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2章 神经调节
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检查]
1.下列不属于人脑高级功能的是 ( )
A.感知疼痛 B.学习和记忆
C.记忆和思维 D.语言和文字
解析:感知疼痛不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和文字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答案:A
2.人类特有的言语区位于 ( )
A.下丘脑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皮层
解析:人类特有的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
答案:D
3.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语言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B.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话,则说明V区受损
D.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字和讲话,则说明W和S区受损
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功能,A项错误;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V区受损,B项错误;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话,则说明H区受损,C项错误;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字,说明W区受损,不能讲话,则说明S区受损,D项正确。
答案:D
4.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脑皮层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B.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有关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解析:大脑皮层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A项正确;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项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C项错误;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项正确。
答案:C
5.记忆可分为 ( )
A.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和永久记忆
C.第一级记忆和第二级记忆
D.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解析: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可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相当于长时记忆。
答案:D
6.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D.长时记忆包括第二、三级记忆
解析: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项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项正确;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项错误;长时记忆包括第二、三级记忆,短时记忆包括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D项正确。
答案:C
7.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脑皮层具有学习、语言、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B.语言功能是人脑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C.大脑皮层能感知外部世界
D.长时记忆与大脑皮层的海马区有关
解析: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C两项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项正确;短时记忆可能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D项错误。
答案:D
8.下列关于学习与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B.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D.感觉性记忆的信息大部分会迅速消退
解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A项正确;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项正确;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项错误;感觉性记忆的信息大部分会迅速消退,加以注意后,可转入第一级记忆,D项正确。
答案:C
9.人在演讲、排尿、呼吸时所涉及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
A.大脑 脑干 脊髓 B.小脑 大脑 脊髓
C.大脑 脊髓 脑干 D.大脑 脊髓 下丘脑
解析:演讲所涉及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排尿所涉及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呼吸所涉及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
答案:C
10.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三项都是
解析:在“阅读”盲文时,盲人根据盲文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与语言中枢发生联系,能辨认出“文字”;盲人用手摸盲文时,有躯体感觉中枢参与;盲人“阅读”时首先是手指的移动,这与躯体运动中枢有关。综上所述,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都参与其中。
答案:D
11.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其功能奥妙无穷。大脑皮层具有多种调节人体不同生命活动的功能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 、 ,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听到和听懂的过程:学生听课时,老师讲话的声波通过外耳收集、中耳放大进入内耳后,内耳听毛细胞把这种振动转换成 信号,经耳蜗内的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从而听到老师的声音。听到的声音信号最后由大脑皮层的 识别和翻译出来,从而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
(3)学习和记忆与反射有关,短期记忆主要与 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有关。
解析:(1)人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以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2)听到的声音(振动)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即转换为电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中的听觉中枢,从而听到声音。听到的声音信号最后由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识别和翻译出来,从而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3)学习和记忆与反射有关,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1)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2)电听觉中枢 H区 (3)神经元的活动 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
[拓展应用]
12.最新研究表明,晒太阳能改善学习和记忆,与其能促进脑内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谷氨酸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
B.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谷氨酸的方式是胞吐
C.记忆是对学习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D.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都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项错误;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谷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B项正确;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即记忆是对学习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项正确;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项正确。
答案:A
13.为探究运动对海马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或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 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区神经元兴奋
解析:由题意可知,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其海马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区的发育,A项错误;运动组海马区发育水平高,且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因此,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B项正确;有氧运动有利于学习、记忆,而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有关,因此,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项错误;运动组海马区发育水平高,且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由此可知,不运动不利于海马区神经元兴奋,D项错误。
答案:B
14.(2022·揭阳)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AMPA受体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中a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等
B.b物质和BDNF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相同
C.BDNF能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激活AMPA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由题图可知,a过程是调节因子与DNA结合后才发生的过程,即DNA控制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该过程也需要ATP水解释放能量,A项正确;b物质和BDNF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都是胞吐,B项正确;由图可知, 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C项错误;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项正确。
答案:C
15.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胆碱能神经元是能合成并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材料,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行为的改变来探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测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
错误次 数/次 |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s | ||
A | 不做任何处理 | 8.76 | 112.39 |
B |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1 μL用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溶液 | 15.72 | 149.73 |
(1)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脑的部位是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测试生理指标是 。
(2)B组注射1 μL用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溶液,鹅膏蕈氨酸的作用可能是会影响 ,进而产生与 相似的效果,达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目的。B组大鼠的 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并注射药物到一定区域。本实验中,仅做A组实验进行对照,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不严谨,请写出C组大鼠的处理方式。 。当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 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解析:(1)由题干可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故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脑的部位是大脑海马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用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溶液,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通过错误次数和完成学习所需时间作为测试生理指标。(2)B组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1 μL用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溶液,鹅膏蕈氨酸的作用可能是会影响胆碱能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合成或释放,产生与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表中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的实验数据表明了大鼠的学习能力,错误次数的实验数据表明了大鼠的记忆能力。故B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故需增加C组,与B组做相同的手术,并注射等量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当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答案:(1)大脑海马区 错误次数和完成学习所需时间
(2)胆碱能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合成或释放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学习和记忆 (3)不严谨,C组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并向大鼠脑的相同区域缓慢注射1 μL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 A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时练习,共6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测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测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