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0-16939701560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0-16939701561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0-16939701561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1-16939701616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1-16939701616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运动的快慢-【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7055/1-16939701617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2 次下载
- 1.2运动的描述-【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1.4测量平均速度-【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题、实验题、计算题专练-【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
展开第一章 《机械运动》 1.3运动的快慢(教师版)
学
习
目
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
3.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重点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难点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1.如图所示是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1)如图____:距离相同比较_____,_______的运动快; (2)如图______,时间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
2.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如:v=5m/s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3)速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速度(v)、路程(s)、时间(t)对应同一段路程或同一段时间。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________,读作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 ②常用单位: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符号为 __________ 。③二者的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程
时间
速度
二者关系
m
s
m/s
Km
h
Km/h
【讲练1】关于物体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D.物体速度大小与运动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答案】C
【详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路程和时间均无关;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路程一定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故选C。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秘技一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A.虽然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__________,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时间__________。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__________,路程与时间成__________。
②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 ,式中,t为__________,s为__________。
秘技二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
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速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 ,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分类标准(运动轨迹是否直线)
运动形式
分类标准(运动速度是否匀速)
运动形式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曲线运动
变速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曲线运动
变速曲线运动
【讲练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cm/s。
【答案】 甲 乙 75
【详解】[1]由图知道,甲在经过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且路程越来越大,故乙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
[3]由甲图可知相同时间间隔内甲的路程为s=1.5cm
时间间隔t=0.02s
则甲物体运动速度为
【讲练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时,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答案】D
【详解】AB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故ABC错误;
D.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速度的大小由v=s/t可知,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
【讲练4】(多选题)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一定越快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一定越长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无关
【答案】ACD
【详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因此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一定越快,故A正确;
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根据s=vt,物体的运动时间未知,速度大,路程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一个定值,所以它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时间无关,故D正确。故选ACD。
【讲练5】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是______。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32m,则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答案】 s/t 2.5m/s 3.2m/s 2.94m/s
【详解】[1]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通过的全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是s/t
[2]前6s的平均速度
[3]后10s内的平均速度
[4]全程的平均速度
【讲练6】国庆假期,小明全家自驾游,他们10∶00从中山出发,行驶90km,11∶15到达广州,停车就餐和休息后,12∶30继续前进,行驶200km,15∶00到达阳山,从中山至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合__________m/s;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
【答案】 72 20 58
【详解】[1][2]中山至广州的路程s1=90km,所用的时间
t1=11∶15-10∶00=1h15min=1.25h
从中山至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汽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15∶00-10∶00=5h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总里程s=90km+200km=290km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平均速度
【讲练7】图是某交通标志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牌距离南宁40km B.此段路车速最高不超过120km/h
C.此段路车速最低不低于120km/h D.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
【答案】 72 20 58
【详解】[1][2]中山至广州的路程s1=90km,所用的时间t1=11∶15-10∶00=1h15min=1.25h
从中山至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汽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15∶00-10∶00=5h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总里程s=90km+200km=290km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平均速度
4.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图像: 如下图所示的s—t图像和v—t图像均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① s—t图像中,横轴为________,纵轴为________,图线越陡,速度越________,水平线表示________;
② v—t图像中,横轴为________,纵轴为________,图线越陡,增速越________,水平线表示_________。
【讲练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0.2m/s
C.物体在整个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小
【答案】B
【详解】A.5~10s,物体静止,物体通过的路程为0m。故A错误;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
故B正确;
C.物体0~5s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物体静止,10~20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整个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在0~5s的速度
物体在10~20s的速度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B。
【讲练9】小明和小芳在同一段路面、沿同一方向自东向西运动,他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小芳一直是处于静止状态
C.10s后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向东运动 D.10s后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向西运动
【答案】C
【详解】A.物体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0~10s两人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相等,因此两人所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小芳的速度不变,即匀速运动,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10s后,小明的运动速度大于小芳的运动速度,则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向后运动,即向东运动,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讲练10】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10s到20s这段时间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从图可知,物体在前10秒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匀速”“变速”),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在这10秒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___________。
【答案】 50 0 匀速
【详解】[1]由图像可知,40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s=200m,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2]10s到20s这段时间物体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速度为0。
[3][4]在s-t图像中,物体在前10s内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前10秒内的速度
乙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已知物体在前10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这10秒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课后精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速度是表示_____的物理量。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着直线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_________________,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2km/h=___________ m/s; (2)45min=___________s。
4.小李同学匀速步行的速度为1 m/s,合______km/h,则他10min所走的路程为______m;若以相同速度走完5.4Km,则需用______h。
5.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__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 ___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3.6
13.8
13.7
6.如图所示,在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的_____比较谁在前面;乙图是用相同的_____比较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与_____图的方法相同。
7.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防溺水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到游泳馆进行游泳训练。小明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25m所用时间为50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m/s;以正在游泳的小明为参照物,池边的坐椅是___________的。
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6m,那么小明同学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9.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7m/s,中途的是8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10.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7:4,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5,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 。
11.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_________。
二、单选题
1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13.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4.由速度公式,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大,速度越大
15.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v=s/t可知,v与s成正比,s与t成反比
B.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它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平直公路上缓慢行驶的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7.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
18.在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如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这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
B.裁判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快,这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
C.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19.猎豹、旗鱼、雨燕、鸵鸟都是动物界运动高手,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速度最大的是( )
A.猎豹是陆地上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31m/s
B.旗鱼是海洋中的游泳冠军,速度能达到100km/h
C.雨燕是天空中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速度约为3km/min
D.鸵鸟是跑得最快的鸟,速度达20m/s
20.“一寸光阴一寸金”,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华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1次所用的时间通常为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行驶1000m
21.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2∶3,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9∶4 B.4∶9 C.1∶1 D.2∶3
2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是( )
A.5∶3 B.3∶5 C.16∶15 D.15∶16
23.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B.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C.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5s D.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甲车一直走在乙车前面 B.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经过5s,甲车前进了20m
2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26.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27.你坐车前来学校时,汽车沿直线运动,每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0m,则汽车(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每10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D.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单位换算、计算结果等)
2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9.电动巡逻车的最高速度为40km/h,充满电后,能以最高速度连续行驶120km。在某次巡逻中,巡逻车先以8m/s的速度运行150s,然后停车75s,再以10m/s的速度运行5min。试求:
(1)巡逻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行驶,可以连续行驶多少小时?
