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说课稿(2)
展开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2)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总体设计思想:本节课需要掌握两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性质是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是在幂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师通过自学——汇报——检测——巩固为教学主线,让学生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实践——总结——实践的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幂运算的基础模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是在八年级上册中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之后编排的,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整式乘除法的基础,而整式的乘除法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大家都知道整式的乘除法最终都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另外同底数幂的乘法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联系也十分的紧密,比如课本章节前面的实际问题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我认为本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为此,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进行有关计算。掌握幂乘方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 “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价值目标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 美容养颜 家庭家务 加班须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在合作交流中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及应用、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及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 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乘法性质的过程,因此,我采用“师导生探、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讨论,交流、发现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当讲授使学生正确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通过练习巩固,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渗透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法上我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已经在六年级下册中学过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但时间过长,因此教学第一环节我安排回顾与思考 1、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 (1)一种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2)1014 ×103 复习导入 按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利用这些实际问题进行复习。自学任务(多媒体展示)1.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法则2.字母表示运算法则 3.的原理是什么? 4.自学检测(多媒体展示)1、 2、 3、 4、 5、6、 7、 8、 9、 10、设计意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使教师掌握学情,为下一步教师的“导学”做准备探究新知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1)(23 )2 = (2)小结: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运算形式(同底、成方)运算方法(底不变、指相乘)设计意图:和前面的教学一样,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探索过程,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为下节课教学做一铺垫。3.尝试练习(多媒体展示)1、 2、 3、 4、 5、 6、4.综合练习(多媒体展示)判断正误① a · a2= a2② a+a2= a3③ a3 · a3= a9④ a3+a3= a6(1)x4·x6=x24 (2) x·x3=x3 (3) x4+x4=x8 (4)x2·x2=2x4 (5)a2·a3 - a3·a2 = 0 (6)x3·y5=(xy)8 (7)x7+x7=x14 ( )设计意图:加强对运算性质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变式练习一(多媒体展示)已知:am=2, an=3.求am+n =?.6.拓展练习(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实现了优等生有事做,学困生跟着做的隐性分层教学。7.链接中考(多媒体展示)8.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教师提醒学生注意① 用法则时,首先要看是否同底,底不同就不能直接用。② 指数相加,而不是相乘,不能与幂的乘方法则相混淆。③ 底数不一定只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可以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④ 幂的个数可以推广到任意个数。9.作业布置:必做题学升54页 1-11 ,14-21选做题第54页 12-13 , 22-2510.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