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2.2 声音的特性-【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二章《声现象》实验与计算 专题训练-【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3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学案设计
展开第二章《声现象》 2.3声的利用(学生版)
一.声波的分类:
①次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听(闻)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①只有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才能称之为声音,有音人才可能听得到,其它频率的只能称之为声波。。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波的频率无关。
二.声(波)的利用:
(1)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从声波中获得某些信息)如:人与人的语言交流、次声波医学上的B超汽车的倒车雷达等等。
(2)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声波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位置发生变化)如:扬声器吹蜡烛、清洗精密仪器、超声碎石等等。
三.两种声波的常考的具体应用实例:
(1)_____________的应用:某些动物如__________之间的交流,台风、海啸、__________、火山、核爆炸(五大自然灾害)等等的发生都伴随强烈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的应用:蝙蝠的__________、航海的__________系统、汽车的倒车雷达、清洗精密仪器、超声导盲、超声探伤、超声碎石、超声清洗、扬声器吹蜡烛、医学上的B超等等。
【讲练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讲练2】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回声 D.超声波
【讲练3】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传递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___的性质。
【讲练4】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我国东海。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巡逻任务。请综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海监船上装备一种叫“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__________声波,从而预报海上的风暴,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假设海监船行驶过程中鸣笛2s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海监船距山崖325m,求海监船航行速度__________。
【讲练5】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技术能振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
【讲练6】分析下列事例,并在相应位置填写序号.
A.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火山喷发的方位等; 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D.利用超声导盲仪导盲;
E.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F.超声振动除结石; G.利用超声波加湿器加湿;
H.利用倒车雷达倒车.
(1)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的利用课后精华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B.我们说某歌手能够发出美妙的海豚音,是形容他(她)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2.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3.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4.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5.下列事例中,对声的利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6.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信息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医用B超诊断仪⑥超声波清洗眼镜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7.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B.高强度爆炸声震碎了居民楼的所有窗玻璃
C.老师讲课的声音D.声呐探测海底鱼群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 ⑥医用B超诊断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9.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
B.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次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和位置
C.利用B超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10.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1.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
二、填空题
13.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_______波,这种声波常被用来除污和医学上的粉碎结石,说明它具有__________。
14.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至少大于_______Hz,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这______(填“是”或“不是”)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__。
15.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是利用了声音能够___________;
(3)人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确定地震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接受到回声的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16.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7.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超声波可以碎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18.有一种家用加湿器,通电后雾化片以2.4MHz的频率振动,将水珠打散,使加湿器周围的空气湿润。这种加湿器是利用 (填“超”或“次”)声波工作的,液态的水能被雾化,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19.声音的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例如医生诊病时的“闻”;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可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呐等。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例如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上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发生振动;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可以用来击碎结石、清洗钟表等。
20.红绿灯路口常见大量交警在指挥交通。当红灯亮时,交警吹出四声短促的哨音加上一个长音,即“嘟、嘟、啷、嘟、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停止通行;当绿灯亮时,交警吹出一声长哨音,即“嘟——”,告知行人及车辆可以通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人们听到的哨声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
21.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
A.渔民用声呐探测鱼群B.铁路警察敲击铁轨,检测铁轨是否正常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医生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E.医生利用B超给孕妇检测胎儿情况
22.地震中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用石块敲击水管向外而求救,这是利用_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而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_,听到求救的救援人员会快速组织救援;故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声求救,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_容易引起雪崩。
23.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距离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声信号后经过0.1s返回到接收器,则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是_________m。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vm=340m/s)。
24.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25.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6.小明同学因支气管发炎到医院做雾化治疗,打开超声雾化机、超声波能将药液打散而形成雾,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___ Hz。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图可知,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4~24Hz,听觉频率范围是1~20000Hz,所以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故A正确;
