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6.2密度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20227/0-16979447663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6.2密度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20227/0-16979447663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6.2密度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920227/0-16979447663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六章第2节 密度
课题 | 第六章第2节 密度 | 授课类型 | 新授 | ||||||||||||||||||||||||||||||||||||||
课标依据 |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
一、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选自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教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节内容既是对前一节物质的质量等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接下去要学习的浮力等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与逻辑性,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
二、学情分析 | 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有关密度的知识体系。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等特点,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 ||||||||||||||||||||||||||||||||||||||||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 技能 |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过程与 方法 |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 |||||||||||||||||||||||||||||||||||||||
教学难点 |
1.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2.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 ||||||||||||||||||||||||||||||||||||||||
五、教法学法 |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法 |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情景创设】 教师播放《打金匠做假金项链 骗取典当行十万元》的视频。【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 你知道犯罪嫌疑人口中所说的“比重”在物理学中称为什么吗? 【小结】 犯罪嫌疑人口中所说的“比重”在物理学中称为《密度》。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6~2密度》。 【过渡语】 《密度》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那质量和体积大家熟悉吗?【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 是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还是体积小的铁块质量大? 【引导点拨】 用手来掂一掂桌面上体积不同的铁块,并说出你的感受。 1.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 两个铁块,如果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吗?也就是说,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过渡语】 下面我们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课件展示】 一、实验探究: 1、实验目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探究、合作研讨】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分别为8cm3、16cm3、24cm3的铝块、铁块各1个. 2、实验表格
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作出m-V图像。 【提出问题】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画出的图像,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课件展示】 2、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的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物质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过渡语】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密度相关知识,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课件展示】 1、密度的概念是什么? 2、密度计算公式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字母表达式分别是什么?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读?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交流展示: 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密度。 2、密度公式表示为 3、单位:kg / m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课件展示】 1g/cm3 = 1.0×103kg / m3 4.密度的物理意义 【课件展示】 水的密度是1.0×103kg / m3,物理意义是1 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过渡语】 我们了解了铁和铝的密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它物质的密度。 阅读课本小资料--密度表, 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根据自己的发现,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阅读了阅读课本小资料--密度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 体积较小 2、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 是?
大. B.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 小. C.对某种物质而言,当物质的体积一定 时,ρ与m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 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密度公式 ρ=m/V的应用 【课件展示】 【典型例题1】 1、一块铁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 2、某金属的质量为7.9kg,体积为1dm3,它的密度是多大? 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国家质检单 位判断这个金项链的主要成分是银的依据是什么吗? 【预习提示】 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来鉴别呢?请同学们预习《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 四、课堂检测(见课件) |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鉴别金饰品的行话“比重”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由感性认识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和收集实验数据的能力。
让学生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根据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关系,明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加以描述的能力。
让学生明确密度这个物理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学生对于密度的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较为容易出错。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还学习了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一举两得。
对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通过了解物质的密度,总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样学生较为容易接受。
要求学生利用仿照教师求铁块密度的步骤进行求解。注意单位 | ||||||||||||||||||||||||||||||||||||||||
七、布置作业 | 《练习册》p48 12、14。 选作:13. |
|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知识结构,其它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