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3功 课件 15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4功率 课件 13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 11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2内能 热传递 课件 10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3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 10 次下载
物理苏科版5 机械效率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机械效率
小明家住在二楼,买了一批木料,可以直接用手拉到二楼,也可以使用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的作用为了省力。
思考:用手直接对木料做功与手对机械做功相等吗?为什么?
人提沙子做功1对砂子做功2对桶做功3克服自重做功
人拉滑轮做功1对砂子做功2对桶做功3对动滑轮做功
人拉滑轮做功1对砂子做功2对口袋做功3对动滑轮做功
[多选]关于有用功与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C.当水桶掉进井里,需要将水桶打捞上来时,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对桶内的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从井中打捞水桶时,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解析: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目的是为了从井中得到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对水桶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是额外功,故A正确,B错误;从井中打捞水桶的目的是为了从井中捞起水桶,因此对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故C正确,D错误。
拓展:三种机械各种功的比较
1.用铁桶从井中打水,此过程中( )A.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B.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C.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D.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2.【中考·漳州】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 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A.有用功相等 B.总功相等C.总功率相等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你知道生活中的“率”一词吗?
种子的发芽率、树的成活率粉笔利用率时间的利用率 上述的几个“率”=有用的量/总量表示事物某一方面的优劣。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深度理解 :①像速度、密度和功率一样,机械效率也是利用比值法来定义的.②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知,式子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故算出的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机械效率的这一点与速度、密度和功率不同.③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是由机械自身因素(如机械自重、摩擦等)和做功对象(如提起的物重)决定的,与使用机械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以及做多少功无关.⑤机械效率、功率和功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它表示什么意思?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图中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若作用在剪刀上的动力是1 N,则阻力是0.8 NB.若作用在剪刀上的阻力是1 N,则动力是0.8 NC.若作用在剪刀上的动力做功1 J,则有0.2 J 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上的动力做功1 J, 则有0.8 J 的功用于剪纸
解析: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知,如果动力做功1 J,有0.8 J用于剪纸,0.2 J是额外功。
1.甲、乙两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分别是80%和6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甲机械省力B.使用甲机械做功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完成的功多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2.甲、乙升降机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做的总功较少B.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5 机械效率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5 机械效率一等奖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5机械效率,5再探动滑轮,想一想,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实际的机械效率,综合实践活动,塔式起重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5 机械效率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5 机械效率评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答对了吗,无单位,练一练,合作研讨展示交流,活动一,额外功,有用功,1原理,活动三练习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试讲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谁说的有道理呢,本节目标,预习反馈,课堂探究,机械做功流程,典例分析,本课小结,拓展练习,完成同步练习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