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优秀教案及反思
展开4 乡 愁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感受其结构美、音韵美。
2.分析诗中的意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诗中的意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之人都魂牵梦萦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人带着憧憬、希望去追求理想,有人带着寂寞、惆怅去忙碌奔波,但是不管怎么样,故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暖、最留恋的地方。
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流亡台湾二十余年的余光中,愁情无限,于是仅仅用了二十分钟,一首小诗便从笔端缓缓流出……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余光中的这首小诗《乡愁》,感受那浓缩了二十余年的悠悠情怀。
二、教学开展
1.探究活动一:诵读诗歌。
从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等角度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谈感受,并示范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提示:第一节,朗读时,应带着回忆的语气。语速稍慢,语调轻柔舒缓。“乡愁”“邮票”“这头”“那头”重读。“小小的”体现了邮票之小,呈现了思念之深,重音轻读。读出回忆中诗人小时候与母亲通信往来的温馨和离家在外求学的思乡之情。
第二节,重读“船票”,要读出诗人对爱人的悠悠相思之情。
第三节,“后来啊”低沉延长,读出时空的迢遥。“母亲在里头”一句带着颤音去读,读出失去母亲的悲伤。
第四节,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重读“那”字,延长“那头”,读出诗人对祖国绵绵的思念。
边读边在书上标注重音,划分朗读停顿。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探究活动二:分析意象。
找出意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但是通过诗人的文字,我们却感觉到了乡愁。那么你是通过哪些事物具体感受到乡愁的呢?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理解意象。诗人为什么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来表达“乡愁”?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并为人生不同阶段的乡愁找到了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样就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较小的意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思乡之情的强烈,同时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3.探究活动三:体会情怀。
诗歌的四个意象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诗人经历,体会作者的情怀。
1928年,余光中在南京出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跟随母亲一路逃亡避难,最终落脚重庆,进入一所寄宿学校求学,只能和母亲通信联系。 1949年,余光中同家人辗转南下,直至迁居台湾。1956年,余光中结婚,两年后赴美留学,与妻子相隔万里,需坐轮船往返。 1958年,母亲病逝,母子永别。 1972年,阔别大陆故乡二十多年的他,在台北旧居写下此诗,沉吟良久。 |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能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无情的病魔将母亲带走了,诗人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隔开了。真是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大陆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的乡愁之泪!真是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余光中曾说:“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诗中哪一节将乡愁推向深处?从中读出了什么?
第四节。由生离写到死别,由思亲,思乡到思国,层层递进,情感升华。
4.探究活动四:感受形式美。
这首诗歌传唱度如此之高,除了诗中情感引起共鸣,也与诗歌浅易的结构密切相关。从形式上来说,这首诗具有古典诗词的结构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请具体说明。
结构美: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同时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错落变化,从而使诗的外形于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音韵美: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5.探究活动五: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写乡愁,你还知道哪些与“乡愁”有关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乡愁》
是啊,乡愁是苦涩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是对家的向往,是对根的眷念。不论漂泊多久,不论身在何处,当夕阳西下,当晚风吹拂,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如果你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怎样抒发乡愁呢?
请仿照诗作中“乡愁是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你眼中的乡愁,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
示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远走时父母久久的守望
结束语:无论身居何处,都会有一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都会有一份归乡的渴望。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万涓细水终究汇流成河,乡愁永远像一首澎湃的歌,回响在每个游子的心间。
三、作业布置
1.请仿照《乡愁》的意象运用和重章叠句的手法,以《母爱/父爱》为题,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2.推荐阅读余光中的其他作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诵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准确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并通过寻找意象、理解乡愁等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通过了解诗人经历,感受其他诗歌,深化主旨,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既习得了朗读技巧,也充分理解、感知了诗人的情感,课堂师生互动性较好,教学内容具有语文味。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导学重点,导学难点,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