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明确概念的方法同步训练题
展开4.2 明确概念的方法(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2.“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这个定义( )
A.正确,符合定义种差加属概念的原则 B.正确,符合定义应遵循的规则
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3.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它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正确的划分要求划分出的各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而且要采用同一标准,子项的外延不相容,而且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 )
A.直系亲属分为双亲、胞亲、配偶和子女 B.岩石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C.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D.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4.“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这句话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同语反复 D.比喻定义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犯了 的逻辑错误。( )
A.同语反复 B.比喻定义
C.划分不全 D.循环定义
6.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 B.恰当地使用比喻
C.划分的方法 D.种差加属概念
7.“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与“商品是劳动产品”,“儿童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与“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通过对以上两组例子进行对比,对我们下定义时的启示是( )
①定义不能用比喻,应当准确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属性
②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应该揭示被定义项是什么
③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要全同
④定义项不能包含被定义项,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对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作出正确的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是( )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③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④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个定义( )
A.正确,是对儿童本质属性的反映 B.正确,遵循了必要的逻辑规则
C.错误,没有概括儿童的外延 D.错误,违背了逻辑规则
10.一只松鼠站在树上,两个猎人围绕这棵树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两个猎人发生争论的原因在于( )
A.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 B.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外延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这个定义( )
A.正确,符合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逻辑规则
B.正确,符合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
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12.一只松鼠站在树上,两个猎人围绕这棵树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了。”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看到的只是松鼠的正面。”两人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两个猎人发生争论的原因在于( )
A.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 B.不明白“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外延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13.“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永远没人知道到达终点时,自己会停留在哪里。”这个对“人生”下的定义( )
A.正确,是对人生本质属性的反映 B.正确,遵守了必要的逻辑规则
C.错误,没有概括全部的外延 D.错误,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
14.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在下列选项中,出现“划分标准不一”错误的是( )
A.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B.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
C.中国的少数民族分为蒙、藏、回、满、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
D.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记叙文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5.下列划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10分)
(1)四足类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人从年龄来说有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
(3)哲学的基本派别有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
(4)机关工作人员有干部、职员、工人和知识分子。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深受群众欢迎。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从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以及后来的对口相声,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它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内容上,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
结合材料试着为“相声”下定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有人将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并将其外延关系画成下图。这种画法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解析: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麻醉”,因此,这一概念犯了“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项。
5.B 解析:这个定义没有直接、准确地揭示书籍的本质属性,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B项符合题意。
6.D 解析:A项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B项违反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C项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7.A
8.C 解析:划分要遵循的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选C项。④是下定义要遵循的逻辑规则,不属于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9.D 解析:题干对儿童下的定义,违背了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故错误。
10.A 解析:两人之所以争论,就在于他们没有弄清楚“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是两人争论的焦点,应排除。
11.D 解析: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除包含“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还包含其他内容,故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因此排除A、B、C,D正确。故选D。
12.A 解析:题中两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其实质在于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定义不同。B、C、D均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故选A。
13.D 解析:A表述错误,“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并没有对人生本质属性作出反映; 将人生比喻成漫长的马拉松,违背了定义不应使用比喻的逻辑规则,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4.D 解析:把“棉花”“黄麻”与“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A不符合题意;B、C划分标准同一,划分正确,不符合题意;文章体裁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D在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中加了记叙文,犯了“划分标准不一”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二、 非选择题
15.答案:(1)正确。
(2)不正确。它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3)不正确。它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4)不正确。它犯了“多出子项”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16.答案:相声是一种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曲艺。
17.答案:不正确。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选票除赞成票和反对票之外,还有弃权票,“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赞成票”和“反对票”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反对关系,正确的图示如下图。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概念的概述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概念的概述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