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630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630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630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中小学单元学习教学设计 | ||||
基 本 信 息 | ||||
姓 名 | 杨晓 | 学 校 | 天津市南开区汾水道小学 |
|
学 科 | 语文 | 联系电话及邮箱 |
|
|
年 级 | 三年级 | 教材版本及章节 | 部编人教版第三单元 |
|
学习领域/模块 | 传统文化 | |||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 ||||
单元学习主题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交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重点介绍了桥的坚固,同时还介绍了桥的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具体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街市,再现了古都的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一个 意思把一段 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这个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 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引导。本单元在精读课《赵州桥》、略读课《- -幅名扬中外的画》中都凸显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赵州桥》设置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 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间儿个自然段的写法。《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
| ||||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8.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 ||||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我设计的单元知识构架如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课时划分如下:本单元共4篇课文,计划用10课时完成教学。语文园地用3课时完成,综合性学习1课时,本单元共计15课时完成。 | ||||
4.单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基础练习(常规作业) 1.主题课文课后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单元中所有课文里的好词积累,好句的欣赏与抄写。 3.完成同步练习册习题。 4.课后要求背诵的古诗和课文及时背诵,要求默写的也要写会。 5.语文园地中的字、词、段的应用掌握,打好基础。 (二)能力提升 1.课文中描写那些优秀的传统节日?你手机了那些资料?(周末查资料,整理。要求内容准确丰富,字迹清晰,图片精美。) 2.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延伸(创新作业) 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小练笔,运用记叙文的手法,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熟悉的 传统节日。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常规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及关于和《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关的插图、图片、视频等。 教学支撑环境: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其他:课前辅助教学的音乐、图片等。 结合单元主题特点,本单元所采用的有效资源有: 1.课件。 2.课前师生共同搜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音像和图片资料。 3.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进行社会小调查,向老人询问个别传统节日的习俗。 |
第三单元复习卡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完成下列练习。
1.曾侯乙编钟是于________年在__________被发现的,它由______件青铜编钟组成。
2.钟发出的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
A.钟的样式。 B.钟的大小。 C.钟的材料。
3.除了编钟以外,文中提到的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还有( )。
A.筝、琴、笙、编磬 B.琴、鼓、青铜器、笙 C.编磬、琴、鼓、笙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chuànɡ) 携手(xié) 制作(zhì)
B.拱桥(ɡònɡ) 横跨(hénɡ) 选择(zé)
C.摊贩(tān) 官吏(nì) 态度(tài)
D.毛驴(lú) 栏杆(lán) 风貌(mào)
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fú hào yù wànɡ línɡ hún xiōnɡ dì dú zì
( ) ( ) ( ) ( ) ( )
suàn shù wěi dà bǎo cún dà yuē shí yàn
( ) ( ) ( ) ( ) ( )
ā yí xiàn zhǎnɡ ɡōnɡ jiànɡ chuànɡ jǔ zhì huì
( ) ( ) ( ) ( ) ( )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每逢jiā jié( ),yì xiānɡ( )的游子更显孤独,他们只能jiè jiǔ( )消愁。
(2)造纸术后来传到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shè huì( )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赵州桥shè jì( )精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 )文化遗产。
四、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驴”“笼”“伦”这三个字的音序都是“L”。
B.“酒”“牧”“伯”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C.“佳”“雀”“术”这三个字的第二笔都是竖。
D.“兄”和“术”这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同。
五、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山东省。)
C.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雨密而杂乱地下着。)
D.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六、句子乐园。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劳动节、中秋节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价钱也便宜,所以很多人都用帛写字。 ( )
2.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又叫安济桥。 ( )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 )
4.“望闻问切”是中医四诊,“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 (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叔叔在外地过年,听着鞭炮声,喝着据说可以祛除瘟疫的屠苏酒,不禁吟诵起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想念在老家的亲人,便用微信给哥哥发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想着清明节放假回老家给父母扫墓,不禁想到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两句诗。
2.《纸的发明》一文按照________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赵州桥》一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朝代)画家________的作品,光是画中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5.“雅人四好”指的是________、棋、________、画,“花中君子”指的是梅、________、________、菊。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