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九上语文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3 我爱这土地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6 我看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4 乡 愁
一、积累运用
1.下列朗读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朗读节奏应该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朗读时应读出诗人对母亲来信的期待之情。
C.“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一句中“窄窄”应重读。
D.“后来啊”中“后来”应快读,声音悠长深切,娓娓道来。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余光中诗中所显露出来的爱国情怀,不像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样豪放,不似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般凄婉,余光中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余光中在其诗歌创作中,还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余光中说:“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文学传统,就可以有自己的文学生命,出现小岛上的文学大师。”
(1)仿照材料一中句式,以“童年”为主题,写一节小诗。
小时候/童年是一条清清的溪流/
/
(2)从材料二中提取有关余光中诗歌内容的两条主要信息。
二、阅读理解
(2019·河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 是麦浪翻滚时,遥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的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走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做捆绳;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的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新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背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头,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挣个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3.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5.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6.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7.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读“后来”时,应缓慢延长,读出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慢慢回忆,娓娓道来之感。
2.(1)快乐在里头 烦恼在外头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修辞等方面必须和例句相同。
(2)①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②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 【解析】此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审读题目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然后逐句逐段获取相关信息,确定具体语句;最后准确表达即可。材料二有三句话,第一句写余光中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第二句写余光中的诗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综合概括作答即可。
3.麦客夫妻生活简朴、善良厚道、勤劳肯干、技术过硬。 【解析】解答思路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审清题干。此题让我们概括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第二步,梳理情节。①奶奶相中一对夫妻,每亩地比别人少两元;②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干活干净利落;③夫妻二人和奶奶的对话及吃午饭;④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都被收割完。第三步,具体概括。第四步,组织答案。
4.加线句子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天气的炎热,衬托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解析】作答时,首先说明这句话是否运用了表达方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的阐释,最后再写明表达效果。
5.表现了“女人”的称赞与羡慕之情。 【解析】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6.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第⑨段插入描写麦客夫妻的生活境况,可以很自然地让读者明白他们出来当麦客的原因。
7.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麦客品质的赞美,对远去的童年生活的怀恋。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解答此类题时,需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析作答。选文前段主要讲述的是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通过对麦客夫妻的动作、语言描写,赞扬了麦客勤劳肯干等的美好品质。结尾段用一个问句写出了对远去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字词书写,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4课《乡愁》学生版docx、第4课《乡愁》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