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30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这是一份浙江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53页。
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目 标 素 养1.认识水存在电离平衡,了解其影响因素。2.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计算。3.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及调控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滴定误差分析。知 识 概 览课前·基础认知一、水的电离 2.四个特点: 3.水的离子积常数。(1)含义:当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产物H+和OH-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KW表示。(2)表达式:KW= c(H+)·c(OH-) 。 (3)影响因素:KW只受温度影响,由于水的电离是 吸热 过程,温度升高,KW 增大 。在常温下,一般可以认为KW= 1×10-14 。 (4)适用范围:KW适用于纯水及稀的电解质水溶液。微判断 (1)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中不存在离子。( )(2)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受到抑制,KW变小。( )(3)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35 ℃时水的离子积KW=2.1×10-14,则35 ℃时水中的c(H+)>c(OH-)。( )(4)某温度下,纯水中c(H+)=5×10-7mol·L-1,则c(OH-)=2×10-8 mol·L-1。(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标准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常温下,中性溶液:c(H+) = c(OH-)= 1.0×10-7 mol·L-1; 酸性溶液:c(H+) > c(OH-),c(H+) > 1.0×10-7 mol·L-1,且c(H+)越大,酸性越 强 ; 碱性溶液:c(H+) < c(OH-),c(H+) < 1.0×10-7 mol·L-1,且c(OH-)越大,碱性越 强 。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1)当c(H+)或c(OH-)大于或等于1 mol·L-1时,通常用 c(H+)或c(OH-) 直接表示。 (2)当c(H+)或c(OH-)小于1 mol·L-1时,通常用 pH 表示。 3.溶液的pH。(1)表达式:pH= -lg c(H+) 。 如c(H+)=1.0×10-5 mol·L-1的酸性溶液,pH= 5 。(2)意义:pH越大,溶液碱性越 强 ;pH越小,溶液酸性越 强 。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下)。 4.测定溶液pH的方法。(1)pH试纸法。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点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最常用的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范围是 1~14 ,且都是 整数 值。 (2)pH计法。可精密测量溶液的pH,量程0~14,可精确到0.01。微思考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若将pH试纸润湿,所测pH一定会有误差吗?提示:不一定。若待测溶液为中性,则测得的pH无误差。微训练 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答案:D解析:H2O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增大,则水的离子积KW=c(H+)·c(OH-)增大,pH=-lg c(H+),pH减小,而c(H+)=c(OH-),仍呈中性。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5.0×10-7 mol·L-1,此时c(OH-)= mol·L-1,这种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其理由是 ;若温度不变,向水中滴入稀盐酸,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溶液中c(OH-)= mol·L-1。 答案:5.0×10-7 中 c(H+)=c(OH-) 2.5×10-103.常温下,0.1 mol·L-1的NaOH溶液中,c(OH-)= , c(H+)= , (OH-)= 。 答案:0.1 mol·L-1 1×10-13 mol·L-11×10-13 mol·L-1课堂·重难突破一、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重难归纳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不同的溶液中,c(H+)与c(OH-)不一定相等,但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一定相等。(2)在纯水中加酸或加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判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时,酸溶液看c(OH-),碱溶液看c(H+),常温下酸溶液中的c(OH-)和碱溶液中的c(H+)都小于1.0×10-7 mol·L-1。(3)任何稀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都有关系c(H+)·c(OH-)=KW,常温下KW=1.0×10-14。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其他条件使c(H+)增大时,c(OH-)必然减小,但不会变为0。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般情况下,纯水不导电。用精密的仪器测定纯水的导电性,发现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纯水中存在浓度极小的离子,纯水能发生微弱的电离。水电离程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在水中加入酸、碱或其他物质也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1.与纯水相比,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中,增大了c(H+)或c(O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2.KW=c(H+)·c(OH-)中的c(H+)和c(OH-)一定是水电离出的c(H+)和c(OH-)吗 ?提示:不是。表达式中的c(H+)和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的c(H+)和c(OH-)。典例剖析水的电离常数如图所示,曲线上的点都符合c(H+)·c(OH-)=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温度:T1>T2B.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C.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D.若处在B点时,将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由水电离的c(H+)=1.0×10-12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解析:由图像可知,A点在T2时的曲线上,而B点在T1时的曲线上,因为A、B点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所以是纯水的电离,B点的电离程度大于A点,所以温度T1>T2,A项正确;由图像可知,A、E、D都是T2时曲线上的点,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时KW相同,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则B>A=D=E,由C点c(OH-)·c(H+)可知,C点的KW大于A点,则KW:B>C>A=D=E,B项正确;由E点和D点c(H+)≠c(OH-)可知其不是纯水的电离,C项错误;B点时,KW=1×10-12,0.005 mol·L-1的H2SO4中c(H+)=0.01 mol·L-1,由水电离的c(H+)=1.0×10-12 mol·L-1的KOH溶液中c(OH-)=1 mol·L-1,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项正确。学以致用1.一定温度下,测得纯水中c(OH-)=2.5×10-7 mol·L-1,则c(H+)为( )。A.2.5×10-7 mol·L-1 B.0.1×10-7 mol·L-1 D.无法确定c(H+)答案:A解析:在纯水中,c(H+)=c(OH-)。一定温度下,测得纯水中c(OH-)=2.5×10-7 mol·L-1,则c(H+)=2.5×10-7 mol·L-1,A项正确。2.某温度下纯水中c(H+)=6×10-7 mol·L-1,则0.01 mol·L-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答案:3.6×10-11 mol·L-1解析:KW=6×10-7×6×10-7=3.6×10-13,0.01 mol·L-1的盐酸中c(H+)=0.01 mol·L-1,故c(OH-)= mol·L-1=3.6×10-11 mol·L-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3.6×10-11 mol·L-1。方法归纳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求算模板。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重难归纳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2.溶液的酸碱性与c(H+)、pH的关系。溶液中c(H+)越小,c(O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大。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可根据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当c(H+)或c(OH-)都很小时,使用起来不方便,可以使用与c(H+)有直接关系的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或者比较两种溶液的酸碱性强弱。1.使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水的电离受温度影响,不同温度下纯水或中性溶液的pH不同。使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要指明溶液的温度。2.一定温度下,强碱溶液的pH一定比弱碱溶液的pH大吗?提示:不一定,pH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c(OH-)的大小,强碱溶液中的c(OH-)不一定大,弱碱溶液中的c(OH-)不一定小。典例剖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B.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 c(OH-)相等C.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Cl-)=c(CH3COO-)D.氨水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c(Cl-)=c( ),则溶液呈中性答案:B解析: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100 ℃时,pH<7的溶液可能呈碱性,A项正确;NH3·H2O是弱碱,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OH-)大于氨水中的c(OH-),B项错误;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H+)和c(OH-)分别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分别有c(Cl-)+c(OH-)=c(H+),c(CH3COO-)+c(OH-)=c(H+),因此c(Cl-) =c(CH3COO-),C项正确;氨水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 )+c(H+),若c(Cl-)=c( ),则c(OH-)=c(H+),溶液呈中性,D项正确。【拓展延伸】 pH=2的盐酸、CH3COOH溶液各0.5 L与足量锌反应,产生的气体哪个多?答案:CH3COOH溶液产生的气体多。pH=2的盐酸, c(HCl)=0.01 mol·L-1,pH=2的CH3COOH溶液, c(CH3COOH)>0.01 mol·L-1,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与足量锌反应,CH3COOH溶液产生的气体多。学以致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B.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OH-)为1×10-8 mol·L-1的溶液一定呈酸性C.c(H+)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