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914111/0-16977124323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914111/0-16977124324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914111/0-16977124324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含解析),共13页。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5分)不等式的解集是A. B. C. D. 2.(5分)若,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 3.(5分)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A. B.
C. D. 4.(5分)与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 不能确定5.(5分)如果,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6.(5分)已知是二次函数,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解集是A. B. C. D. 7.(5分)做一个面积为,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铁架框,用下列四种长度的铁管,最合理够用,且浪费最少的是A. B. C. D. 8.(5分)若,有下列四个不等式:
;
;
;
.
则下列组合中全部正确的为A. B. C. D. 9.(5分)已知角,的顶点都为坐标原点,始边都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且都为第一象限的角,,终边上分别有点,,且,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 10.(5分)对于实数、,定义运算“”:,设,且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互不相同的实根、、,则取值范围为A. B. C. D.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5分)某地有一座堰塘,设计最大容量为根据预测,汛期时堰塘的进水量单位:与天数的关系式是堰塘原有水量为,水闸泄水量每天当汛期来临第一天,堰塘就开始泄洪,若堤坝被淹就可能发生危险,则第天堤坝可能会发生危险.A. B. C. D. 12.(5分)设,为正实数,现有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有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13.(5分)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内有解,则下列区间中符合题意的实数的取值有A. B.
C. D. 14.(5分)若,则A. B. C. D.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5.(5分)有个座位连成一排,甲、乙、丙、丁人就坐,要求有且仅有两个空位相邻且甲、乙两人都在丙的同侧,则共有 种不同的坐法.
16.(5分)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7.(5分)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______18.(5分)对任意,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9.(12分)某校园内有一块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地面,现要对该地面进行绿化,规划四周种花卉花卉带的宽度相同,中间种草坪,若要求草坪的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一半,求花卉带宽度的范围.20.(12分)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实数的值;
若,解这个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为椭圆的左焦点,直线与轴交于点,为椭圆的左顶点,已知椭圆长轴长为,且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求证:为定值:
求面积的最大值.22.(12分)比较与的大小.
已知求证: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3.(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上长轴顶点和短轴顶点的距离为
求椭圆的方程
过椭圆的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求24.(12分) 若函数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在其定义域内都存在唯一的,使成立,则称该函数为“依赖函数”.
判断函数是否为“依赖函数”,并说明理由;若函数在定义域上为“依赖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己知函数在定义域上为“依赖函数”,若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的,不等式都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
不等式可化为,求出解集即可.
该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
解:不等式可化为,
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
2.【答案】B;【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考查特值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根据,取,,即可排除错误选项.
解:根据,取,,
则可排除
故答案为:
3.【答案】A;【解析】
该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由,可得.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
解:,.
.
故选:.
4.【答案】C;【解析】解:
,
故选:
利用作差法,即可判定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问题,基本步骤是作差、判正负、得结论,是基础题.
5.【答案】D;【解析】
该题考查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属于基础题.
结合已知中,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分析四个答案的正误,可得结论.
解:,
,
,即,故A错误;
,故B错误;
当时,,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选:.
6.【答案】C;【解析】解:由题设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不等式可化为,
解得:,
故选:.
先由题设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这道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及指数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7.【答案】C;【解析】解:设一条直角边为,则另一条直角边是,斜边长为,
故周长,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最合理够用,且浪费最少是,
故选C.
由题意设一条直角边为,则另一条直角边是,建立起周长的函数关系,根据其形式和特点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考查材料最省的问题,此类题一般是根据题意是建立起函数关系式,再用单调性或者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属于基础题.
8.【答案】B;【解析】解:根据,不妨取,,
则不成立,故ACD不正确.
故选:.
根据,不妨取,,则可排除错误选项,从而得解.
该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取特殊值是解答该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9.【答案】C;【解析】解:由已知可得,,
,
,
,即,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选:.
由题意可得,即,则,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该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和三角函数的性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10.【答案】D;【解析】解:,
,
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得:,,
故,,
,
故选:.
根据定义求出解析式,画出图象,判断即可.
本题考察了函数的图象,在求解零点问题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1.【答案】CD;【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化简可得,
两边同时平方,可得,即,
,,又因为,所以在第天及以后就会有危险,故选
12.【答案】AD;【解析】解:若,则,即,,,即,A正确;
若,可取,,则,B错误;
若,则可取,,而,C错误;
由,
若,则,即,,,即
若,则,即,,,即
,D正确.
故选:.
将,分解变形为,即可证明,即;可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证明其错误性;若,去掉绝对值,将分解变形为,即可证明,同理当时也可证明,从而命题D正确.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间接证明和直接证明的方法,放缩法和举反例法证明不等式,演绎推理能力,有一定难度,属中档题.
13.【答案】CD;【解析】【解析】
不等式在区间内有解等价于,
令,
所以,所以
14.【答案】AD;【解析】解:对于,因为,所以,故正确;
对于,取,,满足,则,故错误;
对于,因为,所以,而,所以,故错误;
对于,因为,
因为,所以,,
所以,即有为,故正确.
