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课件PPT+教学详案
展开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教材简析】
如今,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承担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探索环节创设的生活情境是“取核桃仁”,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取出核桃仁,二是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这里面既包含了对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也包含了个人使用经验、工具操作技巧对任务效果的影响。学生经历“不用工具—选用工具—使用专门工具”三个层次来完成任务。在体验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分析生活常见工具,再进行比较、评价,建构对“工具和技术”的个体理解,来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历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列举很多工具,对常见工具的使用较为熟悉。但要分析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时,就会感到很困难。生活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工具是否好用,同种工具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工具背后的技术支持是不清晰的。使用工具时,新手和熟手之间也存在经验上的差异。当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能对不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取核桃仁”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的技术可能不同。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
科学思维: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在“取核桃仁”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工具,描述使用效果和感受。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取核桃仁”的活动中感受正确使用工具和熟能生巧的重要性。
难点:正确评价工具的使用效果,学会经验和技巧的迁移。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需准备较硬的小核桃;3.准备常见工具:核桃夹、羊角锤、擀面棍、轮子、砖头、扳手、老虎钳、螺丝刀等。
学生:1.自带部分常见工具;2.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工具和技术的关系(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简单工具(老虎钳、扳手、螺丝刀等)
1.课件出示石斧图片。
提问:图片中是什么工具吗?这样的工具现在还用吗?为什么?现在石斧演变成了什么样子?
总结:随着人们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材料在改变,工具也在革新。
2.讲述:人类很早就知道在生产活动中使用工具和技术,八达岭长城、窗花、电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和技术。我们把在工作中使用的器具,如剪刀等称之为工具。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手段就叫做技术。
3.生活中你用过什么工具和技术?用他们来做了什么?
预设:用剪刀用来剪窗花、用开瓶器开酒瓶、用通用技术查询信息……
思考:工具和技术之间有什么紧密联系?
(揭题: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设计意图】用斧头的演变历史揭示工具的发展是为了服务生活,工具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能认识生活中简单的工具和技术,并通过举例挖掘学生前概念,为后续工具使用,建立工具和技术关系作铺垫。
二、探索工具和技术间的联系(预设25分钟)
活动一:勇闯核桃关
材料准备:每组一套简单工具箱、核桃(较硬无缝小核桃)、作业本
出示任务: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
第一关:核桃徒手开
1.提问:仔细观察,不同任何工具,借助身体力量能取出核桃仁吗?哪些方法可以呢?
温馨提示:为了安全卫生,科学课堂不建议用牙齿咬的方法。请把效果和感受记录在表格中。
2.通过尝试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核桃太硬了;不用工具,费时费力;容易手疼,砸不开……
第二关:勇士工具开
1.请任选一些工具,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取出较为完整的核桃仁,将看到效果和感受记录下来,说说你的发现!
温馨提示:在使用工具中,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2.学生汇报。用短语评价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例如:是否省力、是否费时、是否操作方便、是否安全等。
总结:①不同工具使用的效果不同;
②同种工具,经验不同,效果也不同。
③使用工具比不用工具容易许多,但是这些工具不一定完全适用。
3.你知道生活中有没有更方便取出核桃仁的工具呢?
预设并出示:核桃夹
第三关:勇士完整开
1.使用核桃夹并取出核桃仁,思考有什么操作技巧和新的发现!
预设:夹的方法、取的技巧、用力的方法
总结:要省时省力地要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不仅需要专业的工具,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工具的使用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啊!
活动二:生活中的工具
1.工具有很多类别,你知道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使用它们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有哪些不方便?
出示图片:手机、温度计、螺丝刀、自行车
预设:手机—上网,打电话
温度计—测体温,夹在腋下测量
螺丝刀—旋转刀柄,拧螺丝钉
自行车—出行工具,把稳车把,蹬脚踏板
总结:这些工具让我们生活更加便捷、快速。不仅降低工作难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讨论工具和技术的异同点(预设8分钟)
1.通过今天的体验和讨论,你觉得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
预设角度:是否省力、是否省事、是否安全
2.通过体验,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设计意图】“巧取核桃仁”环节中,从徒手开—工具开—核桃夹开三步过程中,学生能逐步体验使用工具比不使用工具方便省力,合适的工具能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小组对比发现,工具使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通过研讨,加深对工具和技术联系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适用在不同的场合。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2.拓展活动:家务事我会做,简单机器我会修。利用工具为家人做件事。(使用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在生活中也能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热爱劳动。
五、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1.工具和技术有什么联系?
工具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科学技术能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工具的革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同一个任务使用一个工具时也可使用不同的技术。
2.核桃不合适怎么办?
课堂要求用山核桃(原核无缝),体验感强。市场上都是手剥核桃或者纸皮核桃,手剥也很方便,不同工具的使用和核桃夹的使用对比不明显,对课堂的实践和体验造成一定误解。那么上课时老师可以弱化效果,强化不同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背后的使用技术,强化对比同一任务下同一工具的,不同学生的使用效果,从而体验工具与技术间的紧密联系。当然也可以把“取核桃仁”的活动改成“钉不同钉子,取不同钉子”,这样也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