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上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素材
展开人教版 八 年级 物理 教学设计
主备人 |
| 学科 | 物理 | 时间 |
| |
课题 |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了解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观察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 | |||||
教学难点 |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 |||||
教具准备 | 音叉和小锤、手机、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示波器、玻璃等。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导 入 新 课 | 师:用手机或录音机播放放轻音乐片断,同时,有两名男学生用泡沫塑料块刮玻璃制造噪声。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音乐优美动听,可是同学制造的噪声嘈杂刺耳,令人烦躁. 师:生活中有没有受到噪声干扰的体会?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新课学习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 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
噪声的波形 音叉的波形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观察噪声的波形可以看出,噪声是由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 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想想议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3. 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1.噪声的等级: (1)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街道上显示噪声大小的装置 (2)噪声的等级中的几个重要点 ①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②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③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④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⑤ 达到或超过150dB,鼓膜可能破裂,失去听力。 (3)人们对不同强度声音的感觉:
(2)噪声的危害 :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研究表明: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和损伤,而且也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长期居住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的人易患高血压,所以专家称噪音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三、控制噪声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因此,控制噪声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2.下图中的控制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
甲:摩托车的消声器 乙: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甲图: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如:禁止鸣笛标志、汽车消声器、枪管消声器。 (2)乙图: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道路两旁设立隔声板、植树造林(吸收噪声)、关闭门窗、墙体加装隔音材料等。 (3)丙图: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控制。如:戴耳罩、塞棉花、用手捂住耳朵等。 【想想做做】:把正在响的闹钟(或收音机、手机、mp3等)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 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毛衣、泡沫、棉花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 并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不同情况下离盒的距离。 由此你能比较这些材料的隔音性能吗?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棉花、泡沫、毛衣、报纸。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松软有孔。 【想想议议 】 为什么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吗? 归纳: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内部大而孔径小的气孔,当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些小孔后,仅有小部分声音能从入口反射出来,而大部分则被吸掉了,因而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 由于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人类生活的“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部门附近,一般都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家用电器、机动车等在设计时都必须考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制造噪声,以免影响他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0东营市)跳广场舞时,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____产生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 振动 (2). 声源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舞曲声是靠扬声器中“纸盆”的振动产生的。 [2]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20武威市)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______发声。 【答案】 (1). 声源处 (2). 振动 【解析】(1)“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响鼓还需重锤敲”,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3.(2020 恩施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 用装有不同水量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三大类,因为水能够传播声音,所以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可研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即减小不必要的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0 荆门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 狗是人类忠实朋友,它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 C.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隔音墙能隔音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这一方面控制噪声的 【答案】B 【解析】A.人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且有传播介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振动也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人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狗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因此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故B正确;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故C错误; D.利用隔音墙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 5.(2020 黄石市)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波可以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 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 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答案】B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噪声能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是一种污染,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 空气是声音的一种传播介质,次声波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C错误;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 6.(2020 湖南省衡阳市)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 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A 【解析】A、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故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 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音乐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墙壁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使响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 7.(2020 湘潭市)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答案】B 【解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法来进行: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江苏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答案】B 【解析】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大,故A错误; B.由声音的产生原因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分辨,故C错误;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 |||||||||||||||||||||||||||||||
板
书
设
计 |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 |||||||||||||||||||||||||||||||
布 置 作 业 | 【必做题】 教材第4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3题.。 【选做题】 教材第9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4题. | |||||||||||||||||||||||||||||||
课 后 反 思 | 噪声的三个控制途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在突破这方面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多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以后,在讲课时到了突破重难点的地方都要注意和加强。 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噪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