(2)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物体运动快慢 108 30
【详解】[1]速度是指单位时间经过的路程,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
2. 做运动快慢不变 与路程和时间 平均速度
【解析】略
3. 20 2700
【详解】[1]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4. 3.6 600 1.5
【详解】[1]根据速度单位的换算规则可得
[2]根据可得,他10分钟所走的路程为
[3]根据可得,若以相同速度走完5.4千米,则需用的时间为
5. 甲 路程
【详解】[1][2]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这里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长短的方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6. 时间 路程 甲
【详解】[1]从甲图可以看出运动员运动相同的时间,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泳道的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运动最快。
[2]从乙图可以看出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利用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通过相同的路程,中间泳道的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短,运动最快。
[3]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种方法与甲图方法相同。
7. 0.5 运动
【详解】[1]他游泳的平均速度
[2]以正在游泳的小明为参照物,池边的坐椅相对于正在游泳的小明的位置发生改变,池边的坐椅是运动的。
8. 3 4
【详解】[1]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小明同学在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
s=s2-s1=6m-3m=3m
小明同学在第2s内(第2个1s)的平均速度是
[2]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6m,前3s内通过的路程为
s3总=s2+s3=6m+6m=12m
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9. 10 36
【详解】[1][2]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的时间t=10s,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0.35:16
【详解】根据速度公式可得,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11. 6.25 快
【详解】[1]小芳跑完50m的平均速度是
[2],而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故小芳短跑的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快。
12.D
【详解】A.根据可知,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只根据时间无法判定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
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由于不知道时间,则根据可知,无法比较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由于时间未知,则运动路程越长,速度大小不能判断,故A错误;
B.由于运动的路程未知,则运动时间越短,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比较速度大小,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故C正确;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B正确;
ACD.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比值越大,速度越大,与路程和时间任何一个单独物理量没有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当路程一定时,时间越小,速度越大,故ACD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①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地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则①正确;②终点裁判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裁判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得出结论的,则②正确;③④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根据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大小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用观众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则③错误,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B
【详解】A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总保持不变,其大小总等于它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与运动的路程、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汽车每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50km,但不是每1小时内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故无法判断汽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平直公路上缓慢行驶的汽车,只能判断车的速度比较小。但无法确定它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无法确定它在做匀速直线运。,故D错误。
故选B。
17.B
【详解】根据公式 可知,要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需要估计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ACD.“四万八千丈”、“十里”、“千尺”,分别表示的是“天台”的高度、“扬州路”的长度以及“桃花潭”水的深度,并没有运动的物体,即没有运动的时间,无法估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故ACD不符合题意;
B.运动的路程为“八万里”,所用的时间为“一日”,可以根据公式估算出速度,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详解】A.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地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裁判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快,这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相当于相同时间比路程,与观众的方法相同,与裁判的方法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C
【详解】猎豹的速度为31m/s;旗鱼的速度为
雨燕的速度为
鸵鸟的速度为20m/s;所以雨燕的速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B
【详解】A.以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200个字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B符合题意;
C.平静状态下,人平均呼吸一次的时间在2.4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正常骑自行车1min大约行驶30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A
【详解】根据可知,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D
【详解】二者速度之比是
故ABC错误, 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3.B
【详解】AB.货车完全在桥上所通过的路程为
速度的单位换算为
72km/h=20m/s
则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
故A错误,B正确;
CD.货车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
则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故CD错误。
故选B。
24.D
【详解】A.第一个图像是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乙的速度
由甲、乙的速度可知,甲车一直在乙车前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第二个图像是速度时间图像,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的速度为v丙=4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AB可知,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经过5s甲车行进距离为
s甲=v甲t甲=5m/s ×5s =25m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5.B
【详解】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s2=15m-5m=10m
因s1
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B
【详解】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
s甲=s乙=1.8km=1800m
所用的时间为
t甲=t乙=30min=1800s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乙的平均速度为
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27.C
【详解】AB.汽车沿直线运动,每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0m,不能保证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在这10分钟内,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汽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D.汽车的平均速度
说明该汽车每10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每秒钟的平均速度可以大于0.25m/s,也可以小于0.25m/s,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1)4000m;(2)100s;(3)10m/s
【详解】解:(1)根据速度公式,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
s=vt=8m/s×500s=40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
s′=2km=2000m
根据速度公式所用时间为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为
s总=s+s′=4000m+2000m=6000m
总时间为
t总=t+t′=500s+100s=6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为4000m;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为100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29.(1)3小时;(2)8m/s
【详解】解:(1)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40km/h行驶,由公式可得行驶的最长时间为
(2)由公式可得巡逻车以8m/s的速度运行150s通过的路程
巡逻车以10m/s的速度运行5min通过的路程
则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总路程
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总时间
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平均速度
答:(1)巡逻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行驶,可以连续行驶3小时;
(2)巡逻车在这次巡逻中的平均速度是8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节 温度学案,文件包含31《温度》学生版docx、31《温度》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学案设计,文件包含23声的利用学生版docx、23声的利用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