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展开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题 | 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 授课类型 | 新授 | |||
课标依据 | 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
一、教材分析 |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理性的认识。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二、学情分析 |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理性的认识。 | |||||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 技能 | (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 ||||
过程与 方法 | (1) 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 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 ||||
教学难点 | 虚像的成像原理。 | |||||
五、教法学法 | 观察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 (ppt图片) 二、新课讲授: 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 一、照相机 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 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 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 (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3.探讨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同学们:请总结一下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强调物距大于像距) 学生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光实际到达了胶片处,所以成实像。 二、投影仪 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 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 (教师问) 同学们,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机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再次,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 学生总结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三、放大镜 (教师问)放大镜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教师:试试看,如何才能使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变大。 教师问:用放大镜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教师问: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 (球形鱼缸里的鱼为什么“变大”了;插入玻璃杯子中的铅笔为什么“变粗了”?) 学生总结: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 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放大镜远离课本。 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的形成(在三种成像中,成像现象中成实像的是?)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三、小试身手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自主预习”;并讲解部分习题。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讲解。 学生练习并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哪些应用和知识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与它们类似的产品有哪些? 2.你在小制作和自主实验中获得了哪些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进步? 五、当堂达标 《学案》“课堂达标训练” | 通过欣赏镜头美景和摄像机记录的精彩瞬间,让欣赏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价值,由此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了解结构使学生了解照相机成像的过程,为理解原理做好铺垫。
学生经历了上面的操作对投影仪成像建立了直观的认识,很容易得到成像规律。
通过具体的光路使学生认识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都是实际光线到达形成的。
| |||||
七、布置作业 | 《练习册》p37—38 1—10;11、12选作 |
| ||||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