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练习
展开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是有罪的。这一推理( )
①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犯了“由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③属于相容的选言推理
④犯了“推理的各项不能同时为真”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全称判断,是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其形式是:“所有S是(不是)P”。下列属于全称判断的是( )
①所有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
②一些小微企业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③海南三亚市是国际旅游岛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所能容许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请根据图中五个已知条件,推断出密码锁的密码是( )
682一个号码正确,而且位置正确 614一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不正确 206两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都不正确 738没有一个号码正确 870一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不正确 |
A.062 B.042 C.642 D.012
4.丹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之后,某班有一名同学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得知小张、小王、小李、小赵中有一人是取得第一名的同学。于是当老师问小张、小王、小李、小赵谁是第一名时,四人这样回答:
小张:我不是第一名
小王:小赵是第一名
小李:小王是第一名
小赵:我不是第一名
如果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名是( )
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小赵
5.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可以把推理分为( )。
①演绎推理②归纳推理③类比推理④必然推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一个正确判断形成的途径有( )。
①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通过学习,从已有的知识中获取间接经验来判断
③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④对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间有什么关系有所断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电体。”这个推理是( )。
A.换质法 B.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
C.换位法 D.省略小前提的三段论
8.“唯心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判断的种类、主项和谓项分析正确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不周延
B.特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不周延
C.全称否定判断 主项——周延 谓项——周延
D.单称否定判断 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
9.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由这段文字可知( )。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长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10.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来区分推理的种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③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④类比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高中学校也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这一推理属于( )。
①演绎推理 ②或然规律 ③归纳推理 ④必然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要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一个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有( )。
①通过实践 ②感性认识 ③进行推理 ④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伽利略说过,“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这里的“推理”( )。
①就是通过实践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就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③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推出的新判断分别是推理的前件和后件
④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两个前提是“所有M是P,所有S不是M”,结论是“所有S不是P”,则由此可知,这个推理( )。
①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 ②只要前提两真,结论就为真
③即使前提两真,结论也为假 ④是一个结构正确的演绎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有( )。
①前提蕴涵结论 ②前提必须真实
③结构必须正确 ④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形式逻辑研究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为了告诉人们( )。
①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
②正确的思维应该怎样运用各种推理结构
③正确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
④推理的前提与推理的结论间的必然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7.2020年8月13日,人民日报载文《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论)》。文章指出: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得来的。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唯有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才能被彻底解决。可见,“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就能实现脱贫攻坚,我国各条战线都在撸起袖子搞实干,所以,我们一定能实现脱贫攻坚。”
“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就能实现脱贫攻坚,我国各条战线都在撸起袖子搞实干,所以,我们一定能实现脱贫攻坚。”这一推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示例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示例2: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材料二 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曾经发现其高山的地层中有许多鱼类、贝类的化石,还发现了鱼龙的化石。地质学家们推断说,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1)结合材料一中的示例,谈谈一个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找出材料中的推理,并判定推理是否正确。
19.议题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情境分析
一切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
思维碰撞
什么是演绎推理?上述演绎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为什么?
20.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还知道他们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请写出推理过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材料中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①正确。
②: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在结论中不能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该项犯了“由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②正确。
③:该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属于相容的选言推理,③错误。
④:推理的各项可以同时为真,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所有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符合所有S是(不是)P,①符合题意。
②:一些小微企业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符合有的S是(不是)P,②不符合题意。
③:海南三亚市是国际旅游岛,属于种属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所能容许的,符合所有S是(不是)P,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B
【详解】ABCD:根据“738没有一个号码正确”和“870一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不正确”可知0是正确号码,但是位置未知。8不是正确号码。根据“682一个号码正确,而且位置正确”和“206两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都不正确”可知2是正确号码,正确位置。根据“614一个号码正确,但是位置不正确”可知4是正确号码,位置错误。所以密码是042。B正确,排除ACD。
故本题选B。
4.A
【详解】①:假设小张为真话时:小王、小赵为假话,但小王、小赵之间的话矛盾,小王、小赵必有一人是真话,与题意只有一人说真话矛盾,不符合题意。
②:假设小王为真话时:小赵是第一名,那么小张说自己不是第一名是真话,与题意只有一人说了真话矛盾,不符合题意。
③:假设小李为真话时:小王是第一名,那么小张是自己不是第一名是真话,与题意说只有一人是真话矛盾,不符合题意。
④:假设小赵为真话时:可以推断出小王、小李为假话,但小赵说自己不是第一名是真话,因此可以推断是小张是第一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A
【详解】①②③④: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可以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必然推理,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B
【详解】①③:一个正确判断形成的途径有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或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①③正确。
②:客观实际不断变化,从已有的知识中获取间接经验有可能已经不符合客观实际,所得出的判断可能会不正确,②排除。
④:该选项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因此,不是一个正确判断形成的途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7.B
【详解】A:换质法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题中推理并没有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没有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A错误。
B:题干推理省略金属是导电体的大前提,是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B正确。
C:换位法,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题干推理省略金属是导电体的大前提,是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并不是换位法,C错误。
D:题干推理省略金属是导电体的大前提,是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而不是省略小前提的三段论,D错误。
故本题选B。
8.C
【详解】A:全称肯定是指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材料未体现这一判断种类,A不符合题意。
B:特称否定判断是指断定一类对象中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材料未涉及,B不符合题意。