故选:
由重要不等式判断;
举例法判断;
由正负关系判断;
作差法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重要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及作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属于基础题.
15.【答案】480;【解析】解:解析第一步,考虑甲乙丙的位置关系,丙只能在最前或后,甲乙顺序随意,有种情况第二步,考虑将丁放入甲乙丙产生的个空位中,有种情况第三步,将个空位插入甲乙丙丁产生的个空位中,个空位分成个空位,个连空位,先选一个位置放连空位,有种情况,再选个空位放空位,有种情况,故有种情况因此,总计有种情况,故答案为
解析先将甲乙丙丁四人排好顺序,再将剩下的四个空位插入这四人之间第一步,先排甲乙丙,有种方法,再让丁插空,有种方法,所以有种方法第二步,把四个空位看成个相同的元素,用隔板法将其分为三组,每一组至少有一个球,有种方法,即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成、、的三组将每一组插入到四人排列形成的个空中,都有种方法,所以第二步共有种方法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共有种不同的坐法.
16.【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运用“”的代换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所求的最小值.解:由,且,得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则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7.【答案】6;【解析】解: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
有,
又由,则,
故答案为.
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有,结合题意,,代入可得答案.
该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注意结合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18.【答案】;【解析】解:由于对任意,都有,即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与无交点;即;
;
故答案为:.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即可求解.
该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9.【答案】解:设花卉带的宽度为xm,则中间草坪的长为(800-2x) m,宽为(600-2x) m.根据题意可得,整理得-700x+600×100≥0,即(x-600)(x-100)≥0,所以0<x≤100或x≥600,x≥600不符合题意,舍去.故所求花卉带宽度的范围为(0,100] m.;【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关系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计算得结论.
20.【答案】解:(1)不等式a+(a-1)x-1>0可化为(ax-1)(x+1)>0,
因为不等式的解集为,
可得-1,-为方程(ax-1)(x+1)=0(a<0)的两根,
可得=-,解得a=-2.
(2)当a=0时,原不等式即为x+1<0,解得x<-1,解集为{x|x<-1};
当a>0时,原不等式化为(x-)(x+1)>0,解集为{x|x>或x<-1};
当a<0时,原不等式化为(x-)(x+1)<0,
①若a=-1,可得(x+1)2<0,解集为∅;
②若a<-1,>-1,可得解集为{x|-1<x<};
③若-1<a<0,<-1,可得解集为{x|<x<-1}.
(3)∀x∈[1,3],不等式(ax-1)(x+1)>(2a+1)x-a恒成立,
等价为a(-x+1)>2x+1在x∈[1,3]恒成立,
由于-x+1=(x-)2+>0恒成立,
可得a>=在x∈[1,3]恒成立,
令t=x+∈[,],则==,
由f(t)=t+-2,t∈[,],由对勾函数可知拐点t=∉[,],
所以当t∈[,]时,f(t)单调递增,
所以当t=时,f(t)取得最小值为f()=,
此时取得最大值为3,
所以a>3.
即a的取值范围是(3,+∞).;【解析】
由题意可得,为方程的两根,由代入法可得所求值;
讨论,,,又分,,时,由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得到所求解集;
由题意可得在恒成立,令,则,由,,结合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的最小值,从而可得的最大值,即可求得的范围.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法,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思想,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1.【答案】解:因为,所以,又,所以,
所以,,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当的斜率为时,显然,
当的斜率不为时,设,
由得,
设,,故有,,
所以
因为,所以
综上所述,恒有为定值.
,
即,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适合,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综合运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涉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较难题.
由椭圆长轴长为知,由,得,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①的斜率不为时,设,由设,运用韦达定理及斜率公式化简即可.
②,运用基本不等式即可.
22.【答案】解:(1)∵+-[2(2a-b)-5]=(a-2)2+(b+1)2≥0,
∴+≥2(2a-b)-5,;
(2)解:设y=÷=(,
当a>b时,>1,>0,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y>1,即≥.
当a<b时,0<<1,<0,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y>1,即≥.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解析】
利用“作差法”和配方法即可得出;利用相除法,再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比较.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大小比较,需要分类讨论,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由题意:,即,短轴一个顶点到长轴一个顶点的距离为,
即,而,
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由,左焦点,直线的方程:,
设,,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消去整理得:
所以,,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弦长,椭圆的标准方程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由题意得离心率及长半轴长及,,之间的关系,求出椭圆的方程;
由题意写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联立写出两根之和及之积,再由弦长公式求出弦长.
24.【答案】解: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存在,则,
无解故不是“依赖函数”;
因为在递增,
故,即,
由,故,得,
从而在上单调递增,
故,
①若,故在上最小值,此时不存在,舍去;
②若故在上单调递减,从而,解得 舍或 .
从而,存在,使得对任意的,
有不等式都成立,
即恒成立,
由,
得,由,可得,
又在单调递减,故当时, ,
分从而,解得,
综上,故实数的最大值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与函数有关的新定义,属于难题.
由题意可得 ,无解,故不是“依赖函数”;
由题意可得,即,进而可得在上单调递增,可得;
由分类讨论和二次函数的最值,综合可得.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