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16 猫教学设计
展开16《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并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文中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并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文中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家中有没有养宠物猫的?请大家说说与它的一些趣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预习检测
识记字词。(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污涩 ( ) 怂恿( ) 婢女( ) 蜷伏( ) 惩戒( )
怅然 ( ) 诅骂( ) 红棱( ) 相称 ( ) 郁( )闷
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朗读、标记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
学生读书,圈点勾画
3.按句式说话:从 _____(此处引用原文)来看,这是一只________(此处用自己的话概括)猫。
教师示例,学生自由发言
品析语言
作者是怎样将猫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的?
学生朗读,勾画,小组讨论
教师展示例句: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赏析: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赏析:这句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的表现了小猫玩耍时的淘气、顽皮。
“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
赏析:这句运用了外貌描写,形象的表现了小猫的丑陋,不惹人喜爱。
五、方法积累
怎样才能传神的表现动物和人物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展示:
1、比喻、拟人 ...
2、动作、外貌 ...
3、关键词 ...
六、体会情感
作者对于三只鸟的亡失的态度一样么?请找出相关语句。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品味感情并朗读
1、我的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3、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5、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总结:愧疚、自责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教师补充展示作者和背景介绍
七、感悟哲理
1、作者仅仅局限于写猫本身么?借此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展示:
哲理:作者从第三只猫的遭遇中,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个人的偏见去对待它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负罪感永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揭示了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反思自身弱点的主题。
2、句式:“对于———(作者或猫),我想说:———。”
学生以这样句式谈谈感悟:
教师总结展示:
学生齐读: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高尔基
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擦净心灵,既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品德纯化,既是对从前的一种跨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八、布置作业
课后练笔 :
用本节课积累的写作方法描写你身边的小动物。
比较阅读 :
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体会这些文章与本文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语文人教部编版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猫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写作背景,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归纳主题,探究写法,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写作背景,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归纳主题,探究写法,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