B.海豚音就是像海豚一样发音,指的是发声的音调高。我们说某歌手能够发出美妙的海豚音,是形容他(她)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物体振动的频率若是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等,都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A.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时,超声波将结石击碎,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可以将污垢清除,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是通过声音了解病人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超声波通过剧烈的振动将水破碎成小雾滴,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声音传递了金属内部是否存在伤痕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音传递出心脏跳动的相关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音传递地震的方位、大小等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声音能传递能量,将结实击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都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属于声音传递能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①利用声呐测探测鱼群信息,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利用听到的声音的不同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从声音中分析信息,属于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超声波对结石产生了作用,使结石破碎排出,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⑤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仪器分析声音,显示图像,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⑥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在水中高速振动,清洁眼镜表面的污垢,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④⑥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传递的是有人生命危急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高强度爆炸声具有强大的能量,所以将玻璃震碎了,说明声音能名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讲课的声音,传递的是课堂正在进行的信息,而不是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声呐探测海底鱼群,是因为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带回了鱼群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声音传递信息;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⑥医用B超诊断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时会产生次声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方位和强度,故A错误;
B.蝙蝠的“回声定位”是靠发射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位置,故B错误;
C.利用B超检查身体,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信息,所以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知识,故C正确;
D.超声波清洗机用能量将污物清除干净,所以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电子牙刷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是利用声音特征来区分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碎石需要能量,属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是根据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来区分是那位同学在说话,属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次声 超声 能量
【详解】[1][2]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常被用来除污和医学上的粉碎结石,说明它具有能量。
14. 20000 不是 能量
【分析】利用声除了可获得信息外,还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
【详解】[1]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至少大于20000Hz。
[2]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听不到超声波,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不是超声波。
[3]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上的污垢,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5. 高于20000Hz 能量 传递信息 次声波 3000m
【详解】(1)[1]由题意可知,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范围为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范围高于20000Hz。
(2)[2][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3)[4]发生地震、台风、海啸时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可以用次声波来确定地震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4)[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来回的时间是4s,所以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
所以此时声音传播的总路程
s=vt'=1500m/s×2s=3000m
故海洋的深度为3000m。
16. 传递信息 响度
【详解】[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17. 信息 能量
【详解】[1]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2]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8. 超 能量 【详解】[1][2]有一种家用加湿器,通电后雾化片以2.4MHz的频率振动,将水珠打散,使加湿器周围的空气湿润。这种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液态的水能被雾化,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9. 信息 能量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诊病时的“闻”可以了解病人的情况、“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倒车雷达等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超声波牙刷等。
20. 信息 空气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交警吹出一声长哨音告知行人及车辆可以通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们听到的哨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
21. ABCE D
【详解】[1][2]A.渔民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铁路警察敲击铁轨,检测铁轨是否正常,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医生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E.医生利用B超给孕妇检测胎儿情况,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以上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应用是ABCE;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应用是D。
22. 固体 信息 能量
【详解】[1]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固体(铁管)中传播的效果好,使外界的人更有可能听到声音。
[2]求救的救援人员听到声音得到信息会快速组织救援,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3]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声求救,否则有引起雪崩的危险,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3. 超声波 17 信息
【详解】[1]超声波的方向性较强,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的。
[2]声波从车尾传到障碍物所用的时间
由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s=vmt=340m/s×0.05s=17m
[3]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获取信息后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4. 能量 信息
【详解】[1]超声可以把结石打掉,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人们听到报警声,会提高警觉,是因为声音传递了信息。
25. 振动 能量
【详解】[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老师能发出声音是由于他的声带在振动。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酒杯被声音震碎说明声音在传递能量。
26. 能量 20000
【详解】[1]声音具有能量,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超声波能将药液打散形成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2]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中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讲练】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声音传递了金属内部是否存在伤痕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音传递出心脏跳动的相关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音传递地震的方位、大小等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声音能传递能量,将结实击碎,故D符合题意。
2.【答案】B
【详解】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超声波、回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没涉及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3.【答案】 能量 信息
【详解】[1]通过超声波可以清洗及碎石,是声对物体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效果,这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性质工作的
[2]回声定位是通过超声波反射回来的时间及方位,获得一定的信息,声对物体没有造成任何影响,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工作的。
4.【答案】 次 信息 15m/s
【详解】(1)[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
[2]“水母耳”海上警报器接收到次声波,从而预报海上的风暴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由题意可知,海监船t=2s行驶的路程加上声音传播的路程等于鸣笛时海监船与山崖距离s=325m的2倍,设海监船航行速度为,根据可得
整理可得船的速度为
5.【答案】 次声波 振动 信息 能量
【详解】[1]地震产生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
[2][3]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振动,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技术能振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6.【答案】 ABCDH EFG
【详解】声音的利用有两个方面,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是指通过声音知道了一些什么,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A.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火山喷发的方位等;
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D.利用超声导盲仪导盲;H.利用倒车雷达倒车.
[2]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是指使物体自身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传递能量的实例有:
E.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F.超声振动除结石;
G.利用超声波加湿器加湿;
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学案,文件包含31《温度》学生版docx、31《温度》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22《声音的特性》学生版docx、22《声音的特性》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4测量平均速度学生版docx、14测量平均速度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