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
展开5.2氮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口 | 试纸呈蓝色 | 集气瓶已收集满氨气 |
B | 将用稀硫酸酸化后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 溶液变黄 | 氧化性:H2O2>Fe3+ |
C | 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 产生少量黄色固体 | 非金属性:Cl>S |
D | 将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向其中加入水 | 溶液变蓝 |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u2+ |
A.A B.B C.C D.D
2.氢化铵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与水反应有生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共价化合物
B.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C.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D.溶于水时,是氧化剂
3.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制、铁制容器盛装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脱水性
4.下列关于NH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其密度小,所以可用于制冷剂 B.和HCl气体反应产生白烟
C.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可以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OH-NH3↑+H2O
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OH-=NH3·H2O
C.氢硫酸中通入氯气:2H++S2−+Cl2=S+2H+ +2Cl-
D.SO2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2Br-+4H+
6.下列物质在常温下能使铁发生钝化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溶液 D.氯化铁溶液
7.下列实验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作为安全瓶防倒吸 B.用SO2气体做喷泉实验
C.实验室用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取CO2气体 D.实验室制取NH3
8.实验室制备和干燥氨气常用的方法是( )
A.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共热,生成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加热氯化铵固体,使生成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铵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生成气体用浓硫酸干燥
D.N2、H2混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然后再干燥
9.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氮氧化物,主要反应为:、,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微粒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A. B.
C. D.
10.Cl2O常用于用于杀菌、漂白。实验室可以用潮湿的氯气与碳酸钠固体反应来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少量的Cl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MnO2作氧化剂
B.装置B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C.装置D的可用来收集Cl2O
D.装置E中可能发生反应Cl2O+2NaOH=2NaClO+H2O
二、填空题
1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模拟该实验过程,用水吸收制取硝酸,并用硝酸制取Cu(NO3)2∙3H2O晶体:
(1)若用装置A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分液漏斗内为浓氨水,则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固体药品为 。
(2)氨气在装置B中发生催化氧化,若条件控制不当,B中可能发生副反应,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产生的氮氧化物尾气(含NO、NO2)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下列措施能提高NO和NO2去除率的有 (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4)若产生的氮氧化物用用石灰乳吸收,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
12.物质类别与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视角,下列是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I.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的化学式 。
(2)SO2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因此可与CaO、 (写出与CaO不同类别的一个具体物质)等反应。请写出CaO除去燃煤产生的SO2的化学方程式 (两个方程式)。
(3)重庆八中小王同学预测SO2具有还原性,其理论依据是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SO2具有还原性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已知25.6gCu与过量的300mL、6mol/L硝酸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除了产生Cu(NO3)2以外,还产生了NO与NO2两种气体共13.44L(标况下测定),请计算(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4)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产生NO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测定)。
(5)反应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3.(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应保存在 。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 。
(3)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现象是 。
14.在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段魔术:首先收集一集气瓶红棕色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后变为无色,然后轻轻移动玻璃片使少量空气进入集气瓶,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振荡,又变为无色……
(1)集气瓶中红棕色的气体是什么 ?
(2)气体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
(3)表演魔术时操作者要注意什么问题 ?为什么 ?
