.【答案】(1)C(2)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分析解答。【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馏水,或者滴加氯化钠溶液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而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呈酸性,故选C。(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到:HCOOH=H2O+CO,因此甲酸脱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17.【答案】(1)碳酸钙;氢氧化钙完全变质(2)稀盐酸;碳酸钙;滤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3)Ca(OH)2+CO2=CaCO3↓+H2O;密封【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分析。【解答】(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该粉末成分可能是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猜想三为该瓶粉末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完全变质生成的碳酸钙。(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再取反应后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由此证明猜想二正确。(3)氢氧化钙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所以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故答案为:(1) 碳酸钙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2)稀盐酸;碳酸钙;滤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3)Ca(OH)2+CO2=CaCO3↓+H2O ;密封。18.【答案】(1)12.8(2)剩余氧化铜质量为16.8g-12.8g=4g,由图像可知,4克氧化铜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质量为50g,设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98 4g 50gx x=9.8%(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4g+12.8g;【解析】【分析】根据铜不与硫酸反应,由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质量及质量分数,由铜元素守恒计算原氧化铜质量分析。【解答】(1)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最终剩余固体为铜,则生成铜的质量为12.8g;(2)剩余氧化铜质量为16.8g-12.8g=4g,由图像可知,4克氧化铜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质量为50g,设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CuO+H2SO4=CuSO4+H2O80 984g 50gxx=9.8%(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4g+12.8g;故答案为:(1)12.8;(2)9.8%;(3)20g。19.【答案】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解析】【分析】 根据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铜溶于硝酸分析。【解答】 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铜溶于硝酸,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氢氧化钡又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沉淀由原点起增加,经因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由此绘出图像即可。20.【答案】(1)物理性质(2)由题可知碳纤维材料的密度: (3)已知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m′=1.6×103 g, 由 可知车架的体积:V′= 由题可知,若用锰钢材料制作同一自行车车架,车架体积不变,由 可知车架的质量:m″=ρ′V′=7.9g/cm3×1000cm3=7900g东【解析】【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等。(2)根据公式计算碳纤维材料的密度;(3)同一辆自行车的车架体积相同,即碳纤维和锰钢材料的体积相同。首先根据 计算出碳纤维车架的体积,再根据 m″=ρ′V′ 计算锰钢车架的质量。 【解答】(1)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特性,这些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水果名称杨梅蜜桔文旦西瓜汁液的pH2.5~3.54.0~5.04.5~5.55.5~6.5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黄豆和芝麻分别倒入量筒并反复摇晃总体积小于黄豆与芝麻的体积之和分子间有间隙B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字迹逐渐变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项事实结论A氢气是单质,氧气是单质气体都是单质B镁能与盐酸反应,锌能与盐酸反应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C固体有惯性,液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D金星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大气行星表面都有大气溶液名称 白醋稀盐酸氯化钠溶液蒸馏水石灰水氢氧化钾溶液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紫色绿色绿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⑴取少量样品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 . 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含有 ⑵取步骤⑴中的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说明含有
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1.1-1.4)拔高练习 一、单选题1.(2023·浙江模拟)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是四种水果汁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杨梅 B.蜜桔 C.文旦 D.西瓜2.(2022七上·镇海期末)我国国产航母“福建舰”的动力装置核心燃料是380号重油。下列有关重油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重油是一种黑色液体 B.重油难溶于水C.重油比较粘稠,难挥发 D.重油具有可燃性3.(2023七上·婺城期末)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运用了许多新科技,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B.颁奖礼服中石墨烯通电发热C.“雪花型”主火炬中液氢燃烧D.跳台中心“雪如意”用水雾造雪4.(2023·金华模拟)以下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永康锡艺 B.温州剪纸 C.泰顺米酒 D.东阳木雕5.(2023九上·嘉兴期末)小嘉用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滴入下列物质后也变红色的是( ) A.食盐水 B.苏打水 C.肥皂水 D.柠檬水6.(2023·衢江模拟)人体内的一些液体近似的pH如下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7.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8.(2023九上·上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 A.无色酚酞 B.Fe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9.(2023·桐乡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但由于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时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10.(2023·舟山模拟)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止水夹,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B.关闭止水夹,不能将B中的溶液压入A中C.装置A,B中的液体接触后不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D.如果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止水夹关闭过早11.(2023九上·金华期末)“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2.(2023·柯桥模拟)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pH<7B.bc段(不含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二、填空题13.(2023九上·余姚期末)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 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1)据上表推测,X汁液 (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 7 (填“>“” <“或“=”)。14.