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精品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第四课第三课时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送、挑”,理解“挑促织”的意思。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 通过想象和对比,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4. 渗透学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对比,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作者叶绍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圈出本课的生字。
(2)互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4)齐读古诗,感知全诗的内容。
3. 再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划出有关的诗句。
(2)交流自己理解的内容,重点讨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意思。
(3)连起来说说全诗的意思。
(4)质疑不理解的地方,讨论解决。
4. 品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找出诗人所描述的景象。圈出有关的诗句。
(2)诗人描述的景象美吗?美在哪里?指导学生感受秋天的凄凉和孤独。
(3)诗人思念故乡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理解“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
(4)多种方式朗读古诗。
5. 诵读古诗: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6. 总结: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孤独,还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其他的古诗也背诵下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