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展开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
2.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或无明显现象)( )
3.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A.H2O B.H2SO4
C.NaOH D.CaO
4.★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
A.过量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D.过量的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5.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生石灰与水 B.铁粉与稀盐酸
C.硝酸铵与水 D.碳酸钙与稀盐酸
6.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下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7.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比盐酸的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材料,下列材料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填字母)。
A.塑料 B.钢筋
C.铜片 D.玻璃
(2)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甲酸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
8.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9.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
②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 Fe+2HClFeCl2+H2↑ | Fe+H2SO4FeSO4+H2↑ |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 Fe2O3+HClFeCl3+H2O | …… |
④…… |
|
|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2)讨论交流:
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该反应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填序号“①”“②”或“③”)。
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如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反思:
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
10.高纯度的氧化铜可用作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粗铜粉氧化法获取高纯度氧化铜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1的硫酸是用1体积98%的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时,一定要把
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搅拌。
(2)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固体B所含的物质为 。
(4)洗涤固体B应使用的试剂是 。
探究创新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器中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至室温。
实验者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
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 现象: |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填化学式),经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C 金、银、铜、铅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金、银、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最可能是“强水”的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2.B 路线A全是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路线B是非金属氧化物,与酸都不反应;路线C中都是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路线D中的石蕊溶液与盐酸混合显红色。因此,盐酸要想通过迷宫,需要选择路线B。
3.B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根据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可排除C、D选项,该物质的浓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能用来干燥气体,可排除A选项。
4.B Fe粉与稀硫酸或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A、D项错误;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生成Fe2(SO4)3,但溶液中会混有硫酸,C项错误;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过量的Fe2O3难溶于水,可过滤除去,B项正确。
5.C U形管内液面a低于b,说明广口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气体的量增多。A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B项,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项,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D项,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6.答案:(1)浓
(2)溶液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白纸脱水炭化而变黑。(2)浓硫酸和稀硫酸成分相同,但是浓度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7.答案:(1)B
(2)HCOOHCO↑+H2O
解析:(1)钢筋中的铁容易与酸反应。(2)甲酸中含C、H、O三种元素,分解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为CO,则另一种氧化物为H2O。
8.答案:(1)分子的间隔
(2)①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②BC
解析:(1)物质三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所以HCl由气态变成液态,改变的是氯化氢分子之间的间隔。(2)①本问考查了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包括固体的溶解、溶液的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的描述;②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要是氢前金属都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选BC。
9.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
(2)② 除水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氢离子(H+)
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较为复杂,可采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2)食醋中的酸能与金属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亚铁盐,易于被人体吸收;食醋的作用很多,可结合实际生活和酸的性质来寻求答案,如用作调味品、除水垢等。(3)盐酸、硫酸、食醋中都含有共同的离子——H+,由此可以判断,酸的化学性质是H+表现出来的。
10.答案:(1)浓硫酸 水
(2)H2SO4+CuOCuSO4+H2O
(3)Fe、Cu
(4)稀硫酸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求能从流程图中得知一些信息,比较关键的是向滤液中加的铁粉是过量的,由此可知固体B中除了含有铜外,一定有铁。另外固体B洗涤后可变为硫酸亚铁溶液,所以加入的洗涤液应是稀硫酸。
11.答案:紫色石蕊溶液 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Zn+2HClZnCl2+H2↑ 石灰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CaCO3
解析:从实验结论看,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则可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来验证,显然,甲同学利用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的性质,乙同学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性质,丙同学利用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以上三条性质都具有明显的现象,可以证明溶液显酸性的结论。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最好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钙,因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部分通过过滤可以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