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09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0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0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0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0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11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13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0-169258500116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1-16925850021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38125/1-16925850021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动词》(PPT+任务单)
展开《动词》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词》
2.达成目标:
理解动词及各种类型,并能在语境中找出动词。
3.学习方法建议:
听讲、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听讲式)理解动词及各种类型。不明之处,可以重复观看微课或讨论。
二、微课导入
从用词的角度,考虑下面一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明确: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作者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三、知识清单
(一)关于动词
1.什么叫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2.动词的分类。
(1)表示动作行为:
说、看、走、听、笑、拿、飞翔、跑、吃、唱、喝、敲、坐、吆喝、盯、踢、闻、摸、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在、死、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存在、消灭
(3)表示心理活动:
想、爱、恨、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觉得、思考
(4)表示判断:
是、为、乃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
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宁可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
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开去、过去
(7)表示发展动词:
生长、枯萎、发芽、结果
3.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
例如:①我们出发了。②我们热爱祖国。动词“出发”“热爱”都是做谓语。
(2)多数动词(及物动词)带宾语。
例如:①我买了一本书。②他在写文章。动词“买”“写”分别带宾语“一本书”“文章”。
(3)能受否定副词“不”修饰。
例如:①不去。②不学习。心理动词还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①很想。②非常喜欢。③太爱他了。
(4)多数动词能够重叠,表示短时义、尝试义。
①单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AA,后一音节读轻声。
例如:想→想想;看→看看;讲→讲讲
②双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B→ABAB,后三个音节轻读,特别是第2第4个音节。
例如:考虑→考虑考虑;休息→休息休息
(5)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着”“了”“过”。
例如:看着 看了 看过;拿着 拿了 拿过
(二)特殊动词
1.能愿动词。
(1)概念。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2)分类。
①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
②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
③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
④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3)主要用法。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前面。
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2.趋向动词。
(1)概念。
趋向动词就是表示移动的趋向的动词,是动作行为趋向的动词。
(2)分类。
①单音节趋向动词:上,下,进,出,过,开,起,回,来等动词。
②多音节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出来,过来,回来,起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过去,回去等动词。
(3)主要用法。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3.判断动词。
(1)概念。
现代汉语“是”表示判断、解释和比喻的动词,简称判断词。
如①“《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表示判断)
②“这孩子是双眼皮。”(表示解释)
③“人是铁,饭是钢。”(表示比喻)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2)用法。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①“老舍就是《骆驼祥子》的作者。”(甲=乙)
②“她是一名老师。”(甲<乙)。
在表示事物“甲等于乙”的句子中,主语、宾语两者可以互换位置,除此之外,主宾不能互换位置。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例如:①“这孩子是双眼皮。”
②“这茶盘是景泰蓝。”
③“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
- 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如:①“遍地是牛羊。”
②“靠墙是一张书桌。”
这类句子的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全句是存现句。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句中“是”已不再是判断动词,而是副词。
例如:①他的性格是变了。”
②他是走了。
③今天是很冷。
④我们的战士是勇敢。
这些“是”一般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起强调作用。
四、能力达成
1.请给下列动词归类。
走、跑、唱、跳、打、躺、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表示动作行为:
表示心理活动:
表示发展变化:
- 填空。
“上”“下”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区别在于,作为方位名词是紧跟名词之后,如“楼上”“______”;作为动词,一般在名词前,如“上楼”“_______”,或者紧跟动词之后,如“走上”“_______”。
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动词。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A.形容词 名词 动词 数词
B.形容词 动词 名词 量词
C.动词 名词 形容词 数词
D.动词 形容词 名词 量词
【答案】
- 表示动作行为:走、跑、唱、跳、打、躺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
表示发展变化: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2.示例:楼下 下楼 跑下
3.疑心、读、到、微笑、起来、仰起、摇着、拗过去
4.C【解析】“束发”为动词,指将头发束起来,由此可排除A、B选项。“剑”为名词。由此可排除D项。“桃花马”指毛色白,中间有红点的马,因此“桃花”为形容词。“一”为数词,指最小的正整数。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