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语文版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考试题
一、给下面生字注音。
遂( ) 寝( ) 藻荇( ) 竹柏( )
二、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一>释词: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
3、月色入户: 4、遂至承天寺:
5、亦未寝: 6、何处无竹柏:
7、相与步于中庭: 8、庭下如积水空明:
9、水中藻荇 交横: 10、盖竹柏影也:
1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翻译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理解填空:
(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 的苦闷心情。
(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 是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的美好境界。
(3)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4)“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5)作者概括叙述了月夜往承天寺找张怀民散步,其中,以叙事为主的是第 段,以 为主的是第 2 段,以 、 的是第 3段。
(6)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月色作了生动描绘,真实记录当时的生活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7)“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8)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
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 _ 合称
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五、选择题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6.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六、难点识记
1、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2、《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翻译下列句子,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记”的要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词,翻译句子,品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03年呼和浩特市,2003年广东,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2006年山西省,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2007年浙江衢州,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