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 认识厘米和米_ 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449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认识厘米”这节课实际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厘米”这个概念有个直观的认识,会用几厘米来表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
师: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生:cm
师:下面拿出你们的尺子,回忆一下上节课小结的内容。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
生:几厘米
师: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生:得几就是几厘米
师: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师:刚才我们说了,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测量用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新课
学习用厘米量
师:每个同学都打开书,我们来看一看这三幅图,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三幅图的测量方法不一样。
师:那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三种测量的方法都正确吗?前后桌商量一下,大家商量好后,就座好不许说话了,我看看谁做得快又好。(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生:第一幅图正确。
师:那为什么,第二幅图测量得不正确呢?
师:提示(想一想昨天在我们上课测量铅笔盒时是怎么测量的呢?在用曲别针测量时,我们要一个一个的摆放,放平,放直)
生:铅笔没有放平。
师:那第二幅图为什么不正确呢?这支铅笔可是竖直放平了呀。
生:没有对准零刻度。
师:对,说得真棒。(ppt)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幅图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的?
师:(ppt)测量方法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几幅图哪个测量的正确。
三、小结
所以我们在测量时一定要将尺子的零刻度读准测量物体的左端(学生伸出左手演示),其次要用尺子测量物体时尺子要放平。现在我们要想测量我们的书,尺子应该怎样摆放?现在你们动手摆放。
师:现在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小纸条,大家量一量它是几厘米,注意量法。
生汇报。
【教学反思】
这里首先就要讲量的工具“尺”,学生对尺都很熟悉,教学之前就在想怎样自然过渡到用学具尺来量物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尺又引入“厘米”这个概念,这里我着重从直观上让学生感知“1厘米”的长度,用实物来说明比较,学生对于1厘米的概念理解的比较透彻。在此基础上进行2厘米、3厘米等的教学就比较简单了,这里进行了一点引申,让学生判断任意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明确看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主要是看有几个1厘米长,它就是几厘米,为后面实际量物体做准备。在量物体的长度以及画线段时对方法强调的比较仔细,学生的操作比较规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7页。
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统一认识,合作探究,认识厘米,实践应用,练习巩固,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合作探究,认识厘米,认识米,巩固练习,实践运用,总结,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