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上微课《比拟》(PPT+任务单)
展开《比拟》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比拟》
2.达成目标:
理解比拟类型,并能在语境中识别。
3.学习方法建议:
听讲、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理解比拟和其类型,及与比喻、拟人的区别。
二、微课导入
一次,大明奇才解缙陪明太祖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不料一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深感失望,即命解缙“以诗记之”。处于两难境地的解缙,略加思索,便吟出了一首小诗:“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明太祖听了开怀大笑。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遵旨而行”的实写,后两句则是巧妙的劝慰——钓不到鱼,那是因为皇上至尊至贵,“凡鱼”不敢上钩。“凡鱼不敢朝天子”就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赋予“凡鱼”人的思想动态“不敢”,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三、知识清单
(一)什么是比拟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教你们认识另一种能让你笔下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比拟。
1.比拟定义。
比拟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可以把物当作人,也可以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
2.比拟作用。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拟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3.比拟类型。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语言或思想感情。
例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分析:在这段话,作者把波浪比作人,像人一样会”歌唱“,如此拟人,使海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栩栩如生,生动活泼,作者的情感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
(2)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比如:敌人虽然张牙舞爪,但却不堪一击。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②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如:鱼翔浅底:赋予鱼儿小鸟的动作情态,突出了水的清澈见底。又如:火山开始咆哮:赋予火山野兽的动作情态,突出了火山爆发时的狂野,令人恐惧。
(二)比拟、比喻、拟人的区别
1.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1)比喻和比拟的性质不同。
①比喻心须是两种不相同的事物。
②两种不同事物间必须有相似点。如,柳絮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柳絮″跟"雪花″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非常相似。
③比拟尽管也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作比,但不要求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如,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把这些树直接当作人来写,赋予植物以人的行为,使树和人融为一体。
(2)句式结构不同。
①比喻句的结构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如甲像乙、甲是乙等。而比拟不借助任何事物,直接用乙事物来描绘甲事物。如西北风像野兽似的扑过来。是比喻。西北风张牙舞爪地扑过来。是比拟。
②在比喻里,喻体一定要出现,本体可以不出现。而在比拟中,本体一定要出现,拟体可以不出现。
例如:A.黄河从悬崖跌落,滚滚前进。
B.黄河从悬崖跌落,犹如千军万马一样前进。
这两个句子中,A.是比拟,因为只出现了本体。B.是比喻,因为喻体出现了,本体和喻体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2.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拟人,重在“拟”。
比如“春风像个慈祥的妈妈。”,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比喻还是拟人,要说是比喻吧,里面还有“春风、妈妈”又像是拟人。要说是拟人吧,还有“像”这个比喻词。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诀窍:只要出现比喻词“像”,就不是拟人句。
例如:(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出现了比喻词“像”,本体是春风,比喻词“像”,喻体“母亲的手”,所以是比喻句。
(2)“春风温柔地抚摸着我。”将春风化作了人,所以(2)句是明显的拟人句。
四、能力达成
1.勾出下列运用比拟的句子。
(1)大山的中央有一潭温柔的绿水。( )
(2)太阳像个大火球,烤得人喘不过气来。( )
(3)清风抚摸着她的脸颊,好像在说∶"睡吧,别担心。"( )
(4)宽大的芭蕉叶像是古代美女的衣袖。( )
(5)大地,你宽广的胸怀紧紧拥抱住山川草木,你有力的臂弯托起了美丽的家园。( )
(6)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而湖边的山丘是那样苍翠,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端。( )
2.判断下列句子是拟人还是拟物。
(1)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 )
(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
(3)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
(4)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 )
【答案与部分解析】
1.(1)(3)(5)是比拟句。(2)(4)是比喻句。(6)句的前半句∶"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用"像"连接本体和喻体,是比喻。而后半句中的"流入",这是流水才有的动作,所以这半句不是比喻句,而是比拟句,赋予山丘以流水的动作,是把山丘当作流水。
2.(1)拟人 (2)拟物 (3)拟人 【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它,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4)拟物 【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