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生涯教育的融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882915/0-16967773282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生涯教育的融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882915/0-16967773282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生涯教育的融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882915/0-16967773282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课文,畅想未来,语言激励,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生涯教育的融合四川省眉山天府新区北斗小学 黄琳漪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议论文,文章的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本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篇课文一方面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让学生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了解相关专业领域,树立向科学进发的远大理想,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很好的素材,值得深入挖掘。教学思路设计先从“?”和“!”入手,点明作者的观点;然后具体学习三个事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和由“?”拉直变成“!”的含义;接着联系三个事例和“!”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重申观点;最后引导学生畅想学习科学精神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并围绕“二十年后的我”在小组交流自己在科学精神感召和影响下可能做出了哪些成就。教学目标: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2、懂得把“?”拉直变成“!”的含义,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将科学精神和自己未来发展相结合,畅想科学精神对自己带来的影响,用畅想的事实来证明某个观点,并在小组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能畅想科学精神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并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学生:查找与课文中相类似的事例。老师:多媒体课件、分析三个事例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2、导入: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同学们也查找了相关的专业领域进一步了解这些科学家所研究的领域或者做出的典型成就。这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启发提问:说说你对课题是怎么理解的?二、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通读准课文。2、自学生字词语。3、了解课文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通过提问:(1)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2)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3)你对哪个人物的故事最有兴趣?你的理由是什么?(4)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2、检查朗读。由5个学生分别来读第一、二、六、七、八自然段。3、检查词语。教师出示词语。(1)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词语,挑出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重点朗读、理解。(2)重点学习的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见微知著、领域四、理解课文1、再次默读课文,提问:(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朗读。(2)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请概括一下。 (三件)生1: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生2: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生3: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3)小组讨论: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点?教师总结、过渡: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4)说说你对句话的理解。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形象、直观、易懂)(5)看一看文中的疑问号和感叹号,在这三个事例中,在这一段话中“?”和“!”又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指什么呢?生1:?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生2:!的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五、理解感悟科学精神,与生涯教育相融合并拓展1、知识拓展(1)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几个吗?(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如: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还有雷达、风车等……(2)这些科学家所在的专业领域你有哪些了解?2、感悟精神,总结观点(1)启发思考:你可以发现真理吗?为什么?教师引导: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就可以找到真理。请问,你可以发现真理吗?为什么?(随意指几个同学分享)(2)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需要哪些条件?教师引导、小结: (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等,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这些词语)(3)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分别是怎样做的?对我们有何启发?教师引导、小结:他们的反复实验就体现了他们那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科学精神,才找到了真理,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就把“?”拉直变成了“!”。如果你们拥有了这样的本领,你们也一定可以找到真理的。(4)领悟“?”、“!”蕴涵哪些情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个疑问号和感叹号,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不仅仅就是指问题和真理,也不仅仅就是指科学家们的质疑本领和科学精神,它们散发着温度,洋溢着情感。你们想一想,当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等科学家们发现了问题,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真理之后,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学习了这么多科学家的事例之后,我们也一定会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六、畅想未来、模拟、交流1、总结: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本文先点明观点,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2、畅想学习科学精神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并围绕“二十年后的我”在小组交流自己在科学精神感召和影响下可能做出了哪些成就,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在全班分享。七、语言激励,布置作业、总结下课 1、语言激励 2、布置作业:围绕刚才的畅想,以“受科学精神鼓励的二十年后的我”为主题,围绕某个观点写一篇文章,模拟本文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新课文,又是一篇议论文,在设计时思考了很多,怎样用一个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把观点的含义阐述清楚?又如何把握对议论文这种题材的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并学以致用很难。本节课结束时感觉效果还不错,综合同事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感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1、以“?”拉直变成“!”为本堂课的主要线索,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了解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教学设计很新颖,教学思路很清晰,教学语言很精练。2、紧抓事例,理解观点,感悟精神,能举一反三,对课文的学习落到了实处。3、注重了对学生进行生涯启蒙教育,通过让学生搜集了很多科学家的事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更多的专业领域和职业种类。4、对议论文这种题材渗透得不够,主要体现在由于时间不够,仿写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只作为作业布置了,在板书上也没有体现本文的写作特点。5、注重引导学生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应用,学生对畅想未来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很丰富,教师及时予以了肯定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生涯意识,如:在学完科学家的精神之后,用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敢于发问,为今后找到真理作好准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梳理脉络,分析事例,明晰观点,聚焦写法,提炼特色,自评打星,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