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316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2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2,共7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2.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B.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D.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3.在甲、乙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4.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是(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5.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乙醇可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7.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8.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9.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D.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11.化学实验室使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图中适合贴在实验室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是( )A.A B.B C.C D.D12.加热某种固体时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化学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物理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 也不是化学变化13.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盐结块 蜡烛熔化B.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C.汽油燃烧 滴水成冰 D.菜被炒焦发黑 牛奶变酸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15.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不能用手__________,不要把鼻孔________________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品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我们要注意节约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即液体取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_。17.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请你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反应中是否有能量变化。(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____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20.“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22.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3.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B3.D4.D5.B6.C7.B8.C9.D10.D11.C12.B13.A14.C15.C16.接触; 凑到容器口; 任何药品的味道; 1~2 mL; 盖满试管底部17.(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18.(1)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2)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放出热量;(3)反应中放出热量19.(1)向着手心;倒放(2)A (3)1/3;预热(4)洗涤20.(1)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2)有蓝色沉淀产生;(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22.(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3.(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