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跨越式跳高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小学五年级蹲踞式跳远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移动类跑与游戏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跑:障碍跑和游戏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低单杠与游戏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
展开水平二(四年级)快速跑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本课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选择了快速跑单元第三次课50米跑的途中跑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分解、渐进、融合、个性发展是主要策略,分解教学法、限制性教学法、比赛法是主要方法。
在导入和准备阶段,以游戏和热身练习引导学生体验对应的技术动作,建立动作概念,主教材教学阶段通过专项练习进行分解动作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送髋、摆臂动作的动作质量,进而采用“限制性教学法 ”以“海绵格”为道具实施教学,在“限制性”条件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学会动作,提高动作规格,在层层推进的反复练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步幅,随着学习的深入,在拓展部分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特点选择不同间距的“海绵格”进行练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最后通过比赛检验学生效果。根据本课的练习设计,腿部的练习负荷比较大(20—40米跑达到8-9次),因此在游戏部分设计了“兔跳接力”的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与腰腹力量,以比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二、 教材分析
途中跑技术是快速跑的重要组成环节,提高步幅是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以充分的蹬地取得向前的动力,配合有力、有节奏的摆臂以及积极的送髋、顶膝动作做出有效的途中跑动作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流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单元设计采用省编《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指导用书。
三、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生理特点:11-12岁学生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比较柔软,且容易变形;肌纤维较细,富于弹性。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的特点。
3. 技术技能特点:经过单元前期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起跑及加速跑的概念,初步掌握了相关动作,能够以高频的动作获得加速度。
4. 学习能力特点:11-12岁的学生有了一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较好的比对能力,通过对比练习能够感知动作的变化与影响;基于学生喜欢挑战的特点,不断推进和提高的学习要求能保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
水平二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 四年级 36人
单元:省编《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 丁志环 2015年4月16日
学习 目标 | 1、知道快速跑中加大步幅的正确方法及其对提高跑速的影响 2、85%以上的学生能做出以积极蹬地送髋加大步幅的动作,25%左右的学生能做出摆臂与蹬地协调流畅的动作,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素质及腿部力量 3、培养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认真积极参与练习 | |||||||
教学内容 | 1、 快速跑——途中跑 (6—3) 2、游戏:兔跳接力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大小腿及踝关节充分蹬地,髋关节积极前送,前后摆臂大且摆幅相同 难点:摆臂与蹬地的协调 | |||||||
程序 | 内容 | 教与学的过程 | 组织队形与要求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
准备部分
7′
| 1、课前常规
2、 宣布本课目标及要求
|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学习目标,提出要求
| 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
|
|
80-90 次/分 | ||
3、 慢跑
4、 器械操(海绵条)
| 3、讲解慢跑路线与要求,组织练习
4、讲解活动要求,教师领做 1)、伸展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跳跃运动 5)、弓步摆臂 6)、蹬抬运动
1、专项性练习: 原地摆臂——跨步摆臂 蹬抬——跨过海绵格 连续跨步跳 总结动作要领: *手臂前后摆动大且有力 *后腿充分蹬地 *膝盖向前上方高抬 | 注意安全,同伴间避免相撞 动作到位、整齐规范
组织如上图
|
1
4×8 拍
1组 |
2′
3′
5′
|
120- 130 次/分
100- 110 次/分
100- 110 次/分
| |||
基本部分
30′
| 1、快速跑
2、游戏:兔跳接力
| 2、短距离快速跑(4个) 1)学生尝试练习 2)讲解示范(2次,第2次提示观看重点) 3)利用海绵格(4格)进行20米快速跑练习
3、30-40米快速跑(8个) 1)组织学生练习 2)调整海绵格间距后自选练习 3)组织学生检验学习效果 4)请学生展示(比赛)(9人一组)
4、游戏:兔跳接力 1)、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学生散点练习 *学生进行接力比赛 3)、小结游戏比赛情况 | 海绵格间距:1.5米9组
每组12道线,起跑至第一格8米,距离为40米,海绵格距离设定为:1.6米2组、1.5米2组、1.4米1组 组织如图: |
1
3
1 2 1 1- 2
1 1 |
5′
5′
2′4′
2′
5′
|
110- 120 次/分
140- 150 次/分
160- 170 次/分
150 次/分
| ||
结束部分 3′
| 1、放松 2、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情况 | 1、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2、积极总结学习内容,评价本课表现情况,提出下节课期望,布置家庭作业 |
△ |
| 2′
|
110 次/分 | ||
场地 器材 | 足球场,海绵格43个,小音响一个,标志筒4个 | 预计 运动 负荷 | 练习密度 | 35%±3 | ||||
运动负荷 | 130±5 | |||||||
课后 反思 |
| |||||||
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共5页。
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表格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始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