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展开21女娲造人
素养目标
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学法指引
独句成段的作用
1.强调作用:点明文章主旨,表明观点态度,以引起读者注意,收到突出强调的效果。
2.显示文章脉络:让读者把握文章线索,了解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文意,包括过渡标志、前后照应、线索贯串等。
3.记录人物对话,使叙述语言简洁。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1950年,他出版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还著有《山海经校注》等。
2.背景简介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3.完成自学结构图
女娲造人
基础夯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huānɡ liánɡ () jì mò ()。
(2)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mǎnɡ mǎnɡ zhēn zhēn()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3)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pénɡ bó () 起来才好。
(4)chénɡ chè () 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5)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chān huo ()了水,在手里róu tuán()着。
(6)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fēi fán () 的qì ɡài ()。
(7)她一心想把这些línɡ mǐn()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8)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ní tán()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9)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mián yán ()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0)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shén tōnɡ ɡuǎnɡ dà()的女神,叫作女娲。
(11)爱吃的点心总是被拿出来招待客人,让鲁迅肉痛,他línɡ jī yī dònɡ( ),用花生代替点心,还将其命名为“花生政策”。
(12)去图书馆路上要经过高桥和东湖,湖边有一个说书的小茶店,说书人讲旧小说中的故事,讲得眉飞色舞;茶客听得méi kāi yǎn xiào(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通过有底蕴、有新韵的系列化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B.文如其人,字如其心,岳飞的英雄气概见于文,大将风度形于字,赫赫武功成其英名,灼灼雄文成其风采。
C.看着丰收的桃子,在树下忙着采摘、挑拣的村民们眉开眼笑,忙得不亦乐乎。
D.真正的兴趣蕴含着良好的价值判断和综合评估,指向的是个人发展的追求与益趣,而非一般性的生活嗜好或者灵机一动的“三分钟热度”。
【解析】“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心血来潮”。
3.下面的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在广州,春有宫粉紫荆、木棉、桃花、樱花和杜鹃;夏有凤凰木、荷花、油桐;秋冬有美丽异木棉、梅花、红叶……B.可谓,四季草木常青、繁花不败,处处有花、季季有花。C.木棉为广州市花,树姿巍峨,3—4月开花,先花后叶,一树橙红,花大而美,花红似火,树形具阳刚之美。D.正所谓“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象征烈士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也是广州人民革命精神和拼搏精神的象征。
【解析】主语残缺,应在“象征烈士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前加上“木棉”。
素养提升
七年级(1)班开展了“走进神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下列句子分别描写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哪一位人物?请把神话人物的名字写在后面横线上。
①你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天辟地,身化万物,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②你即使葬身大海,化身为鸟,也要衔着西山的木石,填塞东海。
③你冒着危险盗取火种,遭受严惩,受尽酷刑,却不向宙斯屈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这段文字出自《》,“仙石”所育的人物是。
3.鲁迅先生称上题中的名著为“神魔小说”,作者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开拓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的新领域。请你结合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谈谈你对神话特点的理解。
课文精读
1.“说也奇怪”是神话、童话作品中常用的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3.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拓展阅读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怒,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呀,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的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来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惩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儿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选自《神话故事新编》,有改动)
【相关链接】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炎①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②民,鸷③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④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注释】①(làn)炎:大火延烧的样子。②颛(zhuān):善良。③鸷(zhì):凶猛。④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1.选文是对【相关链接】材料的改写,同时也写到了另一个神话故事,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选文作者在改写【相关链接】材料时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的?
3.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神”的特点?哪些内容体现出她“人”的特点?
4.除选文和课文涉及的神话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简要说说其中一个的主要内容。
神话名称:
主要内容:
微写作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微写作。
当女娲将第一个小人儿造出来后,面对这远古洪荒的场景,此时此刻这个小人儿除了欢呼雀跃外,还会有着怎样的言行举止?他会对女娲说些什么?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65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女娲造人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课堂小结,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共6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