C:“唯心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全称否定判断。“唯心主义”代表所有唯心主义,断定了“唯心主义”的全部对象,周延;谓项属否定式,也周延;C符合题意。
D:单称否定判断亦称单称否定命题,是断定某一特定的个别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材料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B
【详解】A:材料强调共同爱好的重要性,未涉及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意味着信任,A不合题意。
B: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长久,B符合题意。
C: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C错误。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可能会持续很久,D错误。
故本题选B。
10.A
【详解】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①正确。
②: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②正确。
③④: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或者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③④说法不准确,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B
【详解】①④: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属于必然推理,题干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属于演绎推理。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选项不符合题意,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2.B
【详解】①③: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包括通过实践和进行推理,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②④:“推理”是指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材料强调的是推理而不是判断,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①③: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第二,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材料中,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两个前提是“所有M是P,所有S不是M”,结论是“所有S不是P”,由此可知,这个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即使前提两真,结论也为假。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的演绎推理结构不正确,即使前提两真,结论也为假。②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②③:前提必须真实、结构必须正确是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题干强调的是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②③:形式逻辑研究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说明了正确的思维应该怎样运用各种推理结构,正确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材料强调的是各种推理结构的运用和运用时应遵循的规则,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①这个推理是错误的。②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③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我国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实干,但是“真抓实干”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该推理的前提是虚假判断,因此该推理是错误的。
【分析】背景素材:脱贫攻坚
考点考查:演绎推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就能实现脱贫攻坚,我国各条战线都在撸起袖子搞实干,所以,我们一定能实现脱贫攻坚。”这一推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题属于辨析类主观题,主要考查演绎推理的有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判断: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论据①: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论据②: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我国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实干,但是“真抓实干”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该推理的前提是虚假判断,因此该推理是错误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得分点②: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得分点③: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我国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实干,但是“真抓实干”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该推理的前提是虚假判断,因此该推理是错误的。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18.(1)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如示例1;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如示例2。
(2)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如果有鱼类、贝类的化石,证明此地曾经是海洋。喜马拉雅山上有鱼类、贝类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前提真实,结构正确,属于正确推理。
【分析】考点考查: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1)
示例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的是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走近峡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博厚,强调的是对事物做出判断需要亲身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判断形成需要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示例2:这是一个推理,由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前两个判断是推理时所依据的判断,即前提;后一个判断是从前提通过推理得到的新判断,即结论。由此我们看出,一个判断的形成可以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2)
首先,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推理,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如果有鱼类、贝类的化石,证明此地曾经是海洋。喜马拉雅山上有鱼类、贝类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其次,这个推理是正确的,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在材料二的推理中,前提“鱼类、贝类生活在海洋里,如果有鱼类、贝类的化石,证明此地曾经是海洋。”正确。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材料二的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了前件喜马拉雅山上有鱼类、贝类的化石,就可以肯定后件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19.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上述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推理结构也正确,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它是一个正确的推理,当然它也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成为正确演绎推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分析】背景素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推理
考点考查:演绎推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什么是演绎推理,并结合材料回答上述演绎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及原因。第一问属于简答题,考生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解答第二问,考生应首先要结合材料中的推理做出判断,并调动教材知识,分析原因,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一切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可从要确保演绎推理得到真实的结论的条件角度分析,判断它是一个正确的推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得分点②: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成为正确演绎推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得分点③:上述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推理结构也正确,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它是一个正确的推理,当然它也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推理。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20.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
推理过程: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干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赵不是士兵;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干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干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分析】背景素材:小王、小张、小赵三个好朋友的身份
考点考查:推理与演绎推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回答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并写出推理过程。属于分析类主观题。题干提供的条件比较多而且关系比较复杂,无法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直接推出所需结论,此时应采用“假设分析法”进行逻辑推理。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干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赵不是士兵;
有效信息②: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干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
有效信息③: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干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相矛盾,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
由此推导出: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小赵不是士兵+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
得分点②:小张不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
得分点③:小王也不是大学生+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得分点④: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
【点睛】解答体现、说明类试题可分四步。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达标测试</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