(2023·宁波模拟)工业生产中,含锰渣(主要成分为MnO2)、含锌渣(主要成分为Fe、FeO、Fe3O4和ZnO)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送水泥建材厂制砖或就地掩埋,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若进行回收处理则可制成锌、铁微量元素肥,主要成分分别是ZnSO4、Fe2(SO4)3,该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Fe3O4+H2SO4→FeSO4+Fe2(SO4)3+H2OH2SO4+ FeSO4+MnO2→Fe2(SO4)3+MnSO4+H2O(1)操作IV的名称为 。 (2)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如图乙所示,pH值会影响锰盐、锌盐的转化率。为了达到高转化率,又能节约操作I中的降酸成本,操作I中的适宜pH值为 左右。 15.(2023七上·宁海期末)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进一大步。(1)三位宇航员分别进行了出舱活动,他们在太空中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神舟十四号在点火发射时,燃料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作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模型,由左向右是按离太阳距离由近及远排列,则其中 2 是 ;小行星分布在 之间。(填数字)三、实验探究题16.(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17.(2023·西湖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于是对该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 猜想二: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三:该瓶粉末的成分可能为 , 做出猜想三的理由是 . (2)【实验验证】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3)【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必须 保存. 四、解答题18.(2023·宁波模拟)小科同学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16.8克。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12.8克。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1)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 克。(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大?(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克?19.(2023九上·温州期末)小明通过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归纳出它们间之间反应往往有沉淀、气体等现象,他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并将实验一、二所观察到的现象绘制成图。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现小组成员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请在图丙中画出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并进行分析说明。20.(2023七上·长兴期末)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质量轻、耐高温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的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轻量自行车( 如图所示)。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特性,这些特性属于 ;(选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2)小科想利用一小块碳纤维材料测量碳纤维的密度,他测得该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32g,体积为20cm3,则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多少g/cm3?(3)碳纤维自行车车架质量为1.6千克,若用密度为7.9g/cm3的锰钢材料制作同一自行车车架,车架的质量为多少g?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解答】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所给水果中杨梅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2.【答案】D【解析】【分析】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解答】 A.重油是一种黑色液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重油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重油比较粘稠,难挥发,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重油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3.【答案】C【解析】【分析】在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时,就是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解答】A.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颁奖礼服中石墨烯通电发热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火炬中的液氢燃烧的时候会有水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跳台中心“雪如意”用水雾造雪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判别一个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就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否则属于物理变化。【解答】A.永康锡艺只是让锡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温州剪纸只是使纸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泰顺米酒在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东阳木雕只是使木头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D【解析】【分析】 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白醋是酸性的,说明酸性物质遇到该酸碱指示剂变成红色;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性和中性物质不变色;【解答】 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白醋是酸性的,说明酸性物质遇到该酸碱指示剂变成红色;A.食盐水,中性,不符合题意;B.苏打水,碱性,不符合题意;C.肥皂水,碱性,不符合题意;D.柠檬水,酸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答案】B【解析】【分析】pH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小,则碱性越弱,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胃液的pH小于7,呈酸性。胰液、胆汁和血浆的pH>7,呈碱性。其中胰液的pH最大,则它的碱性最强。 故选B。7.【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黄豆和芝麻是物质,物质颗粒间存在间隔分析;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分析。【解答】A、 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物质颗粒间存在间隔,进入了彼此间隔中,不能用分子间隔解释,不符合题意;B、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可证明 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酸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D、 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 , 字迹逐渐变黑 ,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酸的通性分析判断。【解答】酸的通性包括: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⑤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根据图片可知,X为石蕊试液或某些活泼金属。故选D。9.【答案】C【解析】【分析】A.单质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稀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物体的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D.行星的引力太小,会导致表面几乎没有大气。【解答】A.二氧化碳属于气体但不是单质;B.铜属于金属但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D.水星质量小其表面五大气。故答案为:C10.【答案】C【解析】【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解答】 A.A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打开止水夹,反应生成的氢气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故A正确不合题意;B.关闭止水夹,不能将B中的溶液压入A中,是因为A装置不是密封装置,故B正确不合题意;C.装置A、B中的液体接触后会立刻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C错误符合题意;D.