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展开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四、教学程序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2.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找到了真理。指生读这段话,你们读懂这段话的意思了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齐读)
(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1.对比阅读三个故事,感悟发现写法特点:
(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一下这三个有趣的故事,感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可以在书上圈画或标注一下。(学生边读边思考)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生交流。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这三段话的写法是相同的,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板书: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5)三个故事写法的共同点,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为我们进行了总结?(请学生回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引导:这里的“?”号和“!”号,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科学家的疑问和寻求到的真理。)你感觉采用这样的符号有什么好处?(用符号代替语言更能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由问题到真理的过程)
2.回读三个故事,感受发现真理的过程: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长途中寻找到真理?你能透过事例中的语言文字找到答案吗?
(1)品读“见微知著”
重点句品读: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敏锐……
师:洗澡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谢皮罗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种本领就叫(板书:见微知著)
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隐约的现象中,看到它的实质,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你能同样在波义耳和奥地利医生身上找到吗?画出相关句子。
重点句品读,出示:
……波义耳立即敏感的意识到……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指导读出对划线部分的体会)
小结: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首先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能见微知著。
(2)品读“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师:请同学用波浪线画出他们发问的句子
重点句品读:
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系……
师:这一连串的疑问其目的是为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追根求源,或者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板书:追根求源)
咱们跟随着这些科学家一起发问,一起思考,一起追根求源,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生齐读)
再导读:一个微小的细节,在科学家们的脑海中产生了诸多的奇思妙想,当他们产生这一连串的疑问时,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疑惑、激动……)
(3)品读“锲而不舍”
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寻求科学真理的过程更需要什么?
重点句品读: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许多实验。
他百思不得其解……(板书:锲而不舍)
3.领悟“!”所蕴涵的情感
(1)当科学家在获得了真理会是怎样的心情?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这个感叹号“!”,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他更洋溢着科学家们怎样的情感?
(2)师生交流:惊喜、兴奋、激动、自豪……
(3)一个“!”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当他们走向了成功,回首自己走过的历程时:他们会激动地、骄傲、兴奋……对世人说——(指课题齐读)
让我们也坚定地说——(指课题齐读)
(三)读写迁移 ,以写促读
1.回读全文,体悟写法。
(1)请同学们再次感受全文:课题与讲述的三个故事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读了三个故事,你对课题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同桌讨论交流)
(2)师生交流,小结:作者运用三个具体的故事证实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让我们更加信服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是今后同学们学习议论文经常见到的写作方法。(板书: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3)出示观点:团结就是力量。请学生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请学生自由谈)
(4)出示写法借鉴,明确写作方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就是通过列举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观点、说明道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典型有力的具体事例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作为典型事例的来源,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书籍……在描述时,要紧扣所要说明的观点,做到描述严谨、重点突出。
(四)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例,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
2.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板书设计: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观点)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