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19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1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0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02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03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05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08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1-169258532212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0-16925853165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42/0-1692585316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数词和量词》(PPT+任务单)
展开《数词和量词》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词和量词》
2.达成目标:了解数词和量词,并能初步赏析古诗文中的数量词。
3.学习方法建议:听讲、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了解数词量词和数量词;赏析《凉州词》《咏雪》中的数量词。
二、微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小时候就学过一首诗,全共诗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你知道这首诗为什么朗朗上口,令人难忘?
解析: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描写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着实让人难忘。
三、知识清单
(一)数词量词和数量词的概念
1.什么叫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数词有基序数和序数词两类。
(1)基数词。
基数词表示数量的具体大小,如“一、二、三、四……”,常用于计量某个物品或单位的多少。
(2)序数词。
序数词则表示不同事物之间排列的先后次序,例如“第一位、第二个、第三个……”。
2.什么叫量词?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个、对、壶、瓶、盘、顿、只、滴、条……”常用在数词后边。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1)名量词。
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3.什么叫数量词?
数词和量词连用时的合称。如“一双鞋”中的“一双”、“一群人”中的“一群”……
数量词包括不定数量词和数词。
(二)数词量词和数量词的用法注意
1.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但是古汉语以“数+名”直接组合为常,现代也仍然保留某些古汉语说法,例如“一草一木”。
2.不少量词可以重叠使用。
例如:名量词:个个/件件/张张。动量词:次次/趟趟/回回。
3.数词和量词的语序一般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
例如“三个苹果”、“五条鱼”等。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语序也可以颠倒,例如“苹果三个”、“鱼五条”等。
- 数词和量词通常直接组合起来,共同在数量上修饰名词。但在汉语中有时数词和量词中间插入一个形容词,形成“数词+形容词+量词”这种形式。
例如:他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这种结构的表达作用主要是对量的大小的强调,含有一定的夸张意味。
四、古诗文中的数量词
(一)表达效果
数量词往往给人以枯燥平淡、单调乏味的感觉,但一经诗人巧妙运用,却能使文辞生辉,韵味醇厚。
1.数量词的运用有助于渲染气氛。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嵌用“千里”“万重”“一日”三个数量词,不仅表现了舟行之速不可阻挡,而且也渲染了长江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气势。
2.数量词的运用有助于描景状物。
如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描写的是一幅绝妙的雪景图。
3.数量词的运用有助于表情达意。
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数量词“千尺”,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李白与朋友汪伦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
(二)赏析点拨
1.赏析下列一首古诗中的数量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确:运用“一片”和“万仞”,形象地表达了“河”远、“城”孤、“山”高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说说下面这首诗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明确:这首诗十分别致,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五、能力达成
1.请在语段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 )春风拂过,带来生机勃勃的绿意;恰逢惊蛰一( )春雷,震醒沉睡一冬的生命。风长草势,为大地穿上了绿色的新衣。一( )清香扑面,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寒冬已过,春天又回到了大地。
答案:阵 声 缕
2.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
①有一次,居然追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②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③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答案:数量词的结合能修饰名词,一般放在多个修饰语的最前面;数量词能做动词的宾语(补语)。
3.结合数量词的表达效果,就杜甫《绝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例)数量词的运用有助于描景状物。杜甫《绝句》首句先写近景翠柳枝头黄鹂成双,相向和鸣,“两个”黄鹂,从“点”着墨;次句写万里晴空白鹭自由飞翔,姿态优美,“一字成行”,从“线”入笔,接写远景;第三句写“千秋”雪,突出时间永恒,是写“面”;第四句写“万里”船,显得空间广阔,是写“体”。这样,全诗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相互对照,结构灵巧,一气呵成,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立体美和参差美。
4.结合语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八道河众多的河流之岸上,在某一个安静时刻,斑鸠声猛地响起来。那时,心静,水声、风声似乎消失了,从水雾弥漫的河岸那端,一声,两声,然后是一串:“咕,咕,咕咕咕……”单调而又悠长。在我听过的鸟鸣声中,斑鸠之鸣是最单调的,固执,一成不变,没有旋律感,连麻雀都不如——在春天的早上,麻雀的鸣叫有音乐小品的味道,更不用说雨后麻雀在积水潭边梳洗翅膀时,发出如精灵般清清脆脆的悦鸣。
A.“在某一个安静时刻”中“安静”可以替换为“静谧”。
B.“那时,心静,水声、风声似乎消失了”中“那时”是名词。
C.“然后是一串”中“一串”为数量词。
D.“发出如精灵般清清脆脆的悦鸣”中“清清脆脆”为形容词。
答案:B【解析】B项中“那时”为代词。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