如果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止水夹关闭过早,导致空气没有全部排出,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都有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分析。【解答】A、铁锈成分为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铁锈,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符合题意;C、 浓盐酸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D、 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分析。 【解答】 A、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a点溶液中盐酸未完全反应, 溶液中的pH<7 ,不符合题意; B、 bc段(不含b、c点)为氯化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 ,不符合题意; C、 c点溶液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符合题意; D、 整个变化过程中是氢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C。13.【答案】(1)能(2)>【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汁液遇到酸和碱溶液时能否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即可; (2)根据X汁液的颜色变化确定肥皂水的pH范围。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X汁液遇到酸性液体时呈红色,遇到碱性溶液时呈绿色,遇到中性溶液时不变色,因此它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根据表格可知,X汁液遇到碱性溶液时呈现绿色,因此肥皂水呈碱性,它的的pH>7.14.【答案】(1)蒸发(2)Fe2(SO4 )3、MnSO、ZnSO4、HSO(3)0.6【解析】【分析】(1)根据蒸发原理分析;(2)根据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物确定反应后的溶液成分分析;(3)根据图像中锌盐和锰盐的转化率分析。【解答】(1) 操作IV为溶液B变成浓缩液,则为蒸发。 (2)浆液中加入过量硫酸和催化剂,由所给提示及酸的化学性质可知,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锌都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锌,因硫酸亚铁也做反应物,所以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2(SO4 )3、MnSO、ZnSO4、H2SO4; (3)由图示可知,当pH为0.6左右时,锌、锰盐转化率最高,所以操作 I中的适宜pH值为 0.6左右。 故答案为:(1)蒸发;(2)Fe2(SO4 )3、MnSO、ZnSO4、H2SO4; (3)0.6.15.【答案】(1)不变(2)化学(3)金星;4、5【解析】【分析】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状态、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解答】(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他们在太空中的质量不变;(2)燃料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燃料发生了化学变化;(3)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2是金星;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所以在4和5之间;故答案为:(1)不变(2)化学(3)金星,4和5之间16.【答案】(1)C(2)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分析解答。【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馏水,或者滴加氯化钠溶液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而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呈酸性,故选C。(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到:HCOOH=H2O+CO,因此甲酸脱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17.【答案】(1)碳酸钙;氢氧化钙完全变质(2)稀盐酸;碳酸钙;滤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3)Ca(OH)2+CO2=CaCO3↓+H2O;密封【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分析。【解答】(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该粉末成分可能是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猜想三为该瓶粉末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完全变质生成的碳酸钙。(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再取反应后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由此证明猜想二正确。(3)氢氧化钙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所以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故答案为:(1) 碳酸钙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2)稀盐酸;碳酸钙;滤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3)Ca(OH)2+CO2=CaCO3↓+H2O ;密封。18.【答案】(1)12.8(2)剩余氧化铜质量为16.8g-12.8g=4g,由图像可知,4克氧化铜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质量为50g,设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98 4g 50gx x=9.8%(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4g+12.8g;【解析】【分析】根据铜不与硫酸反应,由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质量及质量分数,由铜元素守恒计算原氧化铜质量分析。【解答】(1)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最终剩余固体为铜,则生成铜的质量为12.8g;(2)剩余氧化铜质量为16.8g-12.8g=4g,由图像可知,4克氧化铜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质量为50g,设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CuO+H2SO4=CuSO4+H2O80 984g 50gxx=9.8%(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4g+12.8g;故答案为:(1)12.8;(2)9.8%;(3)20g。19.【答案】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解析】【分析】 根据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铜溶于硝酸分析。【解答】 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铜溶于硝酸,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氢氧化钡又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沉淀由原点起增加,经因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由此绘出图像即可。20.【答案】(1)物理性质(2)由题可知碳纤维材料的密度: (3)已知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m′=1.6×103 g, 由 可知车架的体积:V′= 由题可知,若用锰钢材料制作同一自行车车架,车架体积不变,由 可知车架的质量:m″=ρ′V′=7.9g/cm3×1000cm3=7900g东【解析】【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等。(2)根据公式计算碳纤维材料的密度;(3)同一辆自行车的车架体积相同,即碳纤维和锰钢材料的体积相同。首先根据 计算出碳纤维车架的体积,再根据 m″=ρ′V′ 计算锰钢车架的质量。 【解答】(1)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特性,这些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水果名称杨梅蜜桔文旦西瓜汁液的pH2.5~3.54.0~5.04.5~5.55.5~6.5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黄豆和芝麻分别倒入量筒并反复摇晃总体积小于黄豆与芝麻的体积之和分子间有间隙B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字迹逐渐变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项事实结论A氢气是单质,氧气是单质气体都是单质B镁能与盐酸反应,锌能与盐酸反应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C固体有惯性,液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D金星表面有大气,火星表面有大气行星表面都有大气溶液名称 白醋稀盐酸氯化钠溶液蒸馏水石灰水氢氧化钾溶液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紫色绿色绿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⑴取少量样品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 . 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含有 ⑵取步骤⑴中的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说明含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