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指导方案
展开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聊聊书法”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是艺术长廊中的珍宝。“聊聊书法”这个话题,体现了与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关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接触过书法,也了解过一些书法作品,这个话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对于学生了解我国书法文化艺术,感受书法艺术魅力有启迪作用。
教材编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明确了交际任务。教材开门见山,首先高度总结了书法艺术的价值,然后通过呈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局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教材的第二部分提供了交际内容,以启发学生的思路。教材提供了四个话题:前两个话题侧重谈自己对书法家及书法作品的认识,后两个话题侧重在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谈感受及收获。教材还提示,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如书法家的故事、书法作品等,作好交际准备。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要求,一是表述要清楚,二是结合图片、实物,让讲述更生动。它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交流活动更丰富,让听者有更直观的印象。
如何做到表述清楚,“小贴士”进行了提示——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小贴士”还提到“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提示学生要重视互动,让交际活动更深入,学生在以往口语交际活动中学到的“追问”“提问”“积极的回应”等方法,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重点)
2.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书法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书法家的故事、书法作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天导入,感知话题
师: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留给了我们无数丰富的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
生1:中国的古诗词、书法、壁画、石雕。
生2:《清明上河图》、敦煌莫高窟。
师:是啊,这些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书法吧!
师:在书法艺术中,你知道第一行书是什么吗?(出示3幅书法作品)请你猜一猜,哪个是第一行书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觉得《兰亭集序》是第一行书,虽然我不能完全地读懂,但是感觉这篇散文文字优美。
生2:没错,笔画行云流水,真让人赏心悦目啊!
师:看来,大家对王羲之有些了解,《兰亭集序》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整篇书法布局错落有致,字体遒媚飘逸,行云流水,魅力无穷,如有神助,如此高超的书法技艺不得不让人惊叹!(板书:行书)
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生1:我认识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极具艺术魅力!
生2:隶书,我写过,特别有讲究,要做到“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生3:你了解得真多,我平时写楷书比较多,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演化而来。我查过资料,上面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生4:草书我觉得很有趣,唐代的时候出现了狂草,以张旭、怀素的作品为代表的狂草,结构简单,笔画连绵,我觉得很有趣。
生5: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的通行书体。有的刻在石碑上,字体匀圆齐整。现在我们的印章上还会经常出现呢。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艺术特点,展示独特的魅力。而这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
(板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师:我们大致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不妨举个例子来感受书法的魅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常见的“马”字吧!(师播放视频:“马”字的演变过程)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1:草书的“马”看起来更具有气势,气贯长虹!
生2:我还是喜欢楷书,看着标准,具有汉字美!
生3:隶书比小篆更简洁,看得清楚!
生4:最有趣的是甲骨文,各种形状让我觉得有趣!
师:通过一个字的不同字体,感受汉字的美,感受艺术的魅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介绍第一行书,从而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交流每一种字体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感受汉字独特的魅力。
二、魅力汉字,字如其人
师:我们来读一读关于书法家的故事,说一说你的感受。
(出示颜真卿作品《颜勤礼碑》进行简介。)
师: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学书当学颜。”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作人”的观点。他们的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为人。还有人把颜真卿的书法比作三国时期的关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与他的书法究竟有什么魅力,千百年来受到书法界的如此赞誉和推崇呢?
(生借助查阅的资料思考、讨论,试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师: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圆满舒展,刚健遒劲,气概凛然,形成了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风格。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就如他的为人,正气逼人。
生1:字如其人,果真如此,字歪歪扭扭,这个人就会缺少自律!
生2:字画如心,每一个笔画都透露这个人的品格,所以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从他的字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字,中国字,就是要方方正正,做人亦如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老师这里有个小故事: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那他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的寺庙里的几间屋存放着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他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请你来说一说,你从郑虔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生1:喜欢写字、绘画是一个人的兴趣,可是我们不能叶公好龙,要真真切切地去努力、去练习才行啊!
生2:是啊,写字就是要琢磨,要勤于练笔,这么刻苦的条件都可以练一手好字,我们现在条件优越,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字呢?
师:对!勤奋与努力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学习郑虔刻苦学书的精神,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啊!
对比讨论。
师:同学们,在这两个书法家的事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书法家,他们把自己的特点赋予了书法的每一个笔画。
生2:是啊,成为书法家是要勤于练笔,在每一次练笔中找到优点与缺点,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才能让字写得有力道!
师:其实,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品格的修养,是学习的修行!我们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君子的写照,正直不阿,沉沉稳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书法家的事例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书法艺术,发现汉字的美,将书法的一笔一画赋予中国的精神,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书法的艺术,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勤于练习书法,收获精神的富足。
三、联系实际,做好计划
1.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书法计划。
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相应的书法计划吧!让写好字成为一种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
生1:我每天坚持笔画书写,从“横、竖、撇、点”等基本笔画开始,稳扎稳打。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笔画组合起来才美观,所以我要临摹书法字。
生3:按照结构仿写例字,这样会更有效。
师:没错,同学们都了解怎么去练习,可是具体的时间安排呢?我们要让情怀落地,踏踏实实地努力!
生1:对,我决定每天中午休息练习30分钟,把每天自己的小目标达成。
生2:我要每天睡觉前练笔30分钟,静静地去写字,心无杂念!
师:练习书法真的不容易,不如我们制订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法计划”,从时间到内容,到自己与他人的评价,怎么样?
2.学生制订个性计划,交流如何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3.小组内互相评价,修改。
4.组内评选出最优秀的计划,然后进行交流。
5.总结:同学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个性书法计划,希望大家每一天有计划地完成既定目标,这样,你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写字习惯,让书法的魅力藏于汉字的一笔一画中。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借助资料,善于表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就能积极地表达交流,传递文化,传递知识。
2.创设情景,对比感悟。本节课,教师借助书法作品为学生创设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品评,并在交流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找到情感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学会在交流中抓住重点,并串联整个书法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爱上书法,感受书法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