15.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可以转化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的NaOH溶液和水蒸气的作用下,氮元素可以转化为氨析出。某测定牛奶中含氮量的具体实验流程如图: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 浓度/(mol▪L-1) | 体积/mL |
稀硫酸 | 1.000 | 50.00 |
稀NaOH | 1.000 | 38.00 |
(1)溶液M的溶质为: 。
(2)该牛奶中N的含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
16.氮气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用NH3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O2易溶于水,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
③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H3的集气瓶扣住棉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④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 。
17.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1)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图所示:
NO2被吸收后生成的铵盐是 (填化学式);为证明溶液中NH4+的存在,可向少量铵盐溶液中加入 溶液。
18.用Cu还原密度为1.42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H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一位小数)。
(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
(3)12.8gCu与足量该浓硝酸反应能使 molHNO3被还原;其中还原过程为:
(4)浓硝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字母)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19.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5)腐蚀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20.在一定量的稀HNO3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且回答相应问题:①Fe3+;②Fe2+;③Fe、Fe2+;④Fe2+、Fe3+。
(1)AB段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
(2)BC段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
(3)CD段铁元素以 形式存在,将该段溶液中的离子按照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4)若将14g铁粉溶于1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NO气体后称量所得溶液,发现比原溶液质量增加8g,则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三、实验题
21.离子化合物甲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式量为83,所含金属阳离子焰色试验为黄色。为探究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设计了如图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良好的方法 ,实验中观察到B中的试纸变为蓝色,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 。
(2)装置C的作用为 ,F中盛有稀硫酸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的作用为 ,F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实验结束后装置D得到紫红色固体,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F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沸点为-151℃),某探究小组由这一实验事实出发,猜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加热和尾气处理装置、夹持仪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N2的作用是 。
(2)打开弹簧夹1、2,在持续通入N2的条件下,先把碳加热至红热后停止加热,再缓慢滴入浓硝酸的原因为 ;反应产生的气体干燥后进入装置C的冷却瓶,气体颜色变浅接近于无色,其原因为 ;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3,通入O2,冷却瓶中气体进入装置D后气体颜色仍无明显变化,说明该小组的猜测 (填“正确”或“错误”)。
(3)该小组对上面装置进行改进,验证碳被浓硝酸氧化的产物为CO2(加热装置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装置F、G中的试剂可以分别选用 、 (填标号)。
a.蒸馏水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d.澄清石灰水
②装置H中盛有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足量氧气进行尾气处理,生成Na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
A、氨气难溶于水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E、氨气密度比水大 F、氨气密度比水小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乙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闻到有氨气逸出
B、棉花被气体冲出
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甲”、“乙”或“丙”)。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B
7.B
8.A
9.A
10.B
11.(1)Na2O2固体
(2)2NH3+2O2N2O+3H2O
(3)BC
(4)亚硝酸钙中混有硝酸钙
12. H2SO4 酸性 NaOH 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SO2中硫+4,化合价可以升高,故具有还原性 ①② 2.24 4
13. 煤油或石蜡油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14.(1)该红棕色气体为NO2
(2)NO2与H2O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无色气体NO遇到空气,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又生成红棕色的NO2。3NO2+H2O=2HNO3+NO,2NO+O2=2NO2
(3) 表演魔术时要做好防护 因为NO、NO2都有毒
15.(1)(NH4)2SO4、H2SO4
(2)0.868g
16.(1)4NH3+5O24NO+6H2O
(2)3NO2+H2O=2HNO3+NO
(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产生大量白烟 氨气极易溶于水,产生负压,水沿着导管进入,发生倒吸
17. 2CO+2NON2和2CO2 (NH4)2 SO4 NaOH
18.(1) Cu+4H++2NO=Cu2++2NO2↑+2H2O 15.3
(2)2mol
(3) 0.4 HNO3→NO2
(4)bc
19. 或
20.(1)①
(2)④
(3) ③ c(NO)>c(Fe2+)>c(H+)>c(OH-)
(4)0.8mol/L
21.(1) 关闭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水,水滴下的速度越来越慢,至不再滴下 Na3N
(2) 干燥氨气 防止倒吸 2NH3+H2SO4=(NH4)2SO4
(3)2NH3+3CuON2+3Cu+3H2O
22. 分液漏斗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 浓硝酸受热分解,无法确保浓硝酸与碳反应 红棕色NO2在冰水浴条件下转化为无色的N2O4 错误 a d 4NO+3O2+4OH−=4+2H2O
2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BD 2NH3+H2SO4===(NH4)2SO4 C 丙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a>,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a href="/hx/tb_c40000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时练习</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训练,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