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 认识厘米和米获奖课件ppt
展开尺子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怎样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测量物体时,一般以“0”刻度为起点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末端对准尺子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以任意一个刻度为起点,再找到末端对着的刻度,末端与起始端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作单位。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或1m=100cm。
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量出长度。
画线段时,通常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直尺上几厘米的地方;也可以在直尺的刻度和对应长度处先各点一个点作为端点,再连线。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10( )
50( )
2( )
2.如果把上面这三种规格的纸盒按下面的样子摆放,它们的高分别是多少?
7m+4m=( )m13cm+6cm=( )cm1m-80cm=( )cm25cm+75cm=( )cm=( )m
4.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以第1个端点为起点的线段,有3条;以第2个端点为起点的线段,有2条;以第3个端点为起点的线段,有1条;总条数:3+2+1=6(条)。
5.判一判。(对的画“√”的画“✕”)
(1)线段有1个端点。 ( )(2)线段不能测量出长度。 ( )(3)凡是有2个端点的线都是线段。 ( )(4)数学课本封面上的4条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评优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90=,×900=,×6=,×700=,几倍数÷一倍数倍数,÷9=2,四年级植树多少棵,÷8=5,-8=32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公开课课件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完美版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