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5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6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7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5课 活版 课件第8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活版试讲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活版试讲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人物介绍,文体知识,写作背景,读准字音,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板印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它改进了制版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活板》,了解这一发明吧。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 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毕昇(?—约1051),北宋工匠、发明家。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因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该书在国际上亦受重视,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称“刻板印刷术”。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箱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铜等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 15世纪德国人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三四百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毕昇(  ) 松脂(  ) 和纸灰( ) 火炀(  )之 平如砥(  ) 更(   )互以纸帖(  )之 燔(  )土 用讫(  )以手拂(  )之 群从(  ) 宝藏(  )
    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活 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 烧令坚。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从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版印书籍。
    大规模地这样做。为,动词,做
    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刻字,(字印)薄得如同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成一个字印,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 稍 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在铁板的上面。
    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就在铁模子内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一铁模子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待铁板上的药稍微熔化,就用一平板按在字印上面,则(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神速。通常是做两块铁版,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这块才印刷完,第二块版已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以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名词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粘在一起,(拆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黏土烧制的字印,印完再用火一烤,使药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印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弄脏。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他们)到今天还珍藏着。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对象:活板。特征:活。
    2.文章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用第一段文字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
    3.第二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交代活板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第二层: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第三层:交代活板印刷的效能——印得越多越快。第四层:叙述活板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
    1.活字原料 胶泥
    2.活字厚度 薄如钱唇
    3.活字特点 每字为一印
    4.活字成型 火烧令坚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6.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设铁板 先设一铁板
    2.冒药物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排字模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 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就火炀 持就火炀之
    5.平模面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 字平如砥
    5.从全文来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主体部分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冯瀛王、庆历中、至今)。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
    6.活板的最大特点是 “活"。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活”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一版……一版……”,“更互用之”
    “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
    “每韵一帖,木格贮之”
    7.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按照制版的程序来说明。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相关词语,确定这一顺序。
    制版:刻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
    8.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厚度。
    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字模平整的程度。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列数字、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
    ④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作比较,交代了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突出了用胶泥制作字模的优越性。
    9.活字印刷有哪些注意事项?
    (1)注意一字多印,因为在一板中,一些常用字可能重复。(2)字印做好标记,分类贮存。(3)奇字少用,没有准备,旋刻瞬息可成,不会耽误排版,表明此法的实用性强。
    10.找出制版和印刷过程中的动词,并品析妙处。
    动词:“烧、炀、镕、燔”等。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松脂、蜡等的混合物)稍微熔化,将铁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温使药物熔化,用“镕”。 “燔”也是“烧”的意思,和“烧”是同义词。 这些动词不仅准确、科学地描述出制版和印制的过程,而且避免了用词重复,体现了文言文的美感。
    11.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①开头先介绍雕版印刷,既表明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字印刷做铺垫。 ②结尾,结构上,与上文“庆历……又为活板“照应;内容上,更加突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令人更加相信。
    1.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紧扣“活”这一特征说明活字印刷术。按照“制版—印刷—排版—拆版”工作程序的顺序进展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表现活版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版,一版印刷,一版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料刻字的对比中充分显示出来。
    2.语言平实而准确,精练而严密。文章语言简练,篇幅短小,仅用三百余字就准确无误地记述了活字印刷术这个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同时,清晰、明确地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寥寥数语,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如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字;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凝结,用“炀”字;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使药物熔化,用“镕”字。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准确的特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及其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
    如今,印刷技术飞速发展,从北斗导航到空间站的建设,从登陆火星到高铁领先世界,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创新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懈探索,砾砾前行,攀登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最。
    ❶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紧扣“活”这一特征说明活字印刷术。按照“制版—印刷—排版—拆版”工作程序的顺序进展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表现活版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版,一版印刷,一版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料刻字的对比中充分显示出来。
    ❷语言平实而准确,精练而严密。
    文章语言简练,篇幅短小,仅用三百余字就准确无误地记述了活字印刷术这个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同时清晰、明确地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寥寥数语,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如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字;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凝结,用“炀”字;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使药物熔化,用“镕”字。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准确的特点。
    活板(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药稍镕( )
    “板”同“版”,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
    “已”同“以”,和“后”连用,表示时间的界限
    “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唐人尚未盛为之( )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
    满铁范为一板( )
    每字为以印( )
    又为活板( )
    不以木为之者( )
    持就火炀之( )
    瞬息可就( )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 )
    火烧令坚( )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
    其印自落( )
    再火令药熔( )
    板印书籍( )火烧令坚( )用讫再火令药镕( )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
    应为“用胶泥刻字,(字)薄如钱唇”
    当求之于上流( )
    “为……所……”,表被动
    1.下列各句中 “其”字所指代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项,指活版印刷; B项,指字模; C项,指活版。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解析】不用木料的原因是,木料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水就高低不平,而且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
    A.活版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四大工序。    B.文章主要说明了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C.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版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1)持就火炀之( ) (2)则以纸帖之( )(3)则第二板已具( ) (4)更互用之( )(5)瞬息可就( ) (6)用讫再火令药镕( )
    3.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假如你是博物馆活字印刷展厅的讲解员,你最想为参观者介绍“活板”的哪一个特点?会怎样介绍呢?请写150字左右的小文章介绍一下吧。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说课课件ppt,共3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获奖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夯实作家作品,基础夯实写作背景,整体阅读,基础夯实字词过关,掌握下列字音,雕版印刷,同“以”,铜钱的边缘,准备好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图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分析解题,注意朗读节奏,学习生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独爱菊,予独爱莲,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