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混合运算
展开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2、能力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在教学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让学生在回忆计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进而学习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明白,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你们还记得它们的计算顺序吗?
师:那陶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 出示: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 + 9 + 8 = 32 – 10 – 6 =
25 + 20 – 10 = 48 – 8 + 17 =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究两步式题的奥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讲授】探究新知
1、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中小朋友们在哪?他们在干吗?
生:他们在图书馆看书。
师:我们在图书看书应注意什么呢?
师:那你们想知道图书阅览室一天看书人数的变化情况吗?
师:出示题目,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读题后汇报。
师: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生:要先求出中午阅览室有多少人?
师:你们真能干!那怎样列式计算呢?请在你们的草稿纸上写出来。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53-24=29(人) 29+38=67(人)
生:53-24+38=67(人)
师:那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以前在做这样的两步式题时,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但是为了看清楚运算的顺序,方便检查每次计算的结果,可以用脱式计算。想认识这个新的书写格式吗?
师:请看大屏幕,我们在计算53-24+38时,首先先在算式的下面另起一行的左边写一个“=”,先算53-24,把算得的得数29写在等于号的后面,接着把没有参与第一步计算的+38移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再写一个“=”,“=”的后面写上第二步29+38的计算结果67.这个67就是整个算式的得数。
2、教学乘除混合计算
出示:15÷3×5
师:请看这道综合算式,与前面的一道综合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前面的算式只有加、减法,后面的算式只有乘、除法。
师:谁能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想一想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15÷3=5,再算5×5=25
师:你们能用我们刚刚学的脱式计算来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这两道综合算式不同的地方,哪你们能找找这两道算式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练习】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一题。
师:我们班的孩子即聪明又乐于助人,现在陶老师有几道题需要你们帮忙解答,你们愿意吗?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做一做的第一题。 谁来说说这几道题的计算顺序。
2、下面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1) 、请同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 、认真观察这几道题,它们是对还是错,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3、请看第三题。 点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4、出示第四题。 让学生自由读题,找出题目里面告诉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点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活动】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
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我们在计算混合算式时,首先先在算式的下面另起一行的左边写一个“=”,把第一步算得的得数写在等于号的后面,接着把没有参与第一步计算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照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再写一个“=”,“=”的后面写上第二步的计算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得数。 五板书设计
【活动】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1)53-24=29(人) 29+38=67(人)
(2) 53-24+38
=29+38
=67(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活动】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和积累了一定的运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既注重同级运算的的运算顺序教学,又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同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但个别学生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说出习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出结果。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一、重视情境的引入。根据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思维直观性的特点,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阅览室人员流动的情境,分析图中信息,找出所求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白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体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本节课的难点是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能够看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我在每一步的讲解都非常清晰,总结出每一步是哪里来的,强调计算顺序。通过讲练结合,引出同级运算的顺序,明确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后,大胆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做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计算顺序,强调计算步骤,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灵活运用练习题。在练习中,与课本结合,由易到难,练习中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