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比喻》(PPT+任务单)
展开《比喻》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比喻》
2.达成目标:
理解比喻及其类型;通过初步训练,形成一定的辨识能力。
3.学习方法建议:
听讲、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听讲式)理解比喻各种类型,并能在语境中识别。
二、知识清单
(一)什么是比喻
下面来看一组对话。
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
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
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
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
1.比喻定义。
就是打比方,就使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2.比喻作用。
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狂风像发了疯的怒汉,狂躁的卷起一座座房屋,发泄着心中的怨气)
3.比喻类型。
(1)明喻。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
例如: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二)比喻和非比喻的区别
1.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分不看形式(比如有没有“像”“如”),而是看两者是不是比喻的关系。比如:
(1)“露似真珠月似弓。”(明喻)(本体:露、月。喻体:真珠、弓。)
(2)“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暗喻)(本体:潮声。喻体:鼾声。)
(3)“我知道,我们已经隔了一堵厚障壁。”(借喻)(本体:没有直接写出来,是指“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喻体:厚障壁。)
2.甚至以下偏正短语也是比喻:
(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把思想比作“野马”。)
(2)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的生活之舟轻驶,务必要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徘徊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把“生活”比作“舟”。)
3.而下面的例子就不是比喻:
(1)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不可能把奶奶比作“现在”。)
(2)她长得像他姐姐。(比喻是两种不同类事物的比较。)
(3)(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想像不是比喻)
(4)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猜测不是比喻)
(5)……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幻觉不是比喻)
(6)……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举例不是比喻)
(三)比喻和拟人、借代的区别
1.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区分比喻和拟人,要记住两点: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拟人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却不一定会出现。
例1:粉色荷花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比喻)
例2:粉色荷花高高挺出来,在监视着白洋淀。(拟人)
2.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它们的区别在于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请同学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这句话运用了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
例2:雷锋说:“大嫂,你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三、能力达成
1.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类型。
(1)每个日子,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一幅风格迥异的画,一篇笔画肆意的字。( )
(2)天上的玉盘,将温柔清冷的光辉洒落在人间。( )
(3)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
2.下列哪些是比喻句,请打上“√”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他长得真像他的妈妈。( )
(4)金星,电视中的一颗明星。( )
(5)花丛中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
(6)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轮船和扁舟也是一类事物,不是比喻,而是比较。)
(7)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8)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9)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1)(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比较不是比喻)
3.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
A.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B.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璀璨的珍珠般撒在深蓝的夜空中。
C.在一处山谷的老树下,两片嫩嫩的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
D.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4.下面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按顺序填空,下列几组答案中唯一正确的是( )。
(1)《手术台就是阵地》 (2)《蟋蟀的住宅》 (3)《沙漠里的船》
(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5)《把牢底坐穿》
A.比喻 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B.夸张 比喻 夸张 反问 比喻
C.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夸张
D.夸张 拟人 比喻 反问 夸张
【答案与部分解析】
1.(1)暗喻(2)借喻(3)明喻
2.(1)(4)(5)(7)(9)(10)是比喻
【解析】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明喻)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猜测不是比喻 )
(3)他的头长得真像他妈妈的头。(本体和喻体应是两种不同类事物)
(4)金星,电视中的一颗明星。(√ 暗喻 )
(5)花丛中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明喻)
(6)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轮船和扁舟也是一类事物,不是比喻,而是比较。)
(7)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偏正短语“几朵绒毛似的白云”也是比喻)
(8)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拟人 )
(9)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暗喻)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喻)
(11)(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比较不是比喻)
3. C
【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雪花”比作“玉蝴蝶”;
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珍珠”;
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探”字将青草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情态;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籍”比作“钥匙”。
- A
【解析】(1)把“手术台”比作“阵地”;(2)“住宅”将蟋蟀拟人化;(3)借喻,本体“骆驼”没有出现;(4)题目是设问,课文内容是回答;(5)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牢底不可能被坐穿,在这里夸大说明在牢里待得时间长,表达了作者把黑恶反动势力打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