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下微课《副词》(PPT+任务单)
展开《副词》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副词》
2.达成目标:
理解副词及各种类型,并能在语境中找出副词。
3.学习方法建议:
听讲、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听讲式)理解副词及各种类型。并能在句子中判断副词的词性,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
二、微课导入
现在我们来改下面的几个病句。
①期末考试终于已经结束了。(“终于”“已经”任去一)
②在中国的生活天天很都快乐。(“很”“都”对调)
③有的时候去乡村玩玩,休息休息,这是好的。(“好的”前加“挺”)
④我们班一共都25人参加了诗歌朗诵比赛。(删去“都”)
⑤您吃不吃过韩国的海带汤?(“不”改为“没”)
同学们,在以上所改的五个病句中,它们的词性有什么共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类词的语法特征和用法。
三、知识清单
(一)关于副词
1.什么叫副词?
副词是指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以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的词。
如:“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其中“非常”和“轻易”为副词。
2.副词的分类。
(1)程度副词: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
(2)范围副词:也、都、全部、总体、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一概……
(3)时间副词(顺序、频率):首先、其次、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
(4)地点副词: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国外……
(5)肯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
(6)否定副词:不、非、没、没有、不用、未、别……
(7)情态副词: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
(8)语气副词: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
3.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
①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表时间)
②牛娃〔从来〕〔都〕〔很〕犟。(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
“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例如:“味道怎么样?”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但不能说“很”。“什么时候出发?”“马上。”“你去吗?”“不,我不去。”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
例如:
<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
<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
<3>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白”、“直”等都是同音同形。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二)形容词、副词、名词的区分
(1)形容词、副词的区分。
<1>同音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词性不一样。如下列三组短语,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
①白鞋(表性质) 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
②直线(表性质) 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
③面子很光(表性质) 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
<2>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补语、谓语: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
例如:
①“这件事情很偶然/突然。”(“突然”“偶然”是形容词)
②“这件事情很忽然/偶尔。”(“忽然”“偶尔”是副词)
★很多词具有“兼词”性质。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一个“没有”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为副词,后一个“没有”用在名词、代词前为动词)
(2)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的辨析。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能作状语,都表示时间概念。二者的区别在于:
<1>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
例如:
①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啦。(时间名词作状语)
②他刚刚从美国回来。(时间副词作状语)
③老师将要到香港讲学。(时间副词作状语)
<2>时间名词可以前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在”。
例如:
①刚才—在刚才 昨天—在昨天 将来—在将来 目前—在目前
②将要—在将要 正在—在正在 忽然—在忽然 偶尔—在偶尔
四、能力达成
1.指出下面副词是表示程度的一项( D )
A.都、全、共、光、尽、净、仅
B.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
C.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
D.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 )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A.“只”是副词。
B.“只”起修饰、限制作用。
C.“只”在动词“说”前做状语。
D.“只”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副词的一项( C )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A.这些 B.重要 C.完全 D.宰割
4.下面选项中,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很”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B.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个句子中有三个副词,分别是“特别”“值得”“永远”。)
C.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副词,分别是“最大”“不曾”。)
D.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应该”是表示推测语气的副词。)
5.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 D )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
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